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8 03.200 ICS A 12 山 DB14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1817—2019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 2019 -06-05 发布 2019 -06-20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1 DB14/T 1817—2019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5 评价内容 .......................................................................... 2 6 等级划分及标志 .................................................................... 3 7 评价方法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 ............................. 5 II DB14/T 1817—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厚土郁林旅游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专法、薛娟娟、张丽珍、安微娜、邢剑华、董建英、徐芳芳。 II DB14/T 1817—2019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乡村旅游示范村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价内容、等级划分及标志、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乡村旅游示范村的等级划分与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 1 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 2 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GB/T 31384 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乡村旅游 以乡村地域环境及其资源为依托,以乡村生产、乡村生活、乡村风貌及人文遗迹、民俗风情为旅游 吸引物,满足乡村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购物、娱乐、康养等需求的旅游方式。 3.2 乡村旅游示范村 依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或特色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村民普遍受益、乡村 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在全省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旅游乡村。 4 基本要求 4.1 4.2 4.3 4.4 4.5 对乡村旅游发展有总体规划。 有鲜明的旅游文化主题或乡村休闲氛围。 产品丰富,业态丰满,综合带动能力强。 村容村貌整洁,乡村旅游环境友好。 近 3 年来未发生过旅游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投诉。 1 DB14/T 1817—2019 4.6 生态保护状态良好。 5 评价内容 5.1 景观质量 5.1.1 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具有特色。 5.1.2 乡村景观原真性保持良好。 5.1.3 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吸引力。 5.2 环境卫生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生态环境优良、村庄绿化美化。 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拉乱挂等现象。 河流、湖泊等水体清洁无污物、空气无异味。 有统一的污水处理设施或措施,符合生态环境管理相关要求。 有专职卫生保洁人员,垃圾废弃物集中收集,及时清运,无害化处理。 村内及周边无污染企业。 5.3 旅游设施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3.10 5.3.11 5.3.12 5.3.13 通往村庄的公路与干线公路相连接,路面完好,交通指示牌醒目、规范,险峻路段有护墙护栏。 村庄内车行道路面硬化;步行道路符合乡村特色。 有方便游客停车的场地,标识清晰。 设置游客中心,提供游客咨询等综合服务。 应有医疗救护服务点,有医护人员和设备。 有指示清晰、配备充足的标识系统,符合 GB/T 31384 的要求。 有文化广场、剧场、文化馆、乡村记忆馆等公共休憩空间与文化设施。 有规范经营的农家旅馆、农家餐馆等接待设施。 有提供土特产品、特色旅游商品的购物场所。 旅游厕所分布合理,数量满足需要,符合 GB/T 18973 的要求。 有可正常使用的广播通讯系统。 有稳定的无线通讯网络信号。 宜提供物流、快递服务。 5.4 特色产品 5.4.1 有观光休闲、民风农俗、乡村美食、红色文化、研学旅游、养老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等 特色旅游产品。 5.4.2 有“黄河人家” “长城人家” “太行人家”及特色民宿产品。 5.4.3 有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创客空间、酒吧、茶吧等休闲业态。 5.4.4 有土特产品、特色旅游商品和纪念品。 5.4.5 有名优特色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 DB14/T 1817—2019 5.5 旅游管理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有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 有旅游管理机制,各项管理制度健全。 应有旅游安全制度、应急预案及安保人员,安全消防设施完善,安全警示标识明显。 有村规民约,乡风文明。 有对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措施。 生产、生活中宜采用清洁能源设施和环保型材料。 旅游服务从业人员依法取得从业资格证、健康证。 有鲜明统一的形象标识和宣传口号,营销方式多样。 有旅游咨询点、投诉点,投诉记录完整、反馈及时。 5.6 经营服务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为游客提供规范化、标准化服务。 经营户依法经营,无假冒伪劣商品和强卖、欺诈行为,服务项目明码标价。 宜提供乡村电子商务,支付宝、微信等网络支付服务。 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提供服务。 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有效培训。 有服务质量监督检查和持续改进机制。 村民对村庄发展旅游满意度在 80%以上。 游客对村庄旅游服务满意度在 80%以上。 5.7 综合效益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年接待游客 8 万人次以上。 年旅游收入 50 万元以上。 带动本地农产品及纪念品销售等附加效益 50 万元以上。 旅游收入占本村村民总收入 20%以上。 旅游从业人员占全村劳动力比例 50%以上。 有生态绿化措施,生态教育与引导效果良好。 对当地文化传承与保护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5.8 其他 5.8.1 5.8.2 5.8.3 5.8.4 获得市级以上旅游发展及相关荣誉。 在旅游发展方面有改革创新的典型人物和事迹。 农业主导产业和与旅游相关的优势产业。 “中华老字号”企业。 6 等级划分及标志 6.1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分为 3 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 AAA 级、AAAA 级和 AAAAA 级。 6.2 统一颁发旅游示范村标牌、证书。 3 DB14/T 1817—2019 7 评价方法 7.1 乡村旅游示范村的评价采用打分方法,按照附录 A 的规定进行评分,总分为 1 000 分。 7.2 各等级标准分值划分:评价得分 700 分至 799 分为 AAA 级,评价得分 800 分至 899 分为 AAAA 级, 评价得分为 900 分及其以上为 AAAAA 级。 4 DB14/T 1817—2019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 表A.1给出了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 表A.1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 序号 评定项目 1 景观质量 1.1 资源的丰富度 1.1.1 1.1.2 大 项 分 值 栏 分 项 分 值 栏 细 分 项 分 值 栏 自 检 计 分 栏 推 荐 单 位 计 分 栏 评 定 单 位 计 分 栏 65 30 自然景观,包括山丘、森林、湖泊、瀑布、温泉、湿地、 5 天象、气象等。每个 0.5 分,最高 5 分 田园风光,包括农田、园地、草地、花圃、牧场、野生 5 动物栖息地等。每处 0.5 分,最高 5 分 历史遗存,包括古庙宇、古民居、古遗址、古树、古道、 1.1.3 古桥、纪念建筑物、红色遗址等。每处 0.5 分,最高 5 5 分 民俗文化,包括风俗习惯、历史人物、成语典故、传说 1.1.4 故事、民间文学、传统技艺、家风家训等。每个 0.5 分, 5 最高 5 分 体验活动,包括庙会、灯会、集市、节庆、赛事、农事 1.1.5 体验、科普教育、生态文化体验、旅游创客等。每个 0.5 5 分,最高 5 分 特色产品,包括特色农产品、手工业品、工艺品、美食 1.1.6 1.2 1.2.1 1.2.2 5 小吃、非遗等。每个 0.5 分,最高 5 分 资源知名度 25 国家级(如中国传统村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 25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至少一处 省级(如省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非物质 20 文化遗产) ,至少一处 1.2.3 地方级(市县级) ,至少一处 1.3 乡村景观原真性(依保存完整度,0-10 分) 10 10 5 DB14/T 1817—2019 2 环境卫生 2.1 2.2 100 农家庭院树木

pdf文档 DB14-T 1817-2019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4-T 1817-2019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 山西省 第 1 页 DB14-T 1817-2019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 山西省 第 2 页 DB14-T 1817-2019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 山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5:54:1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