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62 备案号: 北 DB11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046—2013 百合种球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ulb propagation of lily 2013 - 12 - 20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04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1046—2013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缩略语............................................................................. 2 5 脱毒原原种繁殖..................................................................... 2 6 脱毒原种球生产..................................................................... 3 7 生产用种球生产..................................................................... 5 8 种球采后处理.......................................................................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百合常用杀菌剂及其使用方法 ...................................... 8 参考文献.............................................................................. 9 I DB11/T 1046—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贤、周涤、刘春、卫尊征、熊敏。 II DB11/T 1046—2013 百合种球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观赏百合(Lilium spp.)品种脱毒原原种繁育及商品种球生产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百合种球的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1744—2009 切花百合脱毒种球 GB/T 18247.6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 6 部分:花卉种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脱毒 virus-elimination 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技术等方法将百合体内感染的有害病毒脱除。 3.2 脱毒原原种 virus-free pro-elite 由脱毒核心材料采用组培技术手段生产出的符合质量要求的组培原原种,可以是组培苗或试管小籽 球。 3.3 脱毒原种 virus-free elite 用原原种作种源,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种植培育出的符合质量要求的原种材料。 3.4 鳞茎 bulb 在短缩茎盘上着生的肉质叶鞘膨大而成的变态器官。 3.5 鳞片 scale 1 DB11/T 1046—2013 着生在鳞茎盘上的叶基或者叶鞘膨大而成的变态叶。 3.6 籽球 bulblet 通过组培苗或鳞片繁殖形成的周长小于 3cm 的小鳞茎。 3.7 商品球 commercial bulb 种球规格达到生产商品切花和盆花的百合鳞茎。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6-BA:6-苄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 NAA:萘乙酸(1-naphthlcetic acid) 5 脱毒原原种繁殖 5.1 脱毒材料的获得 5.1.1 外植体 选择外观无病毒症状的植株,以其饱满、无病虫害、无损伤的健康种球做繁殖材料,取中层鳞片作 为外植体。 5.1.2 灭菌 将鳞片洗净后,用自来水冲洗1h。取出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酒精消毒30s,无菌水冲洗3次, 再加入15%的次氯酸钠消毒液(有效氯为5.1%~6.9%)浸泡15min,无菌水冲洗3~4次,无菌滤纸吸干水分。 5.1.3 组培苗 将鳞片切成 1cm×1cm 小块,放入 MS 基本培养基中,附加 6-BA1.0mg/L~2.0mg/L 和 NAA0.1mg/L~ 0.5mg/L,pH 值为 5.8。培养条件为 24℃~26℃,光照 12h,光照强度 2000Lx~2500Lx。接种后 30d 左 右可得到不定芽。将不定芽切下,基部带少量鳞片组织,继代培养成小植株。 