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B 62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228—2016 宿根天人菊栽培技术规程 2016 - 03- 18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06 - 18 实施 发布 DB41/T 1228—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阳市园林绿化科研所、河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世锋、韩建江、孔德政、王永周、李文玲、崔茁壮、武云飞。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薛景、郭文霞、侯富荣、程东、王美琴、张静、史钧源、屈文红、王惠民。 I DB41/T 1228—2016 宿根天人菊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宿根天人菊(Gaillardia aristata Pursh.)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育苗、栽植管理、炭疽病 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宿根天人菊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宿根天人菊 又称大花天人菊。菊科天人菊属多年生草本,原产北美西部,可耐-29℃低温。全株被粗节毛,茎 不分枝或稍有分枝,基生叶和下部茎叶长椭圆形或匙形;中部茎叶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匙形。头状花序 单生于茎顶,径7.5cm~10cm,舌状花黄色、红色或复色等;管状花外面有腺点,裂片长三角形,顶端 芒状渐尖,被节毛。瘦果长2mm,被毛。繁殖以播种为主,也可扦插、分株繁殖。春播秋季开花,二年 生花果期5月~11月。可用于花坛或花境,也可成丛、成片地植于林缘和草地中,还可作切花。 4 育苗 4.1 穴盘育苗 4.1.1 播种前准备 4.1.1.1 播种时间 根据用花时间、品种特性及育苗环境条件确定。宜春秋播种。 4.1.1.2 播种容器 宜采用 128 穴育苗盘。育苗盘应干净,无病虫源。 4.1.1.3 播种配制 宜用育苗专用基质,或自行配制。自行配制播种基质采用泥炭土和珍珠岩(或蛭石)按 10:1 比例 1 DB41/T 1228—2016 配制。播种基质应具有保水、透气、排水良好的特性。 4.1.1.4 基质装盘 手工装盘按以下步骤操作: a) 预先湿润基质,含水量 50%~70%; b) 将基质均匀填满各穴孔; c) 轻压基质,使基质表面低于穴盘边缘 2mm~3mm; d) 用 1000 目喷头喷淋,浇透水,待基质表面无积水时播种。 4.1.2 播种 将种子 1 粒~2 粒置于穴孔中央,使种子和基质紧密接触,覆盖一层 1.5mm 左右的粗蛭石,完成整 个穴盘孔播种后用塑料薄膜或无纺布覆盖,覆盖物不与基质接触。播种好的穴盘平放于育苗床上发芽。 4.1.3 播种后管理 4.1.4 播种后管理 播种后温度宜控制在 18℃~20℃,保持基质湿润,适时浇水,发芽时的湿度要保持在 95%以上。 适当遮荫,宜选用遮光率 75%的遮阳网。播种后 10d~14d 种子萌发,种子萌发出土时及时浇水,保证 出苗。待苗高达到 2cm 以后,3d~5d 施一次液肥,一般采用以氮、磷、钾的配比为 20:10:20 的水溶性 复合肥料,浓度为 50mg/L~100mg/L。当长出两片真叶、根系迅速生长时,应进行控水,即基质比较干 但幼苗还没有出现萎蔫时浇透水,这样循环往复,促进宿根天人菊穴盘苗多发根。分栽前浇透水。及时 拔除杂草。 4.2 苗床育苗 4.2.1 播种前准备 4.2.1.1 播种时间 根据用花时间、品种特性及育苗环境条件确定。宜春秋播种。 4.2.1.2 苗床准备 苗床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育苗地按 1.5kg/㎡施用有机肥、50g/㎡~60g/㎡复合肥 (有机肥中氮、磷、钾含量>4%,有机质含量>30%;复合肥中氮、磷、钾含量为 15-25-5) ,深翻耙平, 清除草根、石块等,做到地平土碎,整成 1.5m 宽畦,雨水少地区采用平畦,雨水多的地区采用高畦, 灌透水,待水刚渗下播种。 4.2.2 播种 种子掺 2 倍细沙或细土充分混合,均匀撒播,播种量 8g/㎡~10g/㎡。播后覆盖过筛细土,以不见 种子即可。 4.2.3 播后管理 播种后管理按 4.1.3 规定进行。 4.3 营养钵苗培育 2 DB41/T 1228—2016 4.3.1 移栽苗标准 宿根天人菊移栽苗标准:株高 4cm~5cm, 4 片~6 片真叶,叶片伸展、翠绿,有光泽。根系发达, 根上有明显的根毛。幼苗植株大小均匀一致,无病虫害。 4.3.2 移栽时间 待播种苗达 4.3.1 要求即可上盆。 4.3.3 配制基质 栽培基质应疏松透气,宜用泥炭土或沙质壤土,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或复合缓释肥(有机肥中氮、磷、 钾含量>4%,有机质含量>30%;复合肥中氮、磷、钾含量为 15-25-5) ,肥料使用符合 NY/T 496 要求。 4.3.4 容器选择 宜用 13 ㎝×12 ㎝的塑料营养钵。 4.3.5 移栽 营养钵中先装入湿润栽培基质(标准为手握成团,轻按即散) ,基质距钵口 1cm~2cm,穴盘中取出 幼苗或苗床起挖苗(幼苗应保持根团完整),将幼苗栽于营养钵中间,四周填满基质,栽植深度与原根 茎部位相同,浇透水。 4.3.6 苗期管理 基质含水量保持在 50%~90%,即见干见湿。 植株快速生长期每 10d 施一次 150 ㎎/L 的水溶性复合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秋播越冬营养钵苗宜 11 月中下旬夜温低于 0℃后搭塑料拱棚防寒,棚内温度高于 20℃时及时通风 降温。 注意防治病害。 5 栽植管理 5.1 栽植地选择 5.1.1 栽植地选择 应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和排灌方便的平坦或坡度小的地块,土壤以壤土、沙壤土为宜。 5.1.2 整地 栽植地按1.5kg/㎡施用有机肥、50g/㎡~60g/㎡复合肥(有机肥中氮、磷、钾含量>4%,有机质含 量>30%;复合肥中氮、磷、钾含量为15-25-5),深翻耙平,清除草根、石块等,做到地平土碎。 5.2 栽植 按每平方米16株~25株栽植。先将营养钵去掉,保持土团完整,挖穴15cm深,放入土团后从四周回 填土,周围压实,使土面和原根茎土痕持平或略高,栽后浇透水。 5.3 栽植后管理 3 DB41/T 1228—2016 5.3.1 水分管理 保持土壤见干见湿,雨季注意排水。春季2月份浇返青水。11月浇封冻水。 5.3.2 追肥 春季发芽前结合中耕、夏秋修剪后撒施有机肥1.5kg/㎡、复合肥50g/㎡~60g/㎡(有机肥中氮、磷、 钾含量>4%,有机质含量>30%;复合肥中氮、磷、钾含量为15-25-5)。 5.3.3 修剪 春季 2 月份将越冬植株地上部分剪除。 开花后 1 个月宜轻剪,修剪高度为株高 1/3,以利再次开花。也可根据观赏要求进行修剪。 6 炭疽病防治 6.1 为害症状 春夏秋均可发病。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淡黄色圆斑,后期病斑边缘为黑褐色,中央为 灰褐色。严重时叶片发黄,继而发黑,最后焦枯。 6.2 防治措施 合理密植,第一茬花后合理修剪。采用药剂防治,如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mg/kg~1500mg/kg 或 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1143mg/kg~1600mg/kg 液喷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41-T 1228-2016 宿根天人菊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4:39:2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