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05 DB22 吉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2177—2014 栎毒蛾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ymantria mathura Moore control 2014 - 11 - 25 发布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12 - 25 实施 发 布 DB22/T 2177—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明、王选遥、史丽雯、金红艳。 I DB22/T 2177—2014 栎毒蛾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栎毒蛾的发生程度、成灾指标、虫情调查以及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栎毒蛾发生林分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1915 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栎毒蛾 Lymantria mathura Moore 隶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dae、毒蛾属Lymantria Hübner的一种为害多种阔叶和针叶 树的食叶性害虫。具体参见附录A、附录B。 4 发生程度和成灾指标划分 4.1 发生程度指标 按卵块/株,分为低虫口、轻度发生、中度发生、重度发生四级: a) 0﹤低虫口﹤0.1 b) 0.1≤轻度发生﹤0.3 c) 0.3≤中度发生﹤0.6 d) 重度发生≥0.6 4.2 成灾指标 林分失叶率达到60%以上。 5 虫情调查 5.1 应施调查的寄主林分 在栎毒蛾分布区域内,柞树占三成以上的林分。 5.2 虫情线路踏查 1 DB22/T 2177—2014 5.2.1 5.2.2 5.2.3 5.2.4 5.3 2 将相邻的寄主林分合并为一个踏查块,面积不超过 200 hm ,进行统一编号。 于 10 月采用样株调查法,调查 100 样株,观察样株 1.5 m 高度以下皮缝内有无卵块。 优先调查林分内黑桦 Betula dahurica,样株数不足,再补充调查柞树。 填写《栎毒蛾线路踏查记录》表,见附录 C 中的表 C.1。 标准地调查 将踏查块有虫株率5%以上的,以小班为单位设为1块标准地,调查60样株的卵块数,将结果填入《栎 毒蛾标准地样株调查记录》表,见附录C中的表C.2。 5.4 成灾调查 5.4.1 对达到发生的林分在危害末期进行成灾调查。 5.4.2 在标准地中选取 100 株样株,逐株调查样株失叶率。 5.4.3 将结果填入《栎毒蛾成灾情况标准地调查记录》表,见附录 C 中的表 C.3,确定受害的寄主林 分是否成灾。 5.5 失叶率计算公式 失叶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A= ∑ ( Xi × fi) × 100% ................................. (1) N×F 式中: A ——成灾指标(平均失叶率); Xi——各级受害株数; fi——各级代表值; N ——调查总株数; F——最高级代表值。 6 防治技术 6.1 营林技术 营造混交林。加强对林分的抚育管理,增强树木生长势,提高林分抗虫性。 6.2 保护天敌 栎毒蛾防治不应使用广谱性化学杀虫剂。注重保护天敌的措施。在林分抚育时,保留蜜源植物,为 天敌提供栖境和食源。 6.3 6.3.1 6.3.2 6.4 2 物理防治 对中度发生以上的林分,人工刮除卵块,集中销毁。 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诱杀,按照 LY/T 1915 执行。 化学防治 DB22/T 2177—2014 6.4.1 对中度发生以上的林分,在柞树展叶前,在树干 1.5 m~3 m 喷施阿维菌素等触杀剂,浓度和剂 量按药剂说明书标注施用。 6.4.2 对重度以上发生的林分,在幼虫 4 龄前,用苦参烟碱烟剂熏杀,使用剂量按药剂说明书标注施 用。成虫期应用杀虫灯诱杀。 3 DB22/T 2177—2014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栎毒蛾生物学 A.1 省内分布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白山市、通化市、吉林市等。 A.2 寄主 栎属Quercus spp, 桦属Betula spp.,胡桃属Juglans spp.,榆属Ulmus spp.,栗属Castanea spp., 苹果属Malus spp.,柳属Salix spp.,椴属Tilia spp.,落叶松属Larix spp.,冷杉属Abies spp.。