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020.20 B 35 陕 DB61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1/T 1170—2018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ules for the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Camellia oleifera 2018 – 08 – 27 发布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9 – 27 实施 发 布 DB61/T 1170—2018 目  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建园................................................................................................................................................................. 1 5 丰产管理......................................................................................................................................................... 2 6 病虫害防治.....................................................................................................................................................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油茶主要虫害防治适期及防治方法....................................................................... 4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油茶主要病害防治适期及防治方法....................................................................... 5 I DB61/T 1170—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席轶、曹佳瑛、王海泽、曹 晶、岳黎、唐厚春。 本标准由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电话:0915-3112377 地址:安康市汉滨区文昌路西巷12号 邮编:725000 II DB61/T 1170—2018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范了油茶建园、丰产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油茶的丰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1328 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治适期 optimum control period 病害、虫害等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过程中,最佳防治时期。 3.2 毒饵 poison bait 利用害虫的趋性在其所取食的食物中掺入的适量毒剂。 4 建园 4.1 园地选择 秦巴山区海拔1000m以下,土壤为沙壤土或壤土,pH值5.5~7.0,坡度25°以下,背风向阳、土层 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环境无污染,交通便利的区域。 4.2 品种选择 选择陕西省及以上审(认)定的当地表现优良的油茶品种。 4.3 4.3.1 4.3.2 土地整理 整地时间:春季造林 2 月底前,秋季造林 9 月底前完成。 整地方法如下: 1 DB61/T 1170—2018 a) b) 4.4 全面整地:坡度小于 10°的全面整地,整地深度 30 ㎝以上。栽植穴标准:长、宽、深为 60 ㎝×60 ㎝×50 ㎝,株行距:2m×4m 或 2m×3m。每穴施有机肥 30kg~50kg,熟土回填至高出地 平面 10cm; 局部整地:坡度在 10°以上的采取带状或鱼鳞坑整地。带状整地是沿等高线按深、宽 60 ㎝× 60 ㎝开带,长度随地形而定。带开好后按每亩 3000kg~5000kg 施足基肥,熟土回填至高出地 平面 10cm。鱼鳞坑整地是沿等高线,按株行距:2m×4m 或 2m×3m,挖长、宽、深为 60 ㎝× 60 ㎝×50 ㎝的鱼鳞坑。每穴施有机肥 30kg~50kg,熟土回填至高出地平面 10cm。 栽植 4.4.1 栽植时间 春季栽植3月上旬至4月上旬,秋季9月下旬至10月底为宜。 4.4.2 栽植密度 每亩栽83株~110株。 4.4.3 苗木质量 4.4.3.1 2 年生嫁接裸根苗:Ⅰ级苗,高度 35cm,地径 0.4cm,10cm 以上的Ⅰ级侧根数 10 条以上;Ⅱ 级苗,高度 25cm,地径 0.3cm,8cm 以上的Ⅰ级侧根数 5 条以上。 4.4.3.2 2 年生嫁接容器苗:Ⅰ级苗,高度 30cm,地径 0.3cm;Ⅱ级苗:高度 25cm,地径 0.25cm 以上。 4.4.4 栽植方法 4.4.4.1 裸根苗:栽植时,在回填好的栽植穴中央挖深、宽:20cm 的小坑,将苗根放入坑中间,做到 苗正根展踏实。壅土高度至苗木基部土痕处,栽植穴呈锅底状,外高内低,栽后立即浇足定根水,第 2 天除破盘面,用长、宽:80cm×80cm 地膜覆盖,地膜四周用土压实。 4.4.4.2 容器苗:容器可降解的,直接进行栽植;容器不能降解的,先去除容器,保持土球完整。在 回填好的栽植穴中央挖深、宽:20cm 的小坑,放入栽植穴中央,壅土至土球面,周边用土压实。栽植 穴呈锅底状,外高内低,栽后立即浇足定根水,第 2 天用长、宽:80 ㎝×80 ㎝地膜覆盖。 5 丰产管理 5.1 幼树管理 5.1.1 5.1.1.1 5.1.1.2 5.1.1.3 5.1.1.4 5.1.2 5.1.2.1 5.1.2.2 5.1.3 2 施肥 春季栽植苗,6 月份~7 月份每株施 50g 速效氮肥。 秋季栽植苗,第 2 年 3 月份新梢萌动时每株施 50g 速效氮肥。 11 月上旬,每株施 10kg~15kg 有机肥。随着树体的增长,每年的施肥量逐年递增。 追肥采用穴状埋施,有机肥采用条状或环状沟埋施。 抚育管理 适时灌水,及时防涝排水。 按照“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结合土壤垦复、施肥及时除草。 树型培育 DB61/T 1170—2018 5.1.3.1 5.1.3.2 5.1.3.3 5.1.4 定干高度 50cm~70cm.,春季萌芽后选留 3 个~4 个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成第一层主枝。 第 2 年在每个主枝上保留 2 个~3 个芽培养成为侧枝。 第 3 年在侧枝上保留 2 个~3 个结果枝组。 间作套种 选择黄豆、绿豆、花生等豆类、绿肥作物进行间种。套种的作物要与油茶植株保持60cm以上的距离。 5.2 结果树管理 5.2.1 土壤改良 每年结合施肥,在3月~4月或11月份,在树冠投影外侧深翻20cm~30cm。 5.2.2 肥水管理 5.2.2.1 追肥要做到氮磷钾配比合理,按照 N:P:K=10:6:8 的比例施入。 5.2.2.2 每年株施速效肥量 1kg~2kg,有机肥 20kg~30kg。在施追肥的基础上,根据树体生长状况增 施叶面肥,肥种以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钾、尿素和生长调节剂为主,宜于早晨或傍晚喷施,浓度控制在 0.5%以内。 5.2.2.3 在开花结果和果实膨大、油脂转化时期,视土壤墒情合理灌水,秋雨季节及时排水。 5.2.3 整形修剪 5.2.3.1 5.2.3.2 5.2.3.3 6 在采果后和春季萌动前进行。 春梢要尽量保留,疏除徒长枝、重叠交叉枝和病虫枝,保留结果枝。 对衰弱老树,通过回缩或疏除老弱大枝,选留新萌发枝条重新培养树形。 病虫害防治 6.1 林业措施 6.1.1 6.1.2 6.1.3 6.2 选栽抗病虫品种。 及时中耕除草、清园,破坏有害生物的繁衍场所。 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树势。 生物措施 保护和利用瓢虫、寄生蜂、鸟类等天敌。 6.3 6.3.1 6.3.2 6.4 物理措施 人工捕杀幼虫、卵块或虫茧。 用毒饵、黑光灯进行诱杀。 化学措施 准确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规范选择农药品种,适时开展防治。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见附录 A和附录B。 3 DB61/T 1170—2018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油茶主要虫害防治适期及防治方法 A.1 油茶主要虫害防治适期及防治方法 油茶主要虫害防治适期及防治方法见表A.1。 表 A.1 油茶主要虫害防治适期及防治方法 昆虫名称 适用药剂及浓度 茶籽象甲 50%杀螟松乳剂800倍液;50% Curculio Chinensis Chev

pdf文档 DB61-T 1170-2018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陕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1-T 1170-2018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陕西省 第 1 页 DB61-T 1170-2018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陕西省 第 2 页 DB61-T 1170-2018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陕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4:52:3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