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21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52/T 952—2014 贵州辣椒三系法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2014 - 10 - 30 发布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4 - 11 - 30 实施 发 布 发 布 发 布 DB52/T 952—201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隔离区和制种地的选择 .............................................................. 2 5 亲本种子质量要求 .................................................................. 2 6 “三系”原种生产 .................................................................. 2 7 杂交种制种技术 .................................................................... 3 I DB52/T 952—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指导原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果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园艺研究所、贵州省标准化院。 本标准起草人:胡明文、李正丽、朱文超、王晓。 II DB52/T 952—2014 贵州辣椒三系法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辣椒“三系”制种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隔离区和制种地的选择、亲本质量要求、育苗、 大田管理、收获与贮藏和制种档案。 本规程适用于贵州省辣椒三系杂交种子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1~3543.7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T 7414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T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 GB 20464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DB52/T 971-2014 辣椒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52/T 972-2014 辣椒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三系法 三系即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是指利用不育系作杂交母本,恢复系为杂交父本生产杂交 种子供生产使用,利用保持系为不育系提供花粉,繁殖留种不育系。 3.2 不育系 雌蕊正常而雄蕊花粉败育,不能自交结实,育性受遗传基因控制。 3.3 保持系 雌雄蕊发育正常,能自交结实,给不育系授粉后能够结实,且其后代仍然具有雄性不育特性。 3.4 恢复系 1 DB52/T 952—2014 雌雄蕊发育正常,能自交结实,给不育系授粉所产生的杂种一代育性正常,具有较强的杂交优势。 3.5 原种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3.6 人工授粉 指用人工的方法将父本的花粉授于不育系母本花的柱头上,从而使母本花结实、结籽。 3.7 去杂保纯 指在人工授粉前期和授粉期、结果期,将父母本中的杂株去除,以及去除母本植株上已开放的花朵。 3.8 安全隔离 指在良种生产过程中,采用调整时间、空间或人为设置障碍的办法,防止品种生物学混杂。 4 隔离区和制种地的选择 选择隔离条件好的丘陵盆地等作隔离区,空间隔离距离不小于1000 m,隔离区内不得种非制种亲本 2 辣椒;若不具备地理隔离条件的地区,可采用60 目/cm 的纱网大棚隔离。制种地应选择土壤肥沃,地 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不易被人畜危害、且前2~3年未种植过茄科作物的田块。 5 亲本种子质量要求 亲本为辣椒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原种,亲本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3的要求。 6 “三系”原种生产 6.1 保持系原种生产 2 保持系种植时应根据各地条件采用60目/cm 以上纱网隔离或空间隔离,与其它辣椒留种田和生产田 隔离距离在1000 m以上。于现蕾期、开花期、商品果采收期和种果采收期分别进行调查鉴定。着重调查 植株纯度,严格拔除杂株,保证品种纯度符合GB 16715.3规定。 6.2 恢复系原种生产 2 恢复系的繁种田采用60目/cm 防虫网隔离,与其它辣椒留种田和生产田隔离距离在1000 m以上。