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目摇摇次 前言 1061 ……………………………………………………………………………………………………… 1摇范围 1062 ……………………………………………………………………………………………………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1062 ……………………………………………………………………………………… 3摇术语和定义 1062 …………………………………………………………………………………………… 4摇规格等级划分 1062 ………………………………………………………………………………………… 5摇要求 1062 …………………………………………………………………………………………………… 附录A(资料性附录)桑枝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1063 ……………………………………………………… 附录B(资料性附录)桑枝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1064 ……………………………………………………… 060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摇摇言 T/CACM1021《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分为226个部分: ———第1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编制通则; …… ———第138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续断; ———第139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桑枝; ———第140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珠子参; …… ———第226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玄明粉。 本部分为T/CACM1021的第139部分。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27—2017。 本部分按照GB/T1郾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摇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27—2017,与T/CACM1021郾27—2017相比较,标准编号进行了调整, 并重新进行了编辑。 本部分由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及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江苏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 中心、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欧阳臻、黄璐琦、郭兰萍、詹志来、成胜荣、王丹、王琳炜、魏渊、王 笃军。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T/CACM1021郾27—2017。 160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39—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桑枝 1摇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桑枝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部分适用于桑枝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T/CACM1021郾1—2016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编制通则 3摇术语和定义 T/CACM1021郾1—2016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郾1 桑枝摇MORIRAMULUS 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郾的干燥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 4摇规格等级划分 根据市场流通情况,按药材的直径进行等级划分,将桑枝药材分为“选货冶和“统货冶两个等 级。“选货冶项下根据直径进行等级划分。应符合表1要求。 表1摇规格等级划分 等级性状描述 共同点 区别点 选货一等 二等 统货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灰黄色或黄褐色,有多数 黄褐色点状皮孔及细纵纹,有的有灰白色略呈半圆形的叶痕和黄 棕色的腋芽。切片厚0郾2~0郾5cm,皮部较薄,木部黄白色,射线 放射状,髓部白色或黄白色。气微,味淡直径0郾5~1郾0cm 直径1郾0~1郾5cm 大小不等 注1:目前市场上所售桑枝多为趁鲜切片药材,并根据其均一性以及直径大小等并过筛进行分拣,划分为选货与统货两种规格; 其中桑枝选货又依据直径的大小划分为小选和大选。传统以枝细质嫩者为佳,因此小选优于大选,所以小选为一等品,大 选为二等品。 注2:市场上所售桑枝药材有圆片和斜片两类,但它们除了外形不同,并无其余差别。此外,市场上尚有直径大于1郾5cm的桑枝 药材切片,不符合药典标准,此类桑枝药材应为不合格品。 注3:关于桑枝药材历史产区沿革参见附录A。 注4:关于桑枝药材品质评价沿革参见附录B。 5摇要求 除应符合T/CACM1021郾1—2016的第7章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无虫蛀; ———无霉变; ———杂质不得过3%。 260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39—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桑枝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摇摇桑枝入药始载于宋代苏颂《本草图经》,名为桑条,处处有之,书中曰:“桑枝疗遍体风痒干燥, 脚气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疗口干及痈疽后渴。冶宋朝唐慎微《证 类本草》记载:“桑枝,平;《本经》不着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冶说明在宋代桑枝在各地均有 分布。 明代《本草经疏》记载:“桑枝苦,平,性不冷不热。明代《本草蒙筌》记载:“山谷出少,家 园植多。山桑质坚,木堪作檐。家桑气浓,叶可饲蚕。冶说明此时桑多以栽培为主,其来源有山桑、 家桑。 清代《本草崇原》记载“桑处处有之,而江浙独盛冶。说明了桑各地均有分布,但是江浙地带生 长最多。说明桑枝分布于养蚕区。 民国《中国药学大辞典》记载:“桑枝为桑科桑属之嫩枝。长者七八尺,短者三四尺,有粗有 细,枝茎色青褐,略有弯形,梢端细下端粗,皮内有白色黏汁,叶柄生于枝之左右侧面,差错而生。 冬月叶落之后,其枝间有叶柄蒂痕,蒂痕之下有新叶苗芽。凡养蚕区域恒有生焉。冶 《新编中药志》记载:“桑枝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生于山地,常成片栽培于山坡、平地、 河滩上,亦零星见于村旁、农家附近。分布于全国各省(自治区),尤以江苏、浙江一带为多。冶 《中药大辞典》记载:“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去叶,略晒,趁新鲜时切成长 30~60cm的段或斜片,晒干。嫩枝呈长圆柱形,少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郾5~1郾5cm。表面灰黄 色或黄褐色,有多数黄褐色点状皮孔及细纵纹,并有灰白色略呈半圆形的叶痕和黄棕色的腋芽。质坚 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0郾2~0郾5cm,皮部较薄,木部黄白色,射线放射状,髓部白色 或黄白色。气微,味淡。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河北、四川。冶 360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39—20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桑枝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摇摇1962年版《陕西中药志》记载:“唯以当年生之嫩枝,且在七八月间采收者为好。冶 1963年版《中国药典》记载:“以枝细质嫩而坚韧,断面黄白色、嚼之发黏者为佳。冶 1977年版《中国药典》记载:“以枝细质嫩、断面色黄白者为佳。冶 1996年版《中国药材学》记载:“以茎细、质嫩、无残叶者为佳。冶 1999年版《中华本草》记载:“以质嫩、断面黄白色者为佳。冶 2006年版《中华药海》记载:“以质嫩,断面黄白色为佳。冶 2010年版《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记载:“以身干、质嫩、断面黄白色为佳。冶 综上,桑枝主要以栽培品为主,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北、河南、 四川等地,尤以江浙一带最盛。历代本草文献对于桑枝的规格等级划分强调外观性状,以枝细质嫩、 断面色黄白者为佳。为制定桑枝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提供了依据。 460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CACM 1021.139—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枝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ACM 1021.139—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枝 第 1 页 T-CACM 1021.139—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枝 第 2 页 T-CACM 1021.139—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枝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6:0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