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B 16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 52/T 973—2014 辣椒疫病监测与无害化治理技术规程 Rules for monitor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control technology of the 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 [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2014 - 10 - 30 发布 2014 - 11 - 30 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发 布 发 布 DB52/T 973—201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术语与定义 ........................................................................ 1 3 辣椒疫病病情分级标准 .............................................................. 2 4 监测技术 .......................................................................... 2 5 无害化治理技术 .................................................................... 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辣椒疫病监测记载表 .............................................. 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辣椒疫病防治方法 ................................................ 6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无公害生产禁用或限用农药品种名单 ................................ 7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辣椒疫病症状及发生规律 .......................................... 8 I DB52/T 973—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指导原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果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贵州省植保植检站、毕节地区植保植检站、遵义县植保植检站、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起 草。 本标准起草人:夏忠敏、朱方宇、龙 玲、刘红梅、张太平、张绍刚、袁洁、张雯晴、耿坤、郑松、 颜兴贵、杨盛桂、胡吉峰、蒋平、田斌、钟建明、黄龙武、吴琼。 II DB52/T 973—2014 辣椒疫病监测与无害化治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辣椒疫病的监测和无害化治理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辣椒疫病的监测和无害化治理。 2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辣椒疫病监测技术 指根据辣椒疫病的发生流行规律进行全面、持续、定性和定量的观测记载,掌握系统情况和影响该 系统的主要因素的变化情况,为制定辣椒疫病防治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2 系统调查 为了掌握辣椒疫病的发生消长动态,在辣椒生长阶段,分别在育苗期和大田生长期根据辣椒的不同 生长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固定地块,确定固定的调查植株,采取固定时间、固定方法的连续调查, 以明确某个区域辣椒疫病的发生消长规律。 2.3 大田普查 在辣椒生长季节进行较大范围内的多点调查,明确一个地区辣椒疫病的整体发生情况。 2.4 中心病株 由越冬的病菌卵孢子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潜入辣椒植株的根部、茎基部、叶部等侵染发病,再由初始 病株产生的游动孢子侵染相邻病株形成发病中心,最初仅零星植株发病,在田间出现零星发病的植株即 为中心病株。 2.5 枯死株 指植株枯死的部分占整株三分之二以上或全株死亡。 2.6 1 DB52/T 973—2014 病情指数 用来表示病害发生平均水平的一个数值,用字母I表示,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I ( I i d i ) 100 ................................... (1) L D 式中: I为病情指数;di为各严重度级值;li为各级病株数(或病叶数);L为调查总株数(或总叶数); D为最高级值。 2.7 无害化治理技术 以监测为基础,以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为中心,以有效控制有害生物为害和农药残留为目标,所采取 的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 3 辣椒疫病病情分级标准 3.1 0级 健康无症。 3.2 1级 地上部仅叶、果有病斑。 3.3 3级 地上茎、枝有褐腐斑。 3.4 5级 茎基部有褐腐斑。 3.5 7级 地上茎、枝与茎基部均有褐腐斑,并且部分枝条枯死。 3.6 9级 全株枯死。 辣椒疫病症状及发生规律参见附录D。 