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目摇摇次
前言 873 …………………………………………………………………………………………………………
1摇范围 874 ……………………………………………………………………………………………………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874 ………………………………………………………………………………………
3摇术语和定义 874 ……………………………………………………………………………………………
4摇规格划分 874 ………………………………………………………………………………………………
5摇要求 875 ……………………………………………………………………………………………………
附录A(资料性附录)山豆根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876 ……………………………………………………
附录B(资料性附录)山豆根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877 ……………………………………………………
278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摇摇言
T/CACM1021《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分为226个部分:
———第1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编制通则;
……
———第111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鸡血藤;
———第112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山豆根;
———第113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石斛;
……
———第226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玄明粉。
本部分为T/CACM1021的第112部分。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39—2017。
本部分按照GB/T1郾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摇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39—2017,与T/CACM1021郾39—2017相比较,标准编号进行了调整,
并重新进行了编辑。
本部分由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及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药材商品规格
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余丽莹、黄雪彦、吕惠珍、彭玉德、谢月英、黄璐琦、郭兰萍、詹志来、金
艳、黄宝优、潘春柳、谭小明、周小雷、唐春风、梁洁、农东新、秦双双、蓝祖栽、李莹、林杨、周
雅琴、曾成。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T/CACM1021郾39—2017。
378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12—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山豆根
1摇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山豆根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部分适用于山豆根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T/CACM1021郾1—2016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编制通则
3摇术语和定义
T/CACM1021郾1—2016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郾1
山豆根摇SOPHORAETONKINENSISRADIXETRHIZOMA
本品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tonkinensisGagnep郾的干燥根及根茎。秋冬季采挖,除去泥沙杂
质,洗净,干燥。
3郾2
直径摇diameter
山豆根最粗分根与根茎结合处的直径。
3郾3摇
长摇length
山豆根最长分根由根端至根尾的长度。
4摇规格等级划分
根据市场流通情况,将山豆根药材分为“选货冶和“统货冶两个等级。应符合表1要求。
表1摇规格等级划分
等级性状描述
共同点 区别点
选货
统货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
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
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
色。有豆腥味,味极苦直径1郾0~1郾5cm,长38~50cm
直径0郾7~1郾5cm,长20~50cm
注1:当前药材市场山豆根规格按照入药部位的外观性状进行划分,主要以根的大小和长短区分优劣等级,经优选的大小及长度
较均匀的药材作为选货,未加以精选的药材为统货。
注2:《中国药典》明确山豆根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但目前市场上有将地上部分枝条(市场俗称山豆根阳枝)混作山豆根用,因
其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较低,不符合药典规定。山豆根常留存茎基,但过长的茎基不符合质量要求,应注意辨别。
注3:市场上有陈货,因存放时间久、吸潮回湿或自身干燥度不够等原因产生虫蛀或霉变现象,出售前进行硫熏,这类商品质量
不合格,应注意区分。
注4:山豆根药材市场混淆品和伪品问题突出,该类药材多以饮片出现,多无豆腥味和苦味,应注意辨别。
注5:关于山豆根药材历史产区沿革参见附录A。
注6:关于山豆根药材品质评价沿革参见附录B。
478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12—2018
5摇要求
除符合T/CACM1021郾1—2016的第7章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无虫蛀;
———无霉变;
———杂质不得过3%。
578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12—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山豆根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摇摇山豆根药用始载于宋代《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主解诸药毒,止痛,消疮肿毒,发热
咳嗽,人及马急黄,杀小虫。生剑南山谷,蔓如豆。冶之后约有20余部本草收录了山豆根的性味、
药用、形态、产地及图绘等。
宋代《本草图经》记载:“生剑南山谷,今广西亦有,以忠、万州者佳。广南者如小槐,高
尺余。冶
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生剑南及宜州、果州山谷,今广西亦有,以忠州、万州者为佳。冶《本
草品汇精要》记载:“道地产区为宜州、果州,以忠、万州者佳。冶《本草蒙筌》记载:“各处山谷俱
有,广西出者独佳。冶
清代《本草易读》记载:“生剑南及宜州、果州,广西忠州、万州诸处。冶《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记载:“开宝本草始著录,广西通志载山豆根万承土州者佳。冶
上述的广南指广西,忠州指广西扶绥一带和重庆忠县一带(因与重庆忠县同名,民国期间改为
绥渌县),宜州指广西河池一带,说明自宋朝开始广西即是山豆根的道地产区。
近、现代书籍对于山豆根的产地记载进一步细化,民国时期《药物出产辨》记载:“产广西南
宁、百色等处。冶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上海市药材公司所著《药材资料汇编》一书,记录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前全国各地药材的产销状况,其中山豆根项:“主产广西百色、田阳、南宁品质较优;贵
州兴义、贞丰、织金等地所产较差。冶《中华道地药材》记载:“主产广西那坡县、马山县,贵州及云
南亦产。冶
上述考证说明:从古到今均有山豆根主产于广西的记载,且以产广西者为良。
678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12—20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山豆根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摇摇本次制定山豆根商品规格以古今文献对山豆根药材的质量评价和市场调查结果为依据,根据药用
部位的大小和长短分为两个规格,但未分级。
宋代《开宝本草》记载:“以忠、万州者佳。冶《本草品汇精要》记载:“以忠、万州者佳。[色]
黑黄,[臭]朽。冶
明代《本草蒙筌》记载:“广西出者独佳。冶《药性会元》记载:“生剑南山谷,蔓如豆,为贞者
佳。冶《本草原始》记载:“味苦色苍。冶
清代《握灵本草》记载:“味极苦,良是。冶《伤寒瘟疫条辨》记载:“广出者佳。冶《植物名实图
考》记载:“以产广西者良。冶
《中华道地药材》记载:“以条粗长、色棕黄、质坚实、无须根残基、味极苦者为佳。冶《中华本
草》记载:“以条粗、外色棕褐、质坚、味苦者为佳。冶《中国道地药材鉴别使用手册》记载:“以粗
肥、无须根、条匀无杂质者为佳。冶《中国药材商品学》则详细描述药材性状为:“根茎呈不规则结节
状,顶端常残留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茎长圆柱形,略弯曲,向下渐细常有分枝,长短不等。直
径0郾7~1郾5cm。表面灰褐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略凸起的横向皮孔。质坚硬,不易折断,
断面略平坦,皮部淡黄棕色,木部黄白色,有豆腥气,味极苦。广西产最佳。冶
综上,历代本草常用产地来评价山豆根药材的质量,仅个别本草描述山豆根药材性状为色苍、味
极苦。而现代对山豆根药材性状及质量的评价主要根据颜色、大小、质地、断面和整体性状等,同时
指出山豆根道地产区为广西,俗称“广豆根冶。本部分参考古今对山豆根质量的评价,基于市场调查
的结果,确定色泽、气味等作为山豆根药材质量评价的基本要求,根据性状大小制定商品规格,不分
等级。
778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 1021.112—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山豆根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6:0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