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020.01 B10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1665—2010 水稻肥料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Control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by Fertilizer in the Productive Process of Rice 2010 - 08 - 31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0 - 10 - 01 实施 发 布 DB37/ T 1665—2010 引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英鹏、吴德敏、孙明、孙泽强、李彦。 I DB37/ T 1665—2010 水稻肥料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生产过程中减少肥料面源污染的施肥技术,规定了水稻生产过程所应用的肥料品 种、肥料用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及周边地区水稻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要求 GB 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T 23348-2009 缓释肥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2002 有机肥料 3 定义与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肥料面源污染 Fertilizer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主要是指由于肥料施用方法不当或是施用量过大引起的氮磷养分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农田渗漏引 起的环境污染。 3.2 表层施肥法 Technique of fertilization in Surface Layer 是指在水耙地后,将肥料施入水田地表后易被水稻根系吸收利用的施肥方法。 3.3 全层施肥法 Technique of fertilization in Full Layer 在翻耕地后、耙地前,将肥料撒于田间经耙地后将肥料混合在1~12cm的耕层中,可提高肥料利用 率,增长肥效,减少氮肥损失的施肥方法。 3.4 1 DB37/ T 1665—2010 深层施肥法 Technique of fertilization in Deep Layer 将肥料于翻地前撒入田间,经翻地将肥料施入15cm左右土层中,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大水稻生育后 期肥效的施肥方法。 4 技术要求 4.1 种子 4.1.1 品种 选择经审定的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例如临稻10号、临稻11号、阳光200、圣稻13、圣稻15、圣稻 16、豫粳6号等。 4.1.2 质量 种子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4.5%。 4.2 田间管理 4.2.1 秧田管理 4.2.1.1 整地 提前犁耙,精细整地,打碎土块,按1.4m的厢面起畦。 4.2.1.2 施肥 每平方米施腐熟细厩肥5kg(禁用未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均匀深翻入土,土肥相融;播种前3~5天, 用尿素10g、过磷酸钙40g、硫酸钾25g,一次性混施,要求均匀施入10cm~15cm土层,以免发生肥害。 4.2.1.3 播种 种植杂交稻播种量为1kg;如种植常规稻,一般亩用种量早季为5kg~6kg,晚季为3kg~4kg。播种 时,要求将芽谷均匀撒在秧床土上,用裹住薄膜的木板轻压种子,使之三面入土;然后,用过筛的细床 土均匀覆盖种子,以使种子不裸露为宜。 4.2.2 本田管理 4.2.2.1 本田整地 本田整地要达到“深、松、平”的要求,施足基肥后,利用旋耕水耙,耕深在20cm以上,耙碎坷垃, 坚持三犁三耙,以干整地为主,水整地为辅,做到田平泥化。 4.2.2.2 4.2.2.2.1 浅插、稀植 浅插 为促进水稻低节位分蘖,以利早生快发,插秧一般坚持不栽深秧,力求浅插,一般插入泥中2cm为 宜。 4.2.2.2.2 适当稀植 2 DB37/ T 1665—2010 一般肥沃田、前作蔬菜田,每亩插1.8~2万丛;泥砂土田、肥力中等田,每亩插2~2.2万丛;易跑 水跑肥田,靠插不靠发,每亩插2.5~3万丛。一般要求亩最高茎蘖数为28~30万苗,每亩有效穗18~23 万穗,成穗率70%~80%。 4.2.3 水分管理 4.2.3.1 插秧 插秧时,水不宜过深,防止漂秧。秧插完后适当将水灌到5cm深。 4.2.3.2 晒田 在水稻分蘖高峰期,为了控制无效分蘖,减少养分消耗,应撤干田水晒田,沙壤土土层薄,不可晒 开裂;耕层厚、土质肥沃田要重晒,晒至田泥开鸡爪裂为宜。 4.2.3.3 孕穗水 孕穗期是需水关键阶段,灌水10cm,不可脱水。 4.2.3.4 生长后期水管理 当田间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即可脱水晒田,多次轻晒。晒时放水落干,待田面无水2~3天后 再上新水,保水1~2天再放水落干,重复2~3次可控制无效分蘖发生。