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目摇摇次 前言 957 ………………………………………………………………………………………………………… 1摇范围 958 ……………………………………………………………………………………………………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958 ……………………………………………………………………………………… 3摇术语和定义 958 …………………………………………………………………………………………… 4摇规格等级划分 958 ………………………………………………………………………………………… 5摇要求 958 …………………………………………………………………………………………………… 附录A(资料性附录)胡黄连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959 …………………………………………………… 附录B(资料性附录)胡黄连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960 …………………………………………………… 659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摇摇言 T/CACM1021《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分为226个部分: ———第1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编制通则; …… ———第123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红景天; ———第124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胡黄连; ———第125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藁本; …… ———第226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玄明粉。 本部分为T/CACM1021的第124部分。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150—2018。 本部分按照GB/T1郾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摇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150—2018,与T/CACM1021郾150—2018相比较,标准编号进行了调 整,并重新进行了编辑。 本部分由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及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城市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 技术中心、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丹、黄璐琦、郭兰萍、詹志来、尉捷。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T/CACM1021郾150—2018。 759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24—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胡黄连 1摇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胡黄连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部分适用于胡黄连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T/CACM1021郾1—2016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编制通则 3摇术语和定义 T/CACM1021郾1—2016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郾1 胡黄连摇PICRORHIZAERHIZOMA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PicrorhizascrophulariifloraPennell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 泥沙,晒干。 4摇规格等级划分 根据市场流通情况,将胡黄连药材分为“选货冶和“统货冶两个等级。应符合表1要求。 表1摇规格等级划分 等级 性状描述 选货呈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2cm,直径逸0郾6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有较密的环状 节,具稍隆起的芽痕或根痕,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 坦,淡棕色至暗棕色,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极苦 统货呈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2cm,直径0郾3~1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有较密的环 状节,具稍隆起的芽痕或根痕,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 坦,淡棕色至暗棕色,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极苦 注1:胡黄连在历史上为进口药材,主产于印度、尼泊尔、锡金。我国过去一直从印度进口,196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在西藏发现了与印度胡黄连同属的植物西藏胡黄连,经研究,所含成分及苦味度与疗效同进口胡黄连相似,认为可与进口 胡黄连同供药用。1977年版《中国药典》将胡黄连的来源由胡黄连(进口)PicrorrhizakurrooaBenth郾改为胡黄连(西藏) PicrorhizascrophularifloraPennell的干燥根茎。 注2:当前药材市场胡黄连,根据产地不同分为国产与进口两种,国产胡黄连即西藏胡黄连,为药典规定品种;进口胡黄连即印 度胡黄连。 注3:关于胡黄连药材历史产区沿革参见附录A。 注4:关于胡黄连药材品质评价沿革参见附录B。 5摇要求 除应符合T/CACM1021郾1—2016的第7章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无虫蛀; ———无霉变; ———杂质不得过3%。 859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24—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胡黄连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摇摇胡黄连的生境分布最早记载于宋《开宝本草》,《开宝本草》曰:“生胡国。冶《本草图经》记载 曰:“生胡国,今南海及秦陇间亦有之。冶《证类本草》曰:“出波斯国,生海畔陆地。冶 明代《医学统旨》曰:“胡黄连,本出胡地,故名。出波斯国海畔陆地,今南海及秦陇间亦有 之。冶《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曰:“出波斯国,生海畔陆地,又种生羌胡国土,因以胡黄连为名。冶 《本草纲目》曰:“[集解苗]恭曰:胡黄连出波斯国,生海畔陆地。颂曰:今南海及秦陇间亦 有之。冶 1963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胡黄连均系野生,我国西藏有产,部位系进口。 徐国钧《中国药材学》收载胡黄连主产于西藏。 《中华本草》收载曰:“胡黄连始载于《新修本草》,曰:‘胡黄连出波斯国(今伊朗)。生海畔 陆地。爷《本草图经》曰:‘今南海及秦陇间亦有之(今广东、陕西、甘肃)。爷《本草图经》所载胡黄 连之产地,今均未发现有分布。但药材形态则多有类似。胡黄连过去一直从印度进口。冶 《中华本草·藏药卷》记载曰:“根据各地藏医用药,洪连最佳的二类是从印度、尼泊尔等地 (也即上部高原)的进口药,其原植物为玄参科的胡黄连,西藏藏医所用‘洪连窍爷则是西藏胡 黄连。冶 《中华药海》收载胡黄连均为进口,产地为印度,我国无栽培,西藏胡黄连野生于西藏南部、云 南西北部。 金世元《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收载胡黄连为历史上的进口药材。主产于印度、尼泊尔、 锡金,一向由香港转口,西藏胡黄连分布于喜马拉山区西部。 《中药植物原色图鉴》收载胡黄连生于海波3600m以上高寒地区的岩石上及石堆中或浅土层的向 阳处,分布于我国西藏南部、云南北部、四川西北部。 《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收载胡黄连生境分布生于海拔3600~4400m的高寒地区的岩石上及 石堆或草地。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 综合以上古文献及现代文献考证,古文献中胡黄连主产于印度、尼泊尔。 现代文献中西藏胡黄连主产于西藏南部、云南北部、四川西北部。 综合以上古文献及现代文献所述,胡黄连为历史上的进口药材,主产于印度、尼泊尔、锡金,一 向由香港转口,西藏胡黄连分布海拔在3600m以上高寒地区的岩石上及石堆中或浅土层的向阳处, 分布于我国西藏南部、云南北部、四川西北部。 959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24—20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胡黄连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摇摇宋《开宝本草》记载:“折之尘出如烟者真,肉似鸜鹆眼者良。冶《证类本草》描述为:“苗若夏 枯草、根头似乌嘴,折之肉似鸜鹆眼者良。冶《本草纲目》描述为:“苗若夏枯草,根头似鸟嘴,折之 肉似鸜鹆眼者良。冶《本草经疏》描述为:“折之尘如烟者真。肉似鸜鹆眼者良。冶《本草汇言》描述 为:“根头似乌嘴,折之内黑外黄,似鸜鹆眼,尘出如烟者良。冶 历代本草均以横断面内黑外黄,形似鸜鹆眼,折断时有尘如烟者为好。 1963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以条粗、折断时有粉尘、断面灰黑色、有花白点、味苦者为佳。 1977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以条粗、体轻、质脆、味苦重者为佳。 《500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过去进口胡黄连分为胡连王、原胡连、统胡连三等。现均为统 货,不分等级。西藏胡黄连:以根茎粗大,无细根,体轻质脆、苦味浓者为佳。进口胡黄连:以条 粗、折断时有粉尘、断面灰黑色,味苦者为佳。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进口胡黄连以条粗、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灰黑色、味苦者 为佳;西藏胡黄连以根茎粗壮、无细根、体轻质脆、苦味浓者为佳。 《新编中药志》:以条粗、体轻、质脆、苦味浓者为佳。 综上所述,胡黄连的品质评价,进口胡黄连以条粗、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灰黑色、味苦者为 佳;西藏胡黄连以根茎粗壮、无细根、体轻质脆、苦味浓者为佳。 069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CACM 1021.124—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胡黄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ACM 1021.124—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胡黄连 第 1 页 T-CACM 1021.124—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胡黄连 第 2 页 T-CACM 1021.124—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胡黄连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6:0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