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0 ICS A 12 DB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45/T 1905—2018 融水苗族自治县芒篙节服务管理规范 Norms of Mangge Day Management of Rongshui Miao Autonomous County 2018 - 12 - 20 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8 - 12 - 31 实施 发 布 DB45/T 1905—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2 5 基本要求 .......................................................................... 2 6 设施与场地 ........................................................................ 3 7 芒篙节流程 ........................................................................ 4 8 安全保障 .......................................................................... 4 9 服务质量监管 ...................................................................... 5 I DB45/T 1905—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融水苗族自治县旅游发展局、桂林旅游学院、融水苗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祖良、谢雨萍、周卫军、李友军、张素梅、蒙福才、陆承东、韦学芳、 凤绍明、凤绍师、孟凡钊、高陆兵、李果、文凌云、赵耀。 II DB45/T 1905—2018 融水苗族自治县芒篙节服务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芒篙节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基本要求、设施与场地、芒篙节流程、安全保 障、服务质量监管等。 本标准适用于融水苗族自治县芒篙节服务,其他地方的同类活动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3 安全色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 第1部分:标志 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芒篙节 mange day 融水境内以苗族为主的人民祭祀祖先、禳灾祈福、鼓舞斗志、交流感情、集体聚会娱乐的民间传统 节日,即每年农历正月十七,又称十七坡会。 3.2 芒篙 mange 又称芒哥,“芒”是形体模样之意,“篙”指神灵,“芒篙”是当地民间传说中能驱除魔邪、带来 吉祥的神灵,是融水苗族一种古老的傩文化形式。 3.3 坡会 po festival 融水各族群众悼念先烈、禳灾祈福、交流情感、集体聚会娱乐,以及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民间传统 节日。 1 DB45/T 1905—2018 3.4 芒篙舞 mange dance 在芒篙节上表演的一种动作简单而古朴、粗犷而豪放,用于驱邪镇妖的舞蹈。 3.5 芦笙 lusheng 西南地区苗、侗等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簧管乐器,也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由芦笙斗、 芦笙管、簧片和共鸣筒几个部分组成,分为大号、中号、小号。 3.6 芦笙堂 lusheng church 苗族人们吹奏芦笙、踩堂、比赛芦笙、唱苗歌等集体活动的场地。 3.7 芦笙柱 lusheng column 苗语称为“东嘎”, 作靠挂芦笙之用,是用杉木制成,顶部雕刻苗族人民素来喜爱的鸟兽,离顶 部2 m许,装一对木制水牛角,下半部安一对横杆,底部有苗族鼓。柱身色彩斑斓,绘龙画凤,原用于 靠挂芦笙之用的柱子,也是男后生家的化身及力量的象征。 3.8 踩堂舞 caitang dance 也叫圆圈舞,是苗族每逢坡会、节日、庆祝丰收或有宾客进寨时,苗家人以芦笙伴奏,围绕芦笙柱 跳起的队形变幻多端,舞姿轻盈优美的民间集体舞蹈。 4 总体要求 4.1 4.2 4.3 4.4 5 应配有能满足节庆活动必要的设施设备,并有专人进行管理。 整体设施应布局合理,且与当地传统习俗文化相协调。 各区域设施配置应比例适当,符合安全、卫生、使用要求。 