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B 05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 52/T 963—2014 黔椒 3、4、5 号和贵椒 1、3、5 号 品种及栽培技术规程 2014 - 10 - 30 发布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4 - 11 - 30 实施 发 布 发 布 发 布 DB52/T 963—201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产地环境 .......................................................................... 1 4 品种 .............................................................................. 1 5 栽培技术 .......................................................................... 2 6 适时采收 .......................................................................... 4 I DB52/T 963—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贵州省园艺研究所、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共同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胡明文、孙泉、朱文超、李正丽、陈家秀、王祖泽、袁建琦、张诗莹、朱守亮。 II DB52/T 963—2014 黔椒 3、4、5 号和贵椒 1、3、5 号品种及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及描述了黔椒3号、黔椒4号、黔椒5号、贵椒1号、贵椒3号、贵椒5号品种类型与来源、 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本标准适用贵州省辣椒种植地区及省外相似地区黔椒3号、黔椒4号、黔椒5号、贵椒1号、贵椒3号、 贵椒5号的栽培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茄果类 NY 5005 无公害食品 茄果类蔬菜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DB52/ 471 无公害农产品肥料使用准则。 DB52/T 971 辣椒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52/T 972 辣椒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3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 5010的要求。 4 4.1 品种 黔椒 3 号 审定编号:黔审菜2007002。鲜用品种。是贵州省园艺研究所以y38为母本、y15为父本配制而成优 良杂交新品种。极早熟,从定植至始收55 d,始花节位9节~10节。株高35 cm~40 cm,开展度 34 cm×31 cm,株型紧凑,利于密植。叶片中等,叶色深绿。果牛角型,果长11 cm~15 cm,横径 2.5 cm~4 cm,果肉厚0.28 cm~0.34 cm,单果鲜重25 g~35 g,青果绿色,果面微皱。味辣,抗逆性 强。 4.2 黔椒 4 号 审定编号:黔审椒2010008。干鲜兼用品种。是贵州省园艺研究所以豫19-1为母本,H29-2为父本配 制而成优良杂交新品种。早熟,从定植到始收60 d左右,始花节位10节~12节。株高49 cm~55 cm,开 展度41 cm×45 cm,株型紧凑。叶片稍小,叶色深绿。果线型,果长16 cm~20 cm,横径1.5 cm~1.8 cm, 1 DB52/T 963—2014 果肉厚0.1 cm~0.15 cm,单果鲜重18 g~22 g,青果深绿色,老熟果鲜红色,干果红色,果面光滑。 味辣,抗逆性强,品质佳。 4.3 黔椒 5 号 审定编号:黔审椒2011008。干鲜兼用品种。是贵州省园艺研究所以H29-2为母本、H32-1为父本配 制而成优良杂交新品种。 早熟,从定植至始收65 d左右,始花节位10节~12节。株高50 cm~55 cm, 开 展 度 44 cm × 48 cm , 株 型 稍 开 展 。 叶 片 大 , 叶 色 深 绿 。 果 线 型 , 果 长 16 cm ~ 21 cm , 横 径 2.1 cm~2.2 cm,果肉厚0.18 cm~0.2 cm,单果鲜重19 g~23 g,青果绿色,老熟果鲜红色,干果深 红色。果面光滑,味辣,抗逆性强,品质佳。 4.4 贵椒 1 号 审定编号:黔审椒2008006号。鲜用品种。是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于2001年用花1-5作母本,簇生 2号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杂交种,生育期220 d左右。株高70 cm左右,开展度63 cm×53 cm左右。单 株结果50个左右,果实小羊角形,向下生长,果长约9 cm,横径1.2 cm左右,单果鲜重4.2 g左右,干 重2.1 g左右,单果种籽粒数90粒左右,千粒重5.65 g左右。辣味中等,香味浓,外观优,品质好,抗 疫病。 4.5 贵椒 3 号 审定编号:黔审椒2008007号。鲜用品种。