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020 B 62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541—2015 南方红豆杉盆栽技术规范 2015 - 12 - 28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3 - 28 实施 发 布 DB35/T 1541-2015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繁殖材料选择 ...................................................................... 1 4 繁殖苗培育 ........................................................................ 1 5 移栽苗培育 ........................................................................ 3 6 盆栽培育 .......................................................................... 4 7 养护管理 .......................................................................... 5 8 有害生物防治 ...................................................................... 5 9 出圃检验与质量要求 ................................................................ 5 10 包装、标识与运输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主要造型措施与操作方法 ..........................................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常见有害生物及防治方法 .......................................... 8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南方红豆杉盆栽养护技术 .......................................... 9 I DB35/T 1541-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明溪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福建喜果红豆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 市农业学校、明溪县林业局、三明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福建省明溪国有林场、沙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尤溪县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欧建德、郑双全、潘军、陈旭、王金盾、陈香秀、饶玉喜、林报运、罗宁、 康永武、张清、李少玲。 II DB35/T 1541-2015 南方红豆杉盆栽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盆栽生产的繁殖材料选择、繁殖苗培育、 移栽苗培育、盆栽培育、养护管理、有害生物防治、出圃检验与质量要求、包装、标识与运输。 本部分适用于南方红豆杉盆栽的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NY/T 1656.4 花卉检验技术规范 第4部分:盆栽观叶植物检验 3 繁殖材料选择 3.1 种子 选择种子园、母树林、优良林分或优良单株生产的种子。 3.2 穗条 采自采穗圃、优良林分或优良单株,当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冠中上部、半木质化或木质化时 的穗条。 4 繁殖苗培育 4.1 实生苗培育 4.1.1 采种处理 假种皮呈红色、种子呈黄褐色时及时采收,球果堆腐2 d~3 d后,搓洗去除假种皮,阴干;种子检 验按GB 2772规定执行。 4.1.2 贮藏催芽 将处理好的种子与湿沙按1:3的体积比充分拌匀,贮藏于清洁、通风良好的室内,厚度20 cm~30 cm, 覆盖草帘,贮藏中及时补充水分保湿,每隔7 d~15 d翻动1次。 4.1.3 圃地选择 按GB/T 6001规定执行,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灌良好、交通便利的地块。 1 DB35/T 1541-2015 4.1.4 整地作床 2 2 10月至12月,结合整地作床,施钙镁磷肥1500 kg/hm ~3000 kg/hm ,进行土壤消毒;床高25 cm~30 cm, 床面宽100 cm~120 cm,床面铺3 cm厚不带杂草种子的土壤。 