4 监测技术 4.1 4.1.1 2 系统监测 监测时间 DB52/T 973—2014 苗期系统调查时间从出苗后10~15天开始,定植前5天结束;大田期系统调查时间从定植后10天开 始,最后1次采收前10天结束。 4.1.2 监测方法 苗期系统调查选择地势低洼、连作或栽种感病品种的发病较早的苗床2~3块,出苗后10~15天开始 调查,5天调查1次,始病后改为3天调查1次,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定株调查20株,每个苗床调查 100株,记载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填入表A.1。 大田期调查根据栽种时间,选择代表早、中、晚利于发病的地势低洼、种植密度偏高的类型田 1~3块,定植后10天开始调查,5天调查1次,始病后改为3天调查1次,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定株调查 10株,每块地调查50株,记载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填入表A.2。 4.2 大田普查 4.2.1 普查时间 在系统调查发现始病田块后开始进行调查,辣椒最后1次采收前10天结束。 4.2.2 普查方法 随机选择不同区域的代表早、中、晚3种类型地的地块10~15块,每7~10天调查1次,对角线5点取 样,每块随机调查50株,记载病株数、枯死株数,计算病株率、枯死株率。普查结果填入表A.3。 4.3 辣椒疫病发生动态分析 根据系统监测和大田普查结果,结合历史资料、气候因子、栽培品种、生育期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 判定发生趋势、发生程度、发生范围等动态信息。 5 无害化治理技术 5.1 农业防治 5.1.1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当地栽培条件,选用抗病、耐病品种进行栽种。如毕节地区可选择大方皱椒、线椒、鸡爪辣等 当地品种进行栽种,遵义市可选择遵椒1号、遵椒2号、遵椒3号等进行栽种。 5.1.2 实行合理轮作 不与茄科作物连作,应与玉米、豆类、十字花科和葱蒜类蔬菜等进行合理轮作。 5.1.3 加强肥水管理 底肥多用农家肥,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增施钾肥;适时灌溉,推广使用小水细灌、浅水小畦灌溉 等技术,中心病株出现后注意控水防病。 5.1.4 搞好田园清洁 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带出田外销毁;收获阶段彻底清理病残体,集中销毁。 5.2 物理防治 3 DB52/T 973—2014 播种前采取温汤浸种,减轻苗期病情(见附录B)。 5.3 化学防治 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科学、合理、安全用药(见附录B)。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禁 用、限用农药品种(见附录C)。 5.3.1 药剂浸种 播种前进行浸种。 5.3.2 苗床土消毒 播种前用3%广枯灵水剂等进行苗床土壤消毒。 5.3.3 田间药剂防治 苗期发病,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配成药液灌根1~2次,或在定植前采用以上药剂及浓 度浸根10分钟,每窝浇50 ml~100 ml坐窝水。 2 大田期发病,在刚出现中心病株时,拔出病株,1~2天内每667 m 用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 100 g~120 g等杀菌剂对枝叶果进行喷雾和茎基部喷淋,每7~10天喷1次,连喷3次。 4 DB52/T 973—2014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辣椒疫病监测记载表 表A.1 调查日期 调查 (月/日) 地点 类型田 辣椒疫病苗期发病基数调查记载表 品种 播种期 出苗期 (月/日) (月/日) 表A.2 调查日期 调查 (月/日) 地点 类型田 品 种 日期 (月/日) 调查 地点 类型田 生 调查 发病 育 株数 株数 期 (株) (株) 品种 发病 株数 株数 (株) (株) 病株率 备注 (%) 辣椒疫病大田系统调查记载表 表A.3 调查 调查 病株 率(%) 0 1 3 5 7 9 级 级 级 级 级 级 情 备 指 注 数 辣椒疫病大田普查记载表 生育 期 病 病情严重度 调查 发病 株数 株数 (株) (株) 病株率 (%) 枯死 枯死 株数 株率 (株) (%) 备注 5 DB52/T 973—2014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辣椒疫病防治方法 B.1 温汤浸种 先将种子放在52 ℃的温水中浸泡30分钟,捞出后再用凉水浸种10小时左右,晾干催芽播种。 B.2 药剂浸种 先用清水预浸种子10 h~12 h后,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1~2次,晾干 催芽播种。 B.3 B.3.1 苗床土消毒 药土法 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3%广枯灵水剂进行苗床土壤消毒,按每平方米苗床8 g的用药量,与适量 细土混匀后做成药土,取总量的1/3施入苗床内,2/3播种后覆盖。 B.3.2 药液喷洒苗床消毒 每平方米用3%广枯灵水剂0.36 g兑水浇透苗床,或用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喷洒苗床进行消毒,盖 膜闷2~3天后再播种。 6 DB52/T 973—2014 C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无公害生产禁用或限用农药品种名单 种 类 农药名称 禁用作物 禁用原因 无机砷杀虫剂 砷酸钙 所有作物 高毒 有机砷杀虫剂 甲基胂酸锌、甲基胂酸铁铵
DB52-T 973-2014 辣椒疫病监测与无害化治理技术规程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9:44:0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