是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于2001年用萧指-3作母本,簇 生1号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杂交种,生育期230 d。株高82 cm左右,开展度65 cm×56 cm左右,干椒 型朝天椒。始花节位17节-19节。果指形单生,青果绿色,熟果深红色,果实光亮。果长7.0 cm,横径 1.3 cm。单果种籽粒数92粒左右,单椒干重1.4 g左右,千粒种子重5.8 g左右。辣味中等,外观优,果 肉较厚,适于加工,抗病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4.6 贵椒 5 号 审定编号:黔审椒2008006号。鲜用品种。是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于2001年用邳上-1作母本,米 -2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杂交种,生育期220天左右。株高79 cm左右,开展度67 cm×53 cm左右。果细 小朝天单生,形态近似于小米椒,青熟果绿色,老熟果深红色,果面光亮,果长6.7 cm、横径1.2 cm, 果肉较薄,辣味重,浓香,单椒干重1.2 g,单椒种子粒数85粒,千粒种子5.7 g。抗病性较强,适应性 广。 5 栽培技术 5.1 播种育苗 5.1.1 苗床准备 2 2 2 选择避风向阳、地势平坦高燥的地块作苗床。每667 m 需苗床8 m ~10 m 。营养土是用富含有机质、 通透性好、未种过茄科作物的菜园土或稻田土,过筛,与充分腐熟的厩肥混匀,土肥比例为6:4,每平 方米加0.5 kg专用复混肥。播前一周进行土壤消毒,可用1‰恶菌灵或高锰酸钾水溶液将土淋透,用塑 料薄膜闷盖3 d后揭膜,待气味散尽后播种。 5.1.2 种子质量 应符合GB 16715.3的规定。 2 DB52/T 963—2014 5.1.3 种子处理 选用以下其中一种种子处理方法: 5.1.3.1 药剂浸种 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 min,或用福尔马林300倍液浸种30 min,或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20 min,捞出冲洗干净后催芽。或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10 h~20 h,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 min;或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 h;或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浸种0.5 h,洗净后催芽。 5.1.3.2 温汤浸种 将种子在50 ℃~55 ℃温水浸泡10 min~15 min,并不断搅拌,然后放在清水中继续浸泡8 h~10 h, 捞出后用纱布包好,催芽。 5.1.3.3 药剂拌种 用种子量0.3%的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拌种。 5.1.4 催芽播种 在28 ℃~30 ℃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4 h~8 h翻动种子一次,每天用清水冲洗一次,当30%~50% 种子露白即可播种,播后撒1 cm~2 cm过筛细土盖住种子。 5.1.5 播种期和播种量 暖热地区:9月下旬~10月中旬播种,12月中旬~1月中旬定植(地膜加小拱棚)。 温热地区:10月下旬~11月中旬播种,2月下旬定植(地膜加小拱棚)。 温和地区:12月下旬~1月下旬播种,3月中下旬定植。 冷凉地区:2月中旬~3月中旬播种,4月中旬定植。 2 40g~50g每667 m 。 5.1.6 育苗 育苗方式:采用护根育苗措施,如穴盘育苗、营养块(球)育苗、漂浮育苗。 壮苗标准:植株挺拔健壮,苗高10 cm~15 cm,6片~8片真叶,叶片舒展,叶色绿,有光泽;茎粗 0.4 cm~0.5 cm,节间较短,第一花序现蕾,根系发达。无病虫症状。 5.1.7 5.1.7.1 苗期管理 温湿度管理 视天气和幼苗及土壤湿度灵活掌握,晴天上午10时揭膜,下午4时~5时盖膜;栽前10 d逐渐揭膜炼 苗,苗高10 cm~15 cm,6片~8片真叶时及时移栽。 5.1.7.2 追肥 苗长势差追肥可用0.1%磷酸二氢钾加0.1%尿素或腐熟清粪水或腐熟沼液叶面追肥2~3次;床土不干 不浇水,且要选在晴天中午进行。 5.1.7.3 病虫草防治 3 DB52/T 963—2014 苗床杂草人工拔除。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 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治。苗期的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防治。 5.2 大田栽培及管理 5.2.1 施肥原则 应按NY/T 496和DB52/ 471执行。 5.2.2 整地施肥 移栽前一个月进行翻犁田土、整地施肥、盖膜。精细整地开厢,1.3 m开厢,厢宽1.0 m,沟宽0.3 m。 2 移栽前在厢面中间开一条施肥沟,每667 m 沟施腐熟厩肥3000 kg~3500 kg、复合肥(N﹕P﹕K=15﹕15 ﹕15)50 kg~75 kg,将粪、肥施入沟内,盖上土呈瓦背上,淋透水后,盖好地膜。
DB52-T 963-2014 黔椒3、4、5号和贵椒1、3、5号品种及栽培技术规程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9:19:5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