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目摇摇次 前言 937 ………………………………………………………………………………………………………… 1摇范围 938 ……………………………………………………………………………………………………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938 ……………………………………………………………………………………… 3摇术语和定义 938 …………………………………………………………………………………………… 4摇规格等级划分 938 ………………………………………………………………………………………… 5摇要求 939 …………………………………………………………………………………………………… 附录A(资料性附录)牛蒡子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940 …………………………………………………… 附录B(资料性附录)牛蒡子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941 …………………………………………………… 639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摇摇言 T/CACM1021《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分为226个部分: ———第1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编制通则; …… ———第120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石膏; ———第121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牛蒡子; ———第122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女贞子; …… ———第226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玄明粉。 本部分为T/CACM1021的第121部分。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70—2017。 本部分按照GB/T1郾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摇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70—2017,与T/CACM1021郾70—2017相比较,标准编号进行了调整, 并重新进行了编辑。 本部分由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及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中药 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许亮、王冰、康廷国、梁勇满、陈思有、黄璐琦、郭兰萍、詹志来、王晓、 刘伟、尹海波、张建逵、赵容。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T/CACM1021郾70—2017。 739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21—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牛蒡子 1摇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牛蒡子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部分适用于牛蒡子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T/CACM1021郾1—2016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编制通则 3摇术语和定义 T/CACM1021郾1—2016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郾1摇 牛蒡子摇ARCTIIFRUCTUS 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lappaL郾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 除去杂质,再晒干。 3郾2 瘪粒摇bieli 指不受精的空粒和受精后不能发育的半空粒。 3郾3 瘪粒率摇shriveledgrainrate 指单位牛蒡子中瘪粒所含的比率。 4摇规格等级划分 根据市场流通情况,按照牛蒡子药材的饱满度、均匀度及杂质的多少等分为“选货冶和“统货冶 两个等级。应符合表1要求。 表1摇规格等级划分 等级性状描述 共同点 区别点 选货 统货呈长倒卵形,略扁,长0郾5~0郾7cm,宽0郾2~0郾3cm。微弯 曲,表面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1~2条较明 显。顶端圆钝,稍宽,顶面有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迹; 基部略窄,有一小突起,凹侧有果梗痕。质硬。果皮较硬, 与种子不易分离;种子1枚,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气 微,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颗粒饱满、大小均匀,含杂率臆1郾5%, 瘪粒率臆3郾0% 颗粒不饱满、大小不均匀,含杂率< 3郾0%,瘪粒率臆5郾0% 注1:当前药材市场牛蒡子规格无明显划分,但是颗粒饱满程度、均匀程度、含杂率较明显,因此应分为统货、选货。 注2:牛蒡子习称“大力子冶“牛大力冶“关大力冶等。毛头牛蒡子、水飞蓟的果实与其外观十分相似,易混淆,应注意区分, (1)毛头牛蒡果实浅褐色,倒长卵形或偏斜倒长卵形,两侧压扁,有多数突起的细脉纹及深棕褐色的形状各异的色斑。 (2)水飞蓟果实长倒卵形或椭圆形,表面淡灰棕色至黑褐色,光滑,有细纵花纹。顶端钝圆,稍宽,有一圆环,中间具点 状花柱残迹,基部略窄。质坚硬。破开后可见子叶2片,浅黄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注3:关于牛蒡子药材历史产区沿革参见附录A。 注4:关于牛蒡子药材品质评价沿革参见附录B。 839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21—2018 5摇要求 除符合T/CACM1021郾1—2016的第7章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无变色; ———不走油; ———无虫蛀; ———无霉变。 939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21—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牛蒡子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摇摇牛蒡子始载于《名医别录》曰:“恶实,味辛、平,无毒。主明目,补中,除风伤。根茎治伤 寒、寒热、汗出、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久服轻身耐老。生鲁山平泽。冶列为中品,记载了 牛蒡子的功效主治,并提及了牛蒡子的产地。 唐代《新修本草》记录为:“恶实,味辛、平,无毒。主明目,补中,除风伤。根茎治伤寒、寒 热、汗出、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久服轻身耐老。生鲁山平泽。鲁山在邓州东北。其草叶大 如芋,子壳如茺蔚子。根主牙齿疼痛,劳疟,脚缓弱,风毒痈疽,咳嗽伤肺,肺壅,疝瘕,积血,主 诸风,症瘕,冷气。吞一枚,出痈疽头。《别录》名牛蒡,一名鼠粘草。冶《新修本草》中提及了牛蒡 子的详细功效主治和植物形态及根的功效。 宋代《本草图经》记载:“叶如芋而长。实似葡萄核而褐色,外壳如栗球,小而多刺。鼠过之则 缀惹不可脱,故谓之鼠粘子。冶并记载“生鲁山平泽。今处处有之冶。说明牛蒡子已经有广泛分布。 宋代《证类本草》记载:“恶实,味辛、平,无毒。主明目,补中,除风伤。根茎治伤寒、寒 热、汗出、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久服轻身耐老。生鲁山平泽,今处处有之。冶文中介绍牛 蒡子功效主治及分布广泛。 宋代《本草衍义》中记载:“恶实是子也,今谓之牛蒡。未去萼时,又谓之鼠粘子,根谓之牛 菜。疏风壅涎唾多,咽膈不利。微炒,同入荆芥穗各一两,甘草炙半两,并为末。食后、夜卧,汤点 二钱服,当缓取效。子在萼中,萼上有细钩,多至百十,谓之芒则误矣。根长一二尺,粗如拇指,煮 烂为菜。冶文中介绍牛蒡子用法用量,及牛蒡子形态描述。 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时珍曰:牛蒡古人种子,以肥壤栽之。剪苗淘为蔬,取根煮曝为 脯,云甚益人,今人亦罕食之。三月生苗,起茎高者三、四尺。四月开花成丛,淡紫色。结实如枫而 小,萼细刺百十攒簇之,一有子数十颗。其根大者如臂,长者近尺,其色灰黪。七月采子,十月采 根。冶说明在明代牛蒡子已经开始栽培。 明代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记载:“揖地铱(图经曰)生鲁山平泽,今处处有之。(道地)蜀 州。冶说明牛蒡子分布广泛,以蜀州为牛蒡子的道地。 049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21—20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牛蒡子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摇摇1963年版《中国药典》:“以粒大,饱满,外皮灰褐色者为佳。冶 1977年版《中国药典》:“以粒大,饱满,外皮灰褐色者为佳。冶 《中华本草》:“以粒大,饱满、灰褐色者为佳。冶 《500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牛蒡子商品以粒大均匀,饱满,色质黑,无杂质,无瘪瘦粒 者为佳。栽培品优于野生品。冶 张贵军《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以粒大饱满,外皮灰黑色,无杂质者为佳。冶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以粒大饱满,无杂质者为佳。冶 综上,结合近代文献对牛蒡子质量的描述,牛蒡子的品质评价以颗粒大而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149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CACM 1021.121—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牛蒡子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ACM 1021.121—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牛蒡子 第 1 页 T-CACM 1021.121—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牛蒡子 第 2 页 T-CACM 1021.121—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牛蒡子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6:0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