4.1.5 播种 12月至翌年3月,种子经贮藏催芽至有30%露白时,按株距5 cm、行距10 cm~12 cm进行点播,或按 2 2 行距10 cm~12 cm进行条播;播种量为225 kg/hm ~300 kg/hm 。播后覆盖火烧土,厚度0.5 cm,并均 匀覆盖一层稻草,以不见苗床表土为宜。 4.1.6 苗期管理 4.1.6.1 遮荫 播种后及时搭架遮荫,苗床透光度控制在10%~30%。 4.1.6.2 揭草 种子出苗率达50%~60%时分批揭草。 4.1.6.3 除草施肥 苗木出土揭草后开始中耕除草,中耕除草要浅,勿伤苗根,做到除小,除早,除了。苗木长出第一 束真叶时,及时合理追肥,施0.5%复合肥水溶液,做到薄肥勤施,每15 d浇施1次,9月以后停止施肥。 4.1.6.4 水分管理 土壤应保持湿润,干旱及时浇水,补充水分;雨季时,及时清沟,防止圃地积水。 4.2 扦插苗培育 4.2.1 插穂 4.2.1.1 插穂制作 剪成长度8 cm~12 cm、粗度为0.3 cm~0.5 cm插穂,从穗条基部起去叶2/3,分别按穗条粗细每 100条捆扎成1捆。 4.2.1.2 插穂处理 插穗基部用清水浸泡1 h~2 h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 剂700~1000倍溶液浸泡2 min~3 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凉干;将生根粉配成250 mg/kg~300 mg/kg水 溶液,加滑石粉调成糊状,插穗基部速蘸处理后,备插。 4.2.2 4.2.2.1 扦插床与基质 扦插床 在温室大棚或简易温棚内进行,插床底部铺一层厚度为5 cm~10 cm的粗沙,再均匀铺上20 cm厚的 基质。 2 DB35/T 1541-2015 4.2.2.2 基质选择 选用干净细河沙与珍珠岩(或蛭石)的体积比为4:1均匀混合的基质。 4.2.2.3 基质消毒 扦插前3 d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溶液浇透 扦插床进行消毒。 4.2.3 扦插 嫩枝扦插在6月至7月上旬;硬枝扦插在冬季。按5 cm×10 cm的株行距将穗条插入基质内,深度为 穗条1/3~1/2,插后压紧,并喷水保湿。 4.2.4 插后管理 扦插后,保持苗床上部的空气湿度达85%;苗床浇透水,保持基质含水率30%~50%,当基质含水率 低于30%时,及时浇水。每7 d~10 d用0.1%~0.3%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喷洒消毒。生根后,每60 d用浓 度为0.5%的尿素或叶面肥水溶液喷施叶面。 5 移栽苗培育 5.1 圃地选择 见4.1.3。 5.2 整地施肥 秋冬季整地,并施钙镁磷肥 3000 kg/hm2 ~4500 kg/hm2 后作垄,垄高 25 cm~30 cm,垄宽 100 cm~120 cm,垄沟深 30 cm,周边沟深 45 cm。 5.3 移植 5.3.1 苗木选择 选择根系完整,顶芽饱满的实生苗或扦插苗。首次移植时,1 a实生苗要求地径大于0.25 cm,扦插 苗地径大于0.30 cm,侧枝数均大于6条。 5.3.2 移植时间 11月底至翌年3月中旬,阴天或多云天气移植。 5.3.3 移植方法 移植要求根系舒展,分层踏实,定植后及时浇水。可进行多次移植,促进根系发育。 5.3.4 密度控制 2 2 首次移植株行距为(0.4 m~0.5 m)×(0.4 m~0.5 m),密度40000 株/hm ~62500 株/hm ;以 后逐步扩大株行距,以树冠不交接、重叠为度。 3 DB35/T 1541-2015 5.4 移栽苗管理 5.4.1 水分管理 干旱季节及时灌溉,雨季及时清沟排水。 5.4.2 除草施肥 2 2 及时除草抚育,并沟施或穴施复合肥1500 kg/hm ~2250 kg/hm 。 5.5 造型 5.5.1 总体要求 根据造型设计,综合造型措施,坚持轻度多次,分步渐进的原则。 5.5.2 起始期 移植成活后,树势生长旺盛时。 5.5.3 造型 常见造型措施与操作方法见附录A。 6 盆栽培育 6.1 种苗 选择生长势强、根系发达、枝叶茂密且无病虫害的繁殖苗或移植苗。 6.2 选盆 用盆可用塑料、木质、纤维、陶瓷、泥质、水泥等材料,规格与植株配置适宜,底部留有透水孔。 6.3 基质 6.3.1 原料 选用园土、腐殖土、珍珠岩、泥炭土、蛭石、腐熟的木屑、炭化谷壳等材料的一种或多种。 6.3.2 配制 3 3 基质原料充分拌匀堆沤后,加入1 kg/m ~3 kg/m 的复合肥、缓释肥。要求孔隙度30%~50%, pH值4.5~7.0,达到轻便、卫生、无异味。 6.3.3 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溶液,进行喷洒消毒, 3 3 用量30 kg/m ~50 kg

pdf文档 DB35-T 1541-2015 南方红豆杉盆栽技术规范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541-2015 南方红豆杉盆栽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541-2015 南方红豆杉盆栽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541-2015 南方红豆杉盆栽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6:11:4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