灌浆结实期,保持干干湿湿,间 隙灌溉,田面水自然落干后再上新水,直到收割前5~7天,上最后一次跑马水。 4.3 肥料面源污染防控技术 4.3.1 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技术 4.3.1.1 概念 这是一种以有机肥作为基肥,配合施用无机肥料,有利于培肥地力,改善土壤性状,提高肥料利用 率的施肥技术。 4.3.1.2 种类 有机肥选用符合NY 525-2002的肥料品种;或是经无害化处理的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 饼肥等;化学氮肥一般可选用尿素,碳铵等;磷肥一般可选用过磷酸钙或重过磷酸钙、磷酸一铵或二铵 等;钾肥采用氯化钾或硫酸钾。化肥施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无机肥料种类也可以选择水稻专用复 合肥,应符合GB 15063的要求。 4.3.1.3 施用量 · 2 目标产量 600kg/666.6m 以上 4.3.1.3.1 · · 2 2 · 2 目标产量600kg/666.6 m 以上,依据土壤肥力高低,施氮肥14kg/666.6 m ~18kg/666.6 m ,磷肥 · 2 · 2 · 2 · 2 5kg/666.6m ~7kg/666.6m ,钾肥10kg/666.6m ~12kg/666.6m 。有机肥每亩施用量为150kg~200kg。 3 DB37/ T 1665—2010 · 4.3.1.3.2 目标产量 500~600kg/666.6m · 2 · 2 · 2 · 2 目标产量500kg/666.6m ~600kg/666.6m ,依据土壤肥力高低,施氮肥12kg/666.6m ~14kg/666.6 · 2 · 2 · 2 · 2 2 m ,磷肥4kg/666.6m ~6kg/666.6 m ,钾肥8kg/666.6 m ~10kg/666.6 m 。有机肥每亩施用量为120kg~ 150kg。 · 4.3.1.3.3 2 目标产量 500kg/666.6m 以下 · · 2 2 · 2 目标产量500kg/666.6 m 以下,依据土壤肥力高低,施氮肥10kg/666.6 m ~12kg/666.6 m ,磷肥3 · · 2 2 · 2 · 2 kg/666.6m ~5kg/666.6m ,钾肥6kg/666.6m ~8kg/666.6m 。有机肥每亩施用量为100kg~120kg。 4.3.1.4 施用方法 有机肥料做为基肥一次施入,无机氮肥分基施和3次追施,磷肥做为基肥施用,钾肥分为基施和追 施。 4.3.1.5 4.3.1.5.1 基肥 施用时间 六月上中旬。 4.3.1.5.2 施用量 有机肥料和磷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氮肥用量的40%~50%作为基肥,钾肥用量的50%作为基肥。 4.3.1.5.3 施用方法 一般情况下,氮肥以80%全层施肥和20%表层施肥的比例配合施用为宜;有机肥、磷肥和钾肥采用全 层施肥法。 4.3.1.6 4.3.1.6.1 追肥 施用时间 第一次追肥时间一般选择在水稻返青后追施分蘖肥,视天气情况,一般在7月中上旬。 第二次追肥时间一般选择在水稻抽穗前15-20天前追施穗肥,一般在7月底~8月上旬。 第三次追肥时间一般在齐穗期至抽穗后10天内追施粒肥,一般在8月底~9月初。 4.3.1.6.2 施用量 分蘖肥追施总施肥量的20%~30%的氮肥,50%的钾肥;穗肥追施10%~20%的氮肥;粒肥追施氮肥用 量的15%~20%。 4.3.1.6.3 施用方法 4 DB37/ T 1665—2010 分蘖肥直接撒入水层;而穗肥和粒肥一般选择在晒田后灌水前撒施,孕穗肥施的早时可以随水冲灌; 为防止水稻贪青晚熟,粒肥可以选择叶面喷施。 4.3.2 缓控释肥料施用技术 4.3.2.1 概念 应用水稻专用缓释氮肥同时配合施用磷钾肥的一种一次性施用的施肥技术。 4.3.2.2 种类 氮肥选用水稻专用缓释肥料,肥料应符合GB/T 23348-2009的要求。磷肥可选用磷酸一铵或二铵、 过磷酸钙或重过磷酸钙等。钾肥可选用氯化钾或硫酸钾。 4.3.2.3 施用时间 六月上中旬。 4.3.2.4 施用量 · 2 目标产量 600kg/666.6m 以上 4.3.2.4.1 · · 2 · 2 2 目标产量600kg/666.6 m 以上,依据土壤肥力高低,施氮肥14kg/666.6 m ~18kg/666.6 m ,磷肥 · · 2 · 2 · 2 2 6kg/666.6m ~9kg/666.6m ,钾肥10kg/666.6m ~15kg/666.6m 。 · 4.3.2.4.2 · 2 目标产量 500kg/666.6m ~600kg/666.6m · · 2 2 · 2 · 2 目标产量500kg/666.6m ~600kg/666.6m ,依据土壤肥力高低,施氮肥12 kg/666.6m ~14kg/666.6 · 2 · 2 · 2 · 2 2 m ,磷肥4kg/666.6m ~6kg/666.6m ,钾肥8kg/666.6m ~12kg/666.6m 。 · 4.3.

pdf文档 DB37-T 1665-2010 水稻肥料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1665-2010 水稻肥料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1665-2010 水稻肥料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1665-2010 水稻肥料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3:48:3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