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632822.8
(22)申请日 2021.12.2 9
(71)申请人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 学研
究院
地址 750002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
区黄河东路716号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 学
(72)发明人 张庆平 黄鸣宇 张沈习 闫振华
张爽 夏绪卫 李秀广 高博
罗海荣 李学锋 李晓龙 朱东歌
马瑞 周秀 李永亮
(74)专利代理 机构 宁夏合天律师事务所 6410 3
代理人 张淼
(51)Int.Cl.
H02J 3/00(2006.01)H02J 3/14(2006.01)
H02J 3/48(2006.01)
H02J 3/50(2006.01)
G06Q 10/04(2012.01)
G06Q 50/06(2012.01)
(54)发明名称
考虑主动管理措施和需求响应的主动配电
网重构方法
(57)摘要
一种考虑主动管理措施和需求响应的主动
配电网重构方法, 在于构建同时考虑主动管理措
施和需求响应主动配电网网络重构模型并提出
相应求解策略。 首先, 以考虑网损成本、 弃风弃光
成本和开关操作惩罚成本的综合成本最小为目
标, 建立主动管理措施和需求响应的配电网重构
模型; 然后, 针对配电网重构 模型的非凸性, 引入
中间变量并对其进行二阶锥松弛, 构建混合整数
凸规划模型, 使其能够在获得全局最优解的同时
提高求解效率; 最后, 采用改进的IEEE 33节点主
动配电网进行算例仿真。 算例结果表明, 本发明
提出的主动配电网重构方法, 可以有效提升清洁
能源消纳能力、 平移负荷峰谷差、 提升运行经济
性, 能够为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提供技 术支撑。
权利要求书5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
CN 114362155 A
2022.04.15
CN 114362155 A
1.一种考虑主动管理措施和需求响应的主动配电网重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主动管理措施和需求响应的要求, 建立网络损耗计算模型、 弃风弃光量模型、 分段
开关操作次数模型;
根据网络损耗计算模型、 弃风弃光量模型、 分段开关操作次数模型建立初级配电网重
构模型, 以考虑 网损成本、 弃风弃光成本和开关操作惩罚成本的综合成本为基础建立优化
目标函数;
针对初级配电网重构模型的非凸性, 引入中间变量并对其进行二阶锥松弛, 构建混合
整数凸规划模型, 以获得最终配电网重构模型;
利用数学软件对最终配电网重构模型进行求 解, 以获得到最优重构方案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主动管理措施和需求响应的主动配电网重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在 “根据主动管理措施和需求响应的要求, 建立网络损耗模型、 弃风弃光量模型、 分
段开关操作次数模型 ”步骤中,
网络损耗模型:
式中: Iij,t为t时段支路ij电流的有效值, Rij为支路ij的电阻值;
弃风弃光 量模型:
式中: Φwind、 Φpv分别表示系统中风机、 光伏 接入节点的集合;
分别表示t时
刻接入节点i的风机和光伏的输出功率;
分别表示在t时刻风机和光伏注入节点i
的实际功率;
分段开关操作次数模型:
式中: αij、 αij,0分别表示配电网重构后以及重构前支路ij线路开关的状态, 0表示支路
ij开关断开, 1表示支路ij开关闭合; Ω为配电网所有支路集 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考虑主动管理措施和需求响应的主动配电网重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在 “根据网络损耗计算模型、 弃风弃光量模型、 分段开关操作次数模型建立初级配
电网重构模型, 以考虑 网损成本、 弃风弃光成本和开关操作惩罚成本的综合成本为基础建
立优化目标函数 ”步骤中, 目标函数为:
式中: T为配电网重构持续时间; g1,t为系统t时段的网络损耗; g2,t为系统t时段的弃风
弃光量; g3为系统分段开关操作次数; c1、 c2、 c3分别为网络损耗成本系数、 弃风弃光惩罚系
数以及分段开关操作惩罚成本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考虑主动管理措施和需求响应的主动配电网重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在 “根据网络损耗计算模型、 弃风弃光量模型、 分段开关操作次数模型建立初级配
电网重构模型, 以考虑 网损成本、 弃风弃光成本和开关操作惩罚成本的综合成本为基础建权 利 要 求 书 1/5 页
2
CN 114362155 A
2立优化目标函数 ”步骤中, 重构数 学模型的约束条件 包括:
节点功率平衡约束:
式中: Vi,t、 Vj,t为t时段节点i、 j电压; Gij、 Bij为支路ij的电导和电纳, δij,t为t时段支路
ij的电压相角差; C(i)为与节点 i相连的所有节点的集 合;
节点电压约束:
在进行配电网重构时, 配电网中节点电压需要满足上 下限约束, 即:
Vimin≤Vi,t≤Vimax (6)
式中: Vimax、 Vimin分别表示节点 i的电压上 下限;
支路电流约束:
由于线路传输容 量的限制, 支路传输电流需要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 即:
式中:
为支路ij允许流过的电流 最大值;
DG功率约束:
DG注入配电网的功率应满足:
式中: PDG,i,t、 QDG,i,t为t时段节点i处DG的有功出力和无功出力;
为t时段节
点i处DG的有功出力和无功出力上限;
为t时段节点i处DG的有功出力和无功出
力下限;
网络结构约束:
配电网在重构过程中 需满足连通 性约束与辐射状约束, 即:
式中: fdi为节点i的虚拟负荷, 一般可取单位1; fij,t为t时段支路ij处流过的虚拟流量;
Nb为支路数, Nn为节点数; Ns为电源数;
储能电池充放电状态及功率约束:
储能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应该满足充放电状态及功率约束, 即:
式中:
分别代表节点i处储能在t时段充放电状态;
分别表示节
点i处储能的充放电最大功率;
表示节点 i处储能在t时段充放电功率;
储能电池剩余 容量约束:权 利 要 求 书 2/5 页
3
CN 114362155 A
3
专利 考虑主动管理措施和需求响应的主动配电网重构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30:3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