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35.240.60 R 87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073—2015 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调度中心系统 技术要求 2015 - 08 - 13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 - 11 - 13 实施 发 布 DB41/T 1073—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驻马 店市公交公司、郑州天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胜勇、郭建国、龙卫东、刘好德、吴忠宜、黄伟、梁攀登。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高山、王兴中、李松刚、李聪、邢立军、阎磊、邹昆。 I DB41/T 1073—2015 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调度中心系统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调度中心系统的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调度中心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T 796—2011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平台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子路单 electronic booking sheet 记录线路当天各车次运行情况的电子表格。 3.2 上行 upward run 运营车沿首站向末站方向运行。 3.3 下行 downward run 运营车沿末站向首站方向运行。 3.4 部位号 serial number in planning 线路排班计划中车辆序号。 3.5 部位数 total number of operating buses 一条线路参与运营的计划车辆数。 3.6 发车完成率 departure completion rate 实际运营班次与计划运营班次的比值。 3.7 出车率 operating rate 线路或者网络拥有用于运输乘客公共交通车辆中,实际用于上线的车辆数量所占的比例。 3.8 大站快车 main station express bus 1 DB41/T 1073—2015 某条公交线路中的部分车次不再经停每个公交车站,而只经停该线路的少数较大的车站。 3.9 趟次 number of bus run 一条线路在一天中,按时间顺序编排的各运营车往返运行的次数。 4 功能要求 4.1 系统总体框架 调度中心系统由运营监控子系统、排班调度子系统、信息服务子系统、辅助决策子系统和信息管理 子系统组成。调度中心系统功能结构图见图1。 运营监控方式 运营监控子系统 运营监控内容 行车计划 排班调度子系统 排班管理 实时调度 异常状态调度 调度 中心 系统 信息服务方式 信息服务子系统 信息服务内容 客流数据分析 发动机仪表数据分析 辅助决策子系统 道路通行状况分析 线路规划 信息管理子系统 基础信息管理 统计报表管理 图1 调度中心系统功能结构图 4.2 运营监控子系统 4.2.1 一般要求 应能够通过模拟视图、地理信息系统(GIS)视图、路单视图、异常状态视图、音视频等方式,全 方位监控车辆运行情况。 4.2.2 运营监控方式 4.2.2.1 模拟视图监控 模拟视图监控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以简化图形标示公交上行、下行线路、站点、车辆、场区以及离线车辆区域等; b) 模拟视图单屏至少显示四条线路; c) 根据站点的实际位置距离按比例进行显示,可设置车站名称是否显示; d) 根据车辆的实际运行位置按比例进行显示,可设置车号、部位号等是否显示。 2 DB41/T 1073—2015 4.2.2.2 GIS 视图监控 GIS 视图监控应符合 JT/T 796—2011 中 5.1.13 的规定,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显示道路、河流、政府机关、医院、标志性建筑等地图元素及相应文字标注; b) 具备以下监控方式: 1) 按线路监控:支持跟踪一条或多条线路,以不同颜色区分上、下行线路; 2) 按车辆监控:支持选定车辆并进行跟踪,跟踪一辆或多辆车辆; 3) 按区域监控:支持手动选择一个特定区域,跟踪该区域内的车辆; 4) 车辆轨迹回放:对选定车辆进行历史轨迹回放。 c) 具有车号、时间、速度、运营状态等信息显示。 4.2.2.3 路单视图监控 路单视图监控应以电子路单的方式实现: a) 显示车辆发车及运营信息,包括车号、部位号、到发车时间、行驶里程、司机姓名、运营趟次 等信息; b) 公里趟次的追加和审批功能。 4.2.2.4 异常状态视图监控 异常状态视图监控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以表格的形式显示车辆所属线路、车号、设备号、异常状态类型、发生时间、发生次数等信息; b) 异常状态包括超速、离线、堵车、事故、故障、报警等。 4.2.2.5 音视频监控 音视频监控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拍照:支持可选择特定的车辆(包括一辆车和多辆车)手动或自动拍照,应能设置照片的大小、 摄像头位置等。 b) 音视频点播:可选择特定的车辆,进行音视频点播(包括当前和历史音视频),并可进行单一 通道和多通道点播。 4.2.3 运营监控内容 4.2.3.1 线路运营信息 线路运营信息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总配车数; b) 部位数; c) 运营车辆数; d) 上行车辆数; e) 下行车辆数; f) 上行线路平均车速; g) 下行线路平均车速; h) 全天计划运营趟次; i) 当前计划运营趟次; j) 实际运营趟次; k) 出车率; 3 DB41/T 1073—2015 l) 线路大间隔信息。 