标识牌应明显、清晰、符合 GB 2894、GB/T 10001.1、GB/T 10001.2 的要求。 基本要求 5.1 5.2 5.3 5.4 5.5 2 芒篙节会场应选择村寨内视线空旷、中间地面平整的地方。 芒篙节的举(承)办单位应对活动安全负第一责任,应制定相应的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芒篙应由正直、善良,且 16 岁以上身体健康的本地户籍居民扮演。 芒篙应身着专制的芒篙衣,头戴狰狞的芒篙面具。 芒篙节应有传统的斗鸡、斗鸟、赛马和商品交易活动。 DB45/T 1905—2018 6 设施与场地 6.1 引导标识设施 6.1.1 应在场地入口附近设置芒篙节路线图和相关注意事项。 6.1.2 应在场地入口处显著的地方设置芒篙节的主要流程和介绍牌。 6.1.3 场地内所有引导标识应符合 GB/T 10001.1、GB/T 10001.2 的要求,同时以中、英文 2 种以上文 字表示。 6.1.4 场地内各类介绍牌和标识牌的外形应与环境和谐一致。 6.1.5 场地内各类介绍牌和标识牌的安全色应符合 GB 2893 要求。 6.2 各区域场地要求 6.2.1 6.2.1.1 6.2.1.2 6.2.1.3 6.2.1.4 6.2.1.5 6.2.2 6.2.2.1 6.2.2.2 6.2.2.3 6.2.3 6.2.3.1 6.2.3.2 6.2.3.3 6.2.4 6.2.4.1 6.2.4.2 6.2.4.3 6.2.4.4 6.2.5 表演区 表演区应设在会场中间,地面平坦宽阔的田地。 表演区应在场地中间建立芦笙柱 表演区面积大小应适合芒篙舞表演。 表演区应备有话筒、音箱设备,供主持人使用。 表演区应与观众区有明显的隔离物,以保证足够的表演空间和现场安全。 观众区 观众区应设在表演区的外围,并有能满足相应观众数量的空间。 观众区可扩大到周边的小山坡上,以增加观众容量。 观众区应临时设置相应数量的垃圾箱,以保证地面环境卫生。 装扮区 装扮区应设在地面平整,相对隐蔽的地方。 装扮区应设在观众区以外的地方。 应提前把芒篙衣和芒篙面具运送到装扮区。 购物区 应在观众区域内划分一块地面平整的地方做临时购物区。 购物区面积应适合当地居民摆摊数量的需求。 购物区应临时设置相应数量的垃圾箱,以保证地面环境卫生。 购物区应有明显的标识标牌。 停车区 6.2.5.1 停车场应设置在村寨入口附近,其规模与芒篙节接待规模相适应。按 GB/T 10001.1 设置停车 场的标志。 6.2.5.2 应在停车场入口显著地方设置收费明示牌,收费价格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6.2.5.3 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停车场布置图、车辆走向简图及出入标识。 6.2.5.4 活动期间,应有专人负责管理、疏导,车辆停靠整齐有序。 3 DB45/T 1905—2018 6.2.6 公共卫生间 6.2.6.1 应设置在节庆活动现场附近,装饰与周边环境和建筑相协调,便于参会者使用。 6.2.6.2 男、女厕所应分开设置,符合 GB/T 10001.1 要求。 6.2.6.3 卫生间内应装修良好,地板防滑,室内整洁,通风、采光、照明条件良好,无臭味。 6.2.6.4 蹲便器或抽水马桶干净卫生,配备洗手池、水龙头、挂衣钩、卫生纸等设施,设备完好,洁 具洁净、无污垢、无堵塞。 6.2.6.5 宜按照 GB 18973 的 A 级旅游厕所相关标准设计和建设公共卫生间。 7 芒篙节流程 7.1 芒篙遴选 7.1.1 7.1.2 7.2 芒篙装扮 7.2.1 7.2.2 7.2.3 7.2.4 7.3 芒篙应在偏僻隐蔽处进行装扮。 芒篙应身着芒篙衣,从脖子披到膝盖。 芒篙应头戴神态怪异的芒篙面具。 芒篙应用锅灰将手脚涂黑。 芒篙下山 7.3.1 7.3.2 7.3.3 7.3.4 7.4 芦笙队应身着苗族盛装在芦笙坪吹奏芦笙曲,跳芦笙踩堂舞。 应在芦笙坪燃放礼炮,敲击节奏明快的铜鼓,迎接芒篙下山。 芒篙应手持木拐棍,分别从不同的方向边跳边喊,走向芦笙坪。 芒篙应一路与身边观众握手、拥抱等肢体接触,以传递吉祥、幸福、安康之意。 芒篙表演 7.4.1 7.4.2 7.4.3 7.4.4 8 芒篙应由单数个健康、正直、勇敢的当地青壮年装扮。 芒篙应本人自愿报名,入选后保密,不能告诉别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亲戚。 芒篙进入芦笙坪应手持木拐棍,伴随芦笙曲与身着盛装的苗族男女青年一起跳芒篙舞。 舞蹈应造型简练、生动,舞姿矫健动作拙饨,表现出粗犷奔放。 舞蹈停止后,芒篙应走村串户,与沿途的群众握手或拥抱,向人们传递祝福。 芒篙应给沿途的群众的手上、脸上涂抹锅灰,表达驱邪、祈福之意。 安全保障 8.1 8.1.1 8.1.2 8.1.3 8.1.
DB45-T 1905-2018 融水苗族自治县芒蒿节服务管理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5:52:2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