在 吉林省主要为害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A.3 生活史及习性 在吉林省1年完成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幼虫在卵内越冬,翌年4月末至5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5月 中下旬为幼虫孵化盛期。幼虫初孵化4 d~5 d不取食。以后开始取食叶芽,之后取食叶片。喜在叶片停 留,极少在枝上。喜夜间活动。6月上中旬为幼虫危害期。雄幼虫5龄,雌幼虫6龄。幼虫期50 d~60 d。 老熟幼虫于6月下旬至7月下旬在枝或叶上化蛹,7月中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2 d~14 d。成虫于8月上旬 至中旬羽化,羽化后即可交尾产卵。每雌虫产卵150 粒~600 粒卵。雌成虫对产卵位置有较强的选择性, 在天然柞林内,大多数卵产在黑桦Betula dagurica树干基部阳面的树皮翘缝内,以胸径20 cm以上者居多, 卵块随树皮翘缝形状呈不规则形。卵还可产在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榆树Ulmus spp.、椴树Tilia spp.、 赤松Pinus densiflora、红松Pinus koraiensis、落叶松Larix spp.、沙松Abies holophylla、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 mongolica等干部树皮裂缝处。卵块上覆盖白色泡沫状物质。新孵化的幼虫出卵壳后 群集在卵壳上及其附近取食卵壳,4 d~5 d后逐渐离开卵块处,沿树干向上呈纵队爬行,爬到枝梢部为害 嫩芽和叶片。严重发生时,可将柞树叶片吃光。1龄~2龄幼虫具吐丝下垂习性,借助风力扩散。蛹期平 均为14 d。该虫在吉林省8年~10年有个猖獗爆发期,爆发期1年~2年。 4 DB22/T 2177—2014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栎毒蛾形态图 B.1 栎毒蛾形态图 栎毒蛾形态图见图B.1至图B.4。 图B.1 栎毒蛾成虫(上:雄虫,下:雌虫) 成虫: 雌、雄二型。 雄蛾翅展35 mm~50 mm。触角羽状。前胸背板有拟人脸样的斑纹。翅面具褐色波状或格状的斑纹排 列,近翅端的褐色斑较稀疏。 雌蛾翅展70 mm~95 mm。触角栉齿状。前翅翅面底色灰白色。翅面斑纹较少,颜色较淡。足及翅缘 有不明显的粉红色。 图B.2 栎毒蛾卵块 5 DB22/T 2177—2014 卵:灰白色,球形,平均直径0.9 mm。卵壳表面光滑。 卵块灰白色,扁平,不规则形状,0.5 cm×1 cm~6 cm×15 cm,有2层~4层。每卵块含卵粒50粒~ 1200粒或更多。卵块外覆由腹末端毛簇构成的约1 cm厚的白色毛毡物。 图B.3 栎毒蛾幼虫(左:浅色型;右:深色型) 幼虫:初孵化幼虫体长3 mm~5 mm,黑色,体表布满长毛。老熟幼虫体长约55 mm,头宽约 6mm,体 色因取食不同寄主而深浅不一。头部茶褐色,散生黑褐色斑,体表具散生白色小细点,气门前瘤突起。 体两端生黑褐色长且向外突出的毛束。 图B.4 栎毒蛾蛹 蛹:雄性黑褐色,长15 mm~25 mm,宽6 mm~8 mm,重约0.14 g。雌性黄褐色,长30 mm~36 mm (包括毛簇),宽10 mm~14 mm,重约0.88 g。 C ( 6 DB22/T 2177—2014 D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栎毒蛾调查表 C.1 表格样式 C.1.1 在进行栎毒蛾线路踏查时,按表C.1的要求进行记录。 表 C.1 栎毒蛾线路踏查记录 ,踏查块面积 踏查块编号 林龄组 ,标准株中黑桦株数: 调查时发现其它有害生物情况简述 公顷,森林类型及树种组成 , ; 。 调查情况记载(有虫卵块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调 株 查 数 调查时间: 有卵块株数 年 月 日 有卵块株率 调查人: 7 DB22/T 2177—2014 C.1.2 在进行栎毒蛾标准地样株调查时,按表C.2的要求进行记录。 表 C.2 栎毒蛾标准地样株调查记录 ;林班小班名称 调查林分编号 林类型及树种组成 ;虫态 ;调查小班面积 ;踏查所报有卵株率(%) 公顷;林龄 ;标准株中黑桦株数: ; 。 调查时年度内是否有其它有害生物同时发生及记述 标准株号 卵块数量 31 2 32 3 33 4 34 5 35 6 36 7 37 8 38 9 39 10 40 11 41 12 42 13 43 14 44 15 45 16 46 17 47 18 48 19 49 20 50 21 51 22 52 23 53 24 54 25 55 26 56 27 57 28 58 29 59 30 60 有卵株数 调查日期: 8 标准株号 1 调查株数 有卵株率 年 月 日 ;森 卵块数量 有卵总数 平均卵块密度 调查人: DB22/T 21
DB22-T 2177-2014 栎毒蛾防治技术规程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9:30:2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