4.2.3.2 车辆运营信息 车辆运营信息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定位时间; b) 部位号; c) 运营状态; d) 当前位置; e) 当前驾驶员 ID; f) 行驶方向; g) 运行速度; h) 当前载客人数; i) 满载率; j) 已运营趟次; k) 计划发车时间。 4.2.3.3 异常告警信息 以图标闪烁、弹出消息框、播放报警音等方式显示异常告警信息,异常告警信息应至少包括(但不 限于)以下内容: a) 离线; b) 超速; c) 带速开/关门; d) 站外开/关门; e) 越站; f) 滞站; g) 串车; h) 大间隔; i) 堵车; j) 事故; k) 车辆故障; l) 车辆报警。 4.2.3.4 车辆工况数据 车辆工况数据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发动机转速; b) 冷却水温; c) 机油压力; d) 电动机转速; e) 电动机温度; f) 电动机电压; g) 电动机电流; h) 总公里; i) 总油(电、气)耗; 4 DB41/T 1073—2015 j) k) l) m) n) o) p) q) r) 车速; 瞬时油(电、气)耗; 剩余油(电、气)量或者剩余里程; 车内温度; 转弯信号; 开关门信号; 刹车信号; 挡位; 故障报警。 4.2.3.5 客流数据 系统应能够接收、存储智能投币机、IC 卡消费机、客流调查器设备上传的客流数据客流,应包括 (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采集时间; b) 上车人数; c) 下车人数; d) 车内人数; e) 车辆满载率; f) 站点断面满载率; g) 线路平均满载率。 4.2.3.6 音视频 系统应能够接收、存储视频与音频、图像数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视频; b) 音频; c) 图像信息。 4.2.3.7 其他数据 系统应具备接收并存储车载、站载终端设备的状态数据并能够查询显示,设备发生故障时,能自动 报警。 4.3 排班调度子系统 4.3.1 一般要求 排班调度子系统应实现行车计划和排班的生成与管理,并进行实时调度和异常状态调度。 4.3.2 行车计划 4.3.2.1 行车计划管理 系统应具备(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a) 手动导入行车计划电子表格; b) 根据配车数、季节、节假日等条件自动生成发车时刻表; c) 管理发车时刻表,包括新建、删除、修改、查询、申请、审核、打印。 系统宜具备根据客流规律生成线路发车时刻表功能。 5 DB41/T 1073—2015 4.3.2.2 行车计划内容 行车计划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车次类型,如:全程、区间、大站快车等; b) 发车时间; c) 发车场区; d) 回场时间; e) 单程时间。 4.3.2.3 其他计划编制 系统应能够编制以下计划: a) 加油计划; b) 维修计划; c) 保养计划; d) 包车计划等。 4.3.3 排班管理 4.3.3.1 司机排班规则创建 司机排班应按照以下规则创建: a) 轮班规则:车辆对应班次的轮转规则; b) 轮休规则:司乘人员轮换轮休规则; c) 替班规则:机动人员替班规则; d) 节假日规则:节假日特殊班次配备规则。 4.3.3.2 司机排班管理 司机排班管理应具备(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a) 制定、修改、管理排班计划方案,包括新建、申请发布、审核、发布、注销等; b) 手动编辑,或根据当前排班计划或历史排班计划,以及轮班等规则,新建司机排班计划; c) 自动检测司机排班冲突,并提示操作人员; d) 导入、导出、打印排班计划。 4.3.3.3 状态维护支持 司机排班应支持以下状态维护: a) 人员状态:包括请假状态、工作状态等; b) 车辆状态:包括车辆维修、车辆保养等。 4.3.3.4 其他人员排班 系统应实现对站务员、调度员、当班领导等人员的排班。 4.3.4 实时调度 4.3.4.1 调度显示 系统应以4.2.2中规定的方式显示调度信息,界面应清晰、简洁,便于查询与监测,易于识别。 6 DB41/T 1073—2015 4.3.4.2 线路切换 线路切换应实现多条线路间的任意切换,可对行车计划进行修改。 4.3.4.3 发车编辑 按照计划优先、自适应、人工干预的调度模式,支持以下发车方式: a) 计划优先:以发车计划为主,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发车时间; b) 自适应:以当日调度资源及现场发车情况,先到先发、班次优先; c) 人工干预:以发车计划为参考,根据现场人车资源手动排时排队。 4.3.4.4 计划调整 计划调整应具备(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a) 换人功能:在发车列表中进行人员更换; b) 换车功能:在发车列表中进行车辆更换; c) 调点功能:在发车列表调整计划车次的开始或结束时间,修改开始时间时自动调整结束时间, 批量调

pdf文档 DB41-T 1073-2015 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调度中心系统技术要求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073-2015 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调度中心系统技术要求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073-2015 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调度中心系统技术要求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073-2015 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调度中心系统技术要求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10:03:4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