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B 05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 52/T 980—2014 贵州辣椒烘烤干制技术规程 2014 - 10 - 30 发布 2014 - 11 - 30 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2/T 980—201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工艺流程 .......................................................................... 2 6 干制技术 .......................................................................... 2 7 产品标准、检验方法 ................................................................ 3 8 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 3 I DB52/T 980—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与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辣椒研究所、贵州大学、贵州省标准化院、贵州省果树蔬菜工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红,姜虹,赖卫,谭书明,王晓,张太平,张绍刚,詹永发。 II DB52/T 980—2014 贵州辣椒烘烤干制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辣椒干制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措施及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以烘烤为主要技术措施的贵州辣椒的干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52/T 978 贵州辣椒干 DB52/T 979 贵州辣椒烘房建造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新鲜程度 果实具有的自然色泽。 3.2 绛红果 辣椒果实红中带紫,即果实中有 1/3~2/3 果实为紫色。 3.3 橘红果: 辣椒果实 3/4 变红,只有近果蒂处 1/4 有橘红色。 3.4 红熟度: 果实自然生长发育全部转变成红色的程度,并且果实坚硬。 3.5 整齐度 同批次产品果实的形状、大小、色泽一致的程度。 1 DB52/T 980—2014 3.6 踏水 又称发汗。在辣椒烘烤高温阶级,趁热取出椒果,堆成一堆,覆盖上草帘或塑料薄膜并压紧,即用 外在压力迫使辣椒果实内部水分逼出体外。 4 基本要求 4.1 辣椒果实具有同一品种特征。 4.2 辣椒果实新鲜洁净,果实自然生长发育全部转变成红色,果形完整,果柄完好,不留叶片,果面 光滑。 4.3 辣椒果实无异味,无异常水分。 4.4 辣椒果实具有适用于干制要求的新鲜度和红熟度。 4.5 辣椒果实无腐烂、雹伤及冻伤等缺陷。 4.6 干燥介质的选择,辣椒为食用品,对污染问题要求较严,以无烟煤和焦炭作燃料,用直接加热法, 污染严重,即不以炉气作为干燥介质,而应用间接加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 4.7 5 干燥场所规定:干燥场所条件应合符 DB52/T 979《贵州辣椒烘房建造技术要求》要求。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选果→分级→装盘→升温蒸发→抽风排湿→调换烘盘位置→踏水(自然回水)→烘干→ 回软→成品。 6 干制技术 6.1 选果 烘烤之前,应进行挑选分级,保证椒果完好。应剔除破、烂、机械伤害、病、虫危害、叶片、杂物 等和未成熟的辣椒果(未成熟的椒果选出后可以堆至30 cm左右,绛红果后熟3~4 d,橘红果后熟1~2 d, 果面进行全面转红,再进行干制)。 6.2 分级 选择大小、新鲜度、整齐度、红熟度一致的椒果装盘。 6.3 分类装盘 烘房内椒盘装置要整齐,稀密要合理,掌握上部密,下部稀,一般上层盘装椒果厚度为8 cm左右, 下部盘装椒果厚度为4 cm左右,中部盘装椒果6 cm左右。(即装盘椒果5~10 kg之间)。同层均匀的原 则,并要求同品种、同部位、同栽培管理的椒果在同一炉内。 6.4 2 升温蒸发 DB52/T 980—2014 将烘房温度升至75~80 ℃时,将装盘好的椒果送入烘房,椒果迅速吸热,约3 h后,烘房温度要下 降并保持在70~75 ℃,持续烘6~10 h。 6.5 通风排湿 烘房内空气湿度在70%以上,应立即打开天窗通风排湿,当湿度降至60%以下后停止通风,继续保持 烘房温度70~75 ℃,然后再通风,通风时间10~15 min,使椒果的水分含量逐渐降低。 6.6 倒换烘盘位置 由于烘房不同位置温度的高低分布的部位有差异,为了使不同位置的椒果干燥程度一致,对烘干较 慢位置的烘盘与烘干较快位置的烘盘互换位置,翻动椒果,同时注意检查,防止跑烟走火。烘房内的湿 度不能超过80%。 6.7 踏水 当鲜椒果失水率为23~27%(即椒果干燥程度达到能弯曲而又不断裂,手捏柔软时),烘盘取出, 立即把椒果倒入干净的水泥地面(堆积成30~40 cm)或筐中,边倒边压紧压实,盖上草帘、麻布或塑 料膜等,在压上石块。踏水时间达到6~8 h时,停止踏水(踏水时间不能过长),将椒果又装入烘盘中, 送入烘房。在第一批椒果进行踏水时,立即将第二批椒果送入烘房,进行第一段干制;当第二批椒果进 行踏水时,立即第一批椒果送入烘房(采用二段干制法不但能缩短椒果烘烤干制的时间,从而降低烘干 成本,而且还能提高辣椒干的商品性)。踏水时椒果失水率不超过20~27%,踏水时间不超过10 h。 6.8 烘干 将踏水的椒果送入烘房,继续烘干。此时烘房温度需维持在50~65 ℃之间。60~65 ℃烘8~10 h 后,再降到50~55 ℃之间直至烘干,烘干时间10~20 h(依品种类型而有差异:小羊角椒10~12 h, 羊角椒和线椒12~15 h,锥形椒和珠子椒15~20 h)。烘干过程仍需勤通风排湿(天窗一般都打开)和 换盘以及轻轻翻动椒果,防止烤焦。在干制第二段干制过程中要连续通风排湿,严禁高温、高湿、高速 烘干。 6.9 回软 又称匀湿或水分平衡。为使干椒不碎不断,干燥程度一致,因此,干制结束后应将辣椒干放在筐、 箱等容器内或堆积在干净场地,用席覆盖放置,雨天放置1 d,阴天放置1~2 d,晴天放置3~4 d,使 辣椒干含水内外平衡。 6.10 成品 辣椒干含水量应小于或等于14.0为宜,即可分级包装贮藏。 7 产品标准、检验方法 产品标准及检验方法应符合DB52/T 978《贵州辣椒干》的相关规定。 8 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应符合DB52/T 978《贵州辣椒干》的相关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B52/T 980-2014
DB52-T 980-2014 贵州辣椒烘烤干制技术规程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9:18:2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