在 辣椒整个生育期内根据恢复系植株的性状,淘汰杂株、劣株。在果实成熟期和采收前根据恢复系的植物 学性状、果实性状和抗病性,分别拔掉杂株和劣株,田间保留与恢复系植株性状完全一致的植株。采种 时,选择优良单株的种子混合留种,作为繁殖恢复系的原种保存。其余种子混合留种,作为一代杂种制 种的父本。种子符合GB 16715.3的规定。 6.3 2 不育系原种生产 DB52/T 952—2014 2 不育系与保持系的植株按一定比例,分区定植。分别用60 目/cm 防虫纱网隔离,繁育圃与其它辣 椒留种田和生产田隔离距离在1000 m以上。根据父母本的熟性及生长发育特点确定播种日期,使父母本 花期相遇,在父本盛花期进行人工杂交授粉。整个开花期内,应多次调查不育系植株的育性,及早拔除 可育株。同时在田间观察不育系、保持系植株生长状况,发现与不育系、保持系植株生长不同的植株应 及时拔掉。收获时,对不育系植株选优,同时考虑不育系和保持系果实性状的一致性。不育系中选择的 优良单株混合留种,作为繁殖不育系的母本,其余植株混合留种,作为一代杂种制种的母本。该不育系 种子应符合GB 16715.3规定。 7 杂交种制种技术 7.1 7.1.1 育苗 苗床、营养土准备 于播种前一周准备苗床,苗床地要求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水源条件好,经过轮作换茬, 且2~3年未种过茄科类作物的地块。播种前充分浇足底水,待水下渗后再进行播种;有条件的地区可采 用漂浮育苗或穴盘育苗的方式,营养土按草炭(或腐熟粉碎秸秆)︰蛭石︰珍珠岩(体积比)=2︰1︰1 比例配制,充分吸水(含水量达60%以上)后装盘备用。 7.1.2 播种 根据制种地气候特点及辣椒温光特性合理确定播种期,分开单独播种。恢复系与不育系配置比例为 2 2 1︰3,按花期相遇的原则,错期播种,播种量为40 g/667 m ~50 g/667 m 。播种前采用55 ℃热水或0.1% 高锰酸钾溶液处理种子,洗净后于室温下吸水4 h,保持湿度于室温下进行催芽,至种子“破嘴”后均 匀的撒在苗床上,并均匀撒2 mm~3 mm细土以盖过种子为宜。或直接播种于穴盘,每穴1~2粒。播后用 2 mm~3 mm营养土覆盖种子。 7.1.3 苗床管理 保持白天温度20 ℃~30 ℃,夜间13 ℃~18 ℃左右,且前高后低。幼苗3~4片真叶时及时分苗(假 植),分苗间距7 cm~8 cm。分苗后立即浇压根水,盖严小拱棚和大棚膜促缓苗,晴天在小拱棚上加盖 遮阳网。缓苗期,保证地温18 ℃~20 ℃,气温25 ℃,加强覆盖,提高空气相对湿度。旺盛生长期, 加强棚膜的揭盖,适当降温2 ℃~3 ℃,控制湿度,少洒水,床土不发白不浇水,床土发白,晴天中午 2 浇稀薄清粪水0.5 kg/m 。定植前7 d炼苗,夜温降至13 ℃~15 ℃,控制水分和逐步增大通风量。 采用漂浮育苗或穴盘育苗应注意水分和养分的控制。 7.2 7.2.1 大田管理 定植前准备 种植的大田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土质疏松沃的沙壤土,土壤翻犁后用生石灰 2 (750 kg/hm )消毒。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方式。一般1.3 m包沟起厢,厢宽80 cm,在厢面开15 cm~20 cm深沟施入腐熟 2 2 2 有机肥3000 kg/667 m ~3500 kg/667 m ,三元复合肥25 kg/667 m ,混合均匀后用两侧泥土覆盖,覆 2 膜后栽苗。采用双行单株定植,株距30 cm,行距50 cm,每667 m 种植3300~3500株。 7.2.2 定植 3 DB52/T 952—2014 一般播种后40~50天,幼苗8片真叶为最佳定植期。定植前1 d~2 d,苗地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一次,避免幼苗带蚜虫,另浇稀薄粪水(起身肥)。 定植应选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不宜在晴天上午或暴雨后。定植前将苗地浇足水,然后起苗,多带 土移入大田,定植即浇足定根水,三天后查苗、补苗,补苗宜在晴天下午进行。 7.2.3 父母本去杂 生产良种亲本应严格提纯,制种用的亲本应是原种。根据父本、母本的典型性状,去除非典型的杂 株,包括异品种株、优势株、变异株和花蕾饱满(母本)、花瓣异常(父本)等杂株以及长势较差、植 株畸形和病虫害危害的劣株。 7.3 7.3.1 人工授粉 授粉时间的确定 当第四层辣椒花开放且父本花粉充足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授粉。授粉前及时拔除亲本中出现的杂 株和生长势较弱的植株。 7.3.2 工具的准备 所需工具有:恒温干燥箱(培养箱)或干燥器、毛笔、培养皿、镊子、塑料吸管、棉花、记号笔、 细筛(可用丝袜自制)。 用塑料吸管剪成15 cm长,一端封口,在距封口处0.5 cm地方戳一小洞,大小以花柱能伸进为宜。 另一端用棉花或与塑料管相当粗细的铁钉堵住,制成盛放花粉的授粉管。 7.3.3 取粉 在上午8:00~9:00或下午6:00以后摘取当天或第二天即将开放的父本大花蕾,用镊子取下花药, 放在培养皿中,于32 ℃下恒温干燥箱(或干燥器)中干燥12 h~24 h,使花药散粉,然后用细筛滤出 花粉,装入授粉管中备用。花粉储存不超
DB52-T 952-2014 贵州辣椒三系法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9:27:2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