5.1.4 热处理 将无菌组培苗在温度39℃±1℃、光照14h和温度25℃±1℃、黑暗10h的条件下培养20d。 5.1.5 茎尖培养 以经过热处理后的组培苗为脱毒材料,剥取0.2mm~0.5mm茎尖,放入含有病毒唑6mg/L的培养基中 培养。茎尖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附加6-BA0.3mg/L~0.5mg/L,NAA0.1mg/L~0.3mg/L,pH值为5.8。 培养条件同5.1.3。 5.2 试管鳞茎的诱导和增殖 2 DB11/T 1046—2013 茎尖培养30d后,将增殖的芽丛切下,转入鳞茎诱导培养基。培养基成分为MS基本培养基,附加 6-BA0.2 mg/L~0.5 mg/L,NAA0.5mg/L~1.0mg/L,pH值为5.8。30d~40d后分化出小鳞茎。再将小鳞茎 放入蔗糖浓度为40g/L~60g/L、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同上的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培养条件同 5.1.3。 5.3 试管鳞茎生根 将增殖培养后的鳞茎转入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基成分为1/2MS,附加NAA0.2mg/L~0.5mg/L。 pH值为5.8。培养条件同5.1.3。 5.4 试管鳞茎出瓶标准 试管内鳞茎直径达到0.5cm~1cm。 5.5 试管鳞茎低温处理 试管鳞茎放入5℃±0.5℃冷库中,经过4周~6周低温处理,可打破休眠。如果不能立即栽植,需要 放置在-0.5℃~0℃冷库中冻藏。 5.6 病毒检测 脱毒原原种的抽样、检测和生产维护分别按照NY/T 1744—2009中5.1、5.2、6.1、6.2和6.3执行。 6 脱毒原种球生产 6.1 生产地域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水源和光照充足,气候凉爽,夏季最高气温(或经过遮阳处理后温度) 低于25℃的区域。 6.2 设施 使用加装遮阳网、防虫网和防雨膜的保护地,安装喷灌或滴灌系统。 6.3 基质 栽培基质宜具备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等特性,需经过消毒。可选用草炭和蛭石 1:1 比例混匀。基 质厚度 15cm~18cm。基质中氯化物含量应小于 1.5mmol/L。种植东方百合杂交系,基质 pH 值 5.5~6.5; 基质 EC 值小于 0.9mmhos/cm;种植亚洲百合杂交系,基质 pH 值 6.0~7.0,基质 EC 值小于 1.5mmhos/cm。 种植前宜对基质进行取样化验,如果达不到上述要求,需对基质进行改良。栽培基质应每年更换。基质 消毒方法参见 DB11/T 680—2009 附录 B。 6.4 栽植床 床面宽100cm~120cm,床深15cm~30cm,两床间距离25cm~30cm。 6.5 种植前材料处理 6.5.1 试管鳞茎(籽球) 3 DB11/T 1046—2013 经5℃低温处理的试管鳞茎从瓶内取出,洗去培养基。可直接种植;长期冻藏的试管鳞茎,在5℃环 境下放置1d,解冻后清洗,立即种植。如果种植环境温度过高,需将试管鳞茎置于12℃~13℃催芽,现 芽后立即种植。种植之前需要对试管鳞茎进行消毒。杀菌剂用法参见附录A。 6.5.2 一年生球 经5℃低温处理的一年生球,可直接种植;长期冻藏的一年生球,在5℃条件下放置1d,解冻后立即 种植。如果种植环境温度过高,需将一年生球置于12℃~13℃催芽,芽长2cm~3cm时,应立即种植。种 植之前需要对一年生球进行消毒。杀菌剂用法参见附录A。 6.6 种植密度 2 2 2 2 试管鳞茎,100 粒/m ~140 粒/m ;周长 6 cm~9cm 的种球,80 粒/m ~100 粒/m ;周长 10cm~12cm 2 2 2 的种球,50 粒/m ~60 粒/m ;周长 12cm 以上的种球,40 粒/m 。 6.7 基质覆盖厚度 试管鳞茎,覆盖基质 1cm~2cm;周长 6cm~9cm 的种球,覆盖基质 3 cm~5cm;周长 10cm~12cm 的种球,覆盖基质 6cm~8cm;周长 12cm 以上的种球,覆盖基质 8cm~10cm。 6.8 种植 未经催芽处理的种球下种后,覆盖基质并进行镇压,将水均匀喷洒在栽植床上,然后铺装滴灌带。 经过催芽处理的种球下种后,开始覆盖基质时,注意芽尖应露出基质表面,将水均匀喷洒在栽植床上。 然后铺装滴灌带。随着芽的生长,及时覆盖基质,直至达到 6.7 中规定基质覆盖厚度。 6.9 水分管理 种植之前保持土壤湿润。灌溉用水的 pH 值 6.0~7.0,EC 值应小于 0.5mmhos/cm。种植后立即浇水, 之后在整个生长季根据气候和基质的含水状况合理浇灌,基质持水量在 60%~70%之间。生长后期,植 株逐渐进入休眠状态,应减少浇灌次数和浇水量,直至停止浇水。宜选择在清晨浇水。 6.10 温度 生长初期栽植层基质温度保持 12℃~13℃。整个生长期环境温度根据百合种类不同而有差异。东 方百合杂交系白天 18℃~25℃,夜间 13℃~16℃;亚洲百合杂交系白天 18℃~25℃,夜间 8℃~12℃。 根据光照强度选择适宜的遮阳网。 6.11 施肥 6.11.1 试管鳞茎 展叶后,每
DB11-T 1046-2013 百合种球繁育技术规程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10:14:3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