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NTS 0003 —2022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基本要求 ................................ ................................ ............. 2
5 陆域功能区 ................................ ................................ ........... 2
6 水域功能区 ................................ ................................ ........... 4
7 配套设施 ................................ ................................ ............. 4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NTS 0003 —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淮滨县淮上交通有限公司、郑州综合交通运输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丁伟、尹洪、李渊、黄明明、方曾利、梁亚莉、郭永健、郑欢欢、张文燕、张
博。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NTS 0003 —2022
1
集装箱多式联运河港功能区布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集装箱多式联运河港功能区布设基本要求、陆域功能区、水域功能区的布设要求及配
套设施的设置。
本文件适用于集装箱多式联运河港功能区布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 5768.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6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39 内河通航标准
GB/T 28581 通用仓库及库区规划设计参数
GB/T 50293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JT 556 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
JTS 166 河港总体设计规范
JT/T 402 公路货运站站级标准及建设要求
JT/T 557 港口装卸区域照明照度及测量方法
JT/T 1111 综合货运枢纽分类与基本要求
TB 10098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TB 10099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集装箱多式联运河港 container intermodal river port
服务公路、铁路 、水路等运输方式,具有货物 集散、仓储、中转等功能 ,由若干功能区集中布设 ,
以集装箱为运载单元,实现公路、铁路 、水路等货物便捷换装与有效衔接, 具备完善信息系统 及货运作
业与服务 场所的内河沿岸港口。
3.2
集装箱多式联运河港功能区 container intermodal functional area in river port
具有多式联运作业、集装箱堆放、存储、车辆停放、船舶停泊、回转等使用功能的陆域水域区域。
3.3
集装箱多式联运河港作业区 container intermodal operation area in river port
为货物发送、到达提供足够的空间场所和相应设施设备, 安全高效实现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河 港作业
区域。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NTS 0003 —2022
2 4 基本要求
4.1 集装箱多式联运河港(以下简称“河港”)应根据货物种类、进出港货运量、货物流向、集疏运
方式等因素合理划分功能区。
4.2 河港规划建设应符合国家、行业及本区域规划的要求。
4.3 河港布局应结合建设条件合理规划,节约、集约用地,预留远期发展空间,并符合 JT/T 1111 和
有关环保、卫生、安全生产等的规定。
4.4 河港应具备良好的交通衔接和集疏运条件。
4.5 功能区内宜根据联运业务需求和作业关联程度,合理划分和紧凑布局各功能区,各功能区之间应
相互协调。
4.6 功能区内应配备智能化设施设备。
4.7 功能区内宜优化作业流线,设置单向循环导流通道,减少相互干扰。
4.8 功能区内安全标志的设置应 符合GB 2894的规定。
5 陆域功能区
5.1 一般要求
5.1.1 陆域功能区主要包括船舶装卸作业区、铁路装卸作业区、 堆场作业区、 拆装箱作业区、仓储区、
辅助生产和生活区、口岸检验区、停车区等。
5.1.2 进出口处应设置 进场安全须知 、平面布置图 、应急告知及疏散路线图 等。
5.1.3 装卸机械上宜设有显示安全操作指示的装置或警示标记。
5.1.4 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应根据货运量、船型、水位差、地形等综合确定。
5.2 船舶装卸作业区
5.2.1 应位于水域与陆域交界处,设置有岸边集装箱 起重机及其运行轨道、集装箱车辆通道。
5.2.2 宽度根据岸桥的跨距和专业集装箱装卸设备种类而定,长度根据泊位数量和大小而定。
5.2.3 应在岸桥跨下设置集装箱码头装卸船作业通道 ,车流方向宜与船舶船头方向一致,车道数应根
据岸边集装箱装卸桥数量确定。
5.2.4 码头内主干道宽度应不小于 25m,最小转弯半径宜不小于 15m。
5.3 铁路装卸作业区
5.3.1 铁路专用线应满足港区作业需求及运输组织要求,等级标准应满足 TB 10098 相关要求。
5.3.2 铁路专用线与道路交叉处应考虑立体交叉通过,跨越河渠时,应确保结构安全。
5.3.3 作业区面积根据铁路装卸线数量和有效长度确定。
5.3.4 铁路装卸线数量根据集装箱作业量、 码头规划面积要求进行布置。 码头前沿不宜设铁路装卸线。
铁路装卸线的布设应符合 TB 10099的规定。
5.3.5 作业区宜选用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或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二者不宜混合作业。轨道式
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宜选用悬臂式。
5.3.6 选用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时,作业通道宽度应不小于 15m,作业通道边缘至铁路装卸线中心
的距离应不小于 2.5m。
5.3.7 铁路集装箱作业区应位于铁路专用线旁,用于集装箱装卸作业。
5.3.8 铁路集装箱作业区地面荷载设计值应满足装卸作业和车辆行驶的承载要求。
5.4 堆场作业区
5.4.1 综合考虑具体业务和集装箱流向划分作业区,可分为进口箱区、出口箱区、中转箱区以及特殊
箱区等,或重箱作业区、空箱作业区等。
5.4.2 宜将关系密切、性质相近的作业区集中布置。各作业区应独立设计,各项作业互不干扰。堆场
作业区布局应满足工艺、生产与管理要求。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NTS 0003 —2022
3 5.4.3 宜根据港区整体布局设置前、 后方集装箱堆场。 集装箱前方堆场主要设置在集装箱码头的前方,
用于临时存放集装箱,集装箱后方堆场主要设置在码头周边地区,用于集装箱重箱或空箱交接、保管或
堆存。
5.4.4 集装箱宜按堆箱位号进行堆存,便于管理和查找。 箱区标注和标划的区 (箱)位编码和箱位线应
清晰,并应定期刷新。
5.4.5 码头重箱堆场集装箱应按箱门同向堆放,箱间距宜取 0.4m;空箱堆场应充分利用陆域场地,宜
设在码头陆域后方。
5.4.6 堆场作业采用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时,轨距宜取 24~50m,并应留有集装箱拖挂车通道,
单车道宽度不宜小于 3.5m。当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带外伸臂时,拖挂车通道宜设在外伸臂下。采
用集装箱正面吊运 起重机和集装箱叉车时,堆场 内作业通道不宜小于 15m。
5.4.7 集装箱堆场区垂直于码头前沿线的主干道宽度应根据运输车辆、 堆场机械运行和作业要求确定,
且不宜小于 15m。
5.5 拆装箱作业区
5.5.1 集装箱拆装 作业区布置形式应根据集疏运条件和机械设备的作业方式确定,拆装箱作业区宜布
置在陆域后方
T-HNTS 0003—2022 集装箱多式联运河港功能区布设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06 17:31:2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