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404205.2
(22)申请日 2021.11.24
(71)申请人 中国航空工业 集团公司上海航空测
控技术研究所
地址 201601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 三祥路
188号
(72)发明人 李曦雅 李春芳 周长红 白晓洁
李娜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1239
代理人 杨慧
(51)Int.Cl.
G10K 11/178(2006.01)
G06N 20/00(2019.01)
(54)发明名称
环境噪声 采集和分析测试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噪声采集和分析测
试系统, 包含若干个分布式噪声采集模块和中央
分析模块, 每个 分布式噪声采集模块内置了信号
定向收集子模块、 预处理子模块和网络通讯子模
块; 信号定向收集子模块把音频信号的模拟信号
转换成数字信号送给预处理子模块; 预处理子模
块对数字信号中的频谱、 相位特征做出分类, 从
而输出一个分类结构, 然后寻找相邻分布式噪声
采集模块不相等的数据标注添加至分类结构中
形成交换结构, 把交换结构和音频信号通过网络
通讯子模块发送至中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 本发
明在采集噪声信号的同时对信号进行预处理, 从
而使得中央分析模块能够得到较少干扰性和差
异性的综合信号数据输入。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14023296 A
2022.02.08
CN 114023296 A
1.一种环境噪声采集和分析测试系统, 包含若干个分布式噪声采集模块和中央分析模
块, 其特征在于:
每个分布式噪声采集模块内置了信号定向收集子模块、 预处理子模块和网络通讯子模
块;
信号定向收集子模块在音频信号采集时, 通过A/D采样把音频信号的模拟信号转换成
数字信号并通过I2S总线送给 预处理子模块;
预处理子模块对数字信号进行机器学习, 采取分类模型对数字信号中的频谱、 相位特
征做出分类, 从而输出一个分类结构, 然后通过网络通讯子模块与相邻的分布式噪声采集
模块互相交换彼此的分类结构, 预 处理子模块随后寻找相 邻分布式噪声采集模块不相等的
数据标注添加至分类结构中形成交换结构, 把交换结构和音频信号通过网络通讯子模块 发
送至中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噪声采集和分析测试系统, 其特 征在于:
分布式噪声采集模块均匀分布在从驾驶舱到客舱尾部的两侧内壁上, 彼此均匀间隔,
且在客舱走廊两侧呈轴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噪声采集和分析测试系统, 其特征在于: 分布式噪声
采集模块接入菊花链 环网进行以太网互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噪声采集和分析测试系统, 其特征在于: 预处理子模
块包含了微处 理器ARM Cortex‑M, 使用TensorFl ow Lite作为嵌入式机器学习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噪声采集和分析测试系统, 其特征在于: 中央分析模
块逐个读取交换结构, 将数据标注作为参数, 并在建立隐马尔可夫模型后使用这些参数以
及分布式噪声采集模块发送的音频数据对模型进 行训练, 训练完毕的模型作为音频信号的
解码器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噪声采集和分析测试系统, 其特征在于: 中央分析系
统还提供了人机操作界面, 界面中提供新建测试选项, 预先设置要采集的噪声点; 界面中提
供启动/停止采集噪声按钮, 向分布式噪声采集模块的预 处理子模块发送启动/停止采集的
控制指令, 停止采集后自动保存多路噪声音频文件, 保存的音频文件按需重新播放; 在 采集
过程中, 界面提供噪声实时采集曲线设置选项, 用户设置 “音调图”或“频谱图”, 界面依据用
户选择的采集曲线使用python的matplotlib库进行2D绘制, 以实时、 动态地向用户展现采
集过程; 在算法训练完成后, 用户在界面中选择SNR分析、 相频响应分析、 谐波失真分析, 在
完成分析后, 结果 通过数值和图形对比显示, 并保存为图片或文档。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023296 A
2环境噪声采集和分析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测试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环境噪声采集和 分析测试系统, 首先由分布
式噪声采集模块在客舱环境中采集噪声并初步处理噪声信号, 然后由中央分析模块进 行噪
声数据的可视化分析与输出。
背景技术
[0002]在民用飞机客舱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噪声, 如外部气动、 动力系统、 空气阀门
调节等产生的多种可闻声噪声信号。 为了测试机载广播内话系统能否在噪声环境中达到规
定的音质、 音量等设计要求, 需要在地面模拟的噪声环境中, 对 噪声进行采集和分析, 从而
更好的指导广播内话系统设计。
[0003]在声波于客舱的传播中, 众多因素会对不 同位置的声波产生干扰, 例如客舱座椅
材质可能在客舱中吸收一部分声波, 而驾驶舱仪表的光滑表面则利于声波干涉, 这就可能
导致驾驶舱和客舱位置中的采集模块采集到不同的声波(如不同频率、 振 幅)。 这样的差异
或许微小, 然而在使用了机器学习的系统中, 对输入数据的特征表 示要求严格, 因为需要使
用大量的输入数据训练、 验证算法模型, 因此微小的误差将通过累积对算法的训练有效性
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噪声采集和分析测试系
统, 对噪声信号进 行本地化预 处理, 从而 得到准确的环境噪声信号输入。 这一输入数据集消
除了不同位置 收集的信号数据的差异性和干扰性, 从而能够使得训练集 ‑验证集之间的差
异缩小, 有利于训练精度更高的算法, 从而对噪声分析 更加有效。
[0005]本发明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环境噪声采集和分析测试系统, 包含若干个分布式噪声采集模块和中央分析
模块;
[0007]每个分布式噪声采集模块内置了信号定向收集子模块、 预处理子模块和网络通讯
子模块;
[0008]信号定向收集子模块在音频信号采集时, 通过A/D采样把音频信号的模拟信号转
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I2S总线送给 预处理子模块;
[0009]预处理子模块对数字信号进行机器学习, 采取分类模型对数字信号中的频谱、 相
位特征做出分类, 从而输出一个分类结构, 然后通过网络通讯子模块与相邻的分布式噪声
采集模块互相交换彼此的分类结构, 预处理子模块随后寻找相邻分布式噪声采集模块不相
等的数据标注添加至分类结构中形成交换结构, 把交换结构和音频信号通过网络通讯子模
块发送至中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
[0010]优选地, 分布式噪声采集模块均匀 分布在从驾驶舱到客舱尾部 的两侧内壁上, 彼
此均匀间隔, 且在客 舱走廊两侧呈轴对称。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14023296 A
3
专利 环境噪声采集和分析测试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1:22:2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