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31 DB6111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地方标准 DB6111/T 155—2020 十字花科蔬菜夜蛾类害虫 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ological regulation of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ctuid pests of Cruciferous vegetables 2020 - 11 - 26 发布 2021 - 01 - 01 实施 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111/T 155—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惠麦侠、赵利民、张恩慧、石潞荣、刘亚萍、雷 霆、杨昕蕾、董 军。 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负责解释。 联系人:惠麦侠 联系电话:029-87082613 地 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邰城路3号 I DB6111/T 155—2020 十字花科蔬菜夜蛾类害虫 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十字花科蔬菜夜蛾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夜蛾识别与危害症状、农药使 用原则和综合防控措施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杨凌示范区辖区内十字花科蔬菜的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夜蛾类害虫的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3-201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夜蛾类害虫 noctuid moth pests 鳞翅目夜蛾科的统称。包括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甘蓝夜蛾等多种,夜蛾类害虫属多食性害虫,可 为害多种作物,以十字花科蔬菜为害最重。 农业防治 cultural control 通过利用和改进耕作栽培技术,控制、避免或减轻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等夜蛾类害虫发生发展的措 施。 物理防治 physical control 利用各种物理因素或方法防避、诱杀、阻隔、捕杀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等夜蛾类害虫的措施。 化学防治 chemical control 1 DB6111/T 155—2020 用化学药剂防治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等夜蛾类害虫的措施。 生物防治 biological control 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产物防治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等夜蛾类害虫的措施。 绿色防控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综合采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方法控制蔬菜作物病虫害危害的 植物保护措施。 4 夜蛾识别与危害症状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形态识别、生活习性与危害症状见附录A。 5 农药使用原则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注意农药轮换和交替使用。严格执行安全用药间隔期。农药使用 应符合GB/T 8321、NY/T 393-2013和NY/T 1276-2007的规定。 6 综合防控措施 农业防治 6.1.1 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抗(耐)病虫、抗逆、优质、高产品种。 6.1.2 轮种、间作、套种 合理安排茬口,实行轮种。采用十字花科蔬菜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间作,与葱蒜类、莴苣、茄果类、 瓜类、豆类等蔬菜轮作,与芹菜、油麦菜、葱蒜、辣椒、玉米等作物间作套种。应避免与夜蛾嗜好的作 物连作或间作。 6.1.3 清洁田园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和销毁田间残株败叶、铲除田间杂草,拣除废弃地膜。 6.1.4 土壤深耕 深翻土地20 cm以上,冬季冻垡、夏季高温晒垡、越冬灌水,重施腐熟的有机肥。 6.1.5 培育健康壮苗 工厂化育壮苗。壮苗标准:5 片~6 片真叶,茎杆粗壮,叶片无病虫害,根系发达。 物理防治 2 DB6111/T 155—2020 6.2.1 灯光诱杀 每20~30亩地安装1台杀虫灯。杀虫灯在田间呈棋盘式分布,两灯相距200 m以上,杀虫灯底部离地 面1.2 m~1.5 m。 6.2.2 糖醋液诱杀 2 2 放置6 盆/667m ~8 盆/667m 糖醋盆。糖醋液配制比例为糖:醋:酒:水=6:3:1:10,加25 g/L溴氰菊 酯乳油2500倍液,调匀装在平底盆中,深度2 cm~4 cm。 6.2.3 防虫网阻隔 病虫害发生频繁区域,在棚的四周设置30~40目的防虫网。 6.2.4 人工捕杀 发现叶片有卵块或幼虫,应及时人工摘除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生物防治 6.3.1 性诱剂诱杀 2 2 在害虫成虫羽化期放置2 套/667m ~4 套/667m 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等夜蛾类害虫专用性信息素诱 捕器。诱捕器宜靠近田块边界放置,按使用说明安装和操作。 6.3.2 生物农药防治 虫口密度10 头/100株~20 头/100株时,可用Bt乳剂(苏云金杆菌乳剂)和苦参碱、斜纹夜蛾核型 多角体病毒、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防治。可用药剂和用量见表1。 表1 常用生物药剂及用药量 2 药剂名称 用药量(制剂量/667m ) 安全间隔期 8000IU/µL苏云金杆菌乳剂 500倍液~1000倍液 3 d~4 d 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 2000倍液 7 d 1 % 苦参碱水剂 30 mL~50 mL 7 d~10 d 0.3 % 印楝素乳油 800倍液~1000倍液 - 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 65 mL~75 mL - 10亿PIB/mL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 75 mL~100 mL - 化学防治 6.4.1 喷药时期 在卵孵化盛期或幼虫3龄以前用药。 6.4.2 药剂防治 宜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喷药,叶片背面、下部叶片及叶面均应喷到,药液量要充足。可选药剂和用 量见表2。 3 DB6111/T 155—2020 表2 常用化学药剂及用药量 4 2 药剂名称 用药量(制剂量/667m ) 安全间隔期 6 %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700 倍液~1000 倍液 无 5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000 倍液~1500 倍液 7 d~10 d 15 %茚虫威悬浮剂 2000 倍液~2500 倍液 7 d~10 d 10 %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1500 倍液~2000 倍液 无 2.5 %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1500 倍液~2000 倍液 无 10 %虫螨腈悬浮剂 1000倍液 7 d~10 d DB6111/T 155—2020 A 附 录 A (资料性) 十字花科蔬菜夜蛾类害虫形态、生活习性与危害症状 A.1 斜纹夜蛾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危害症状 A.1.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 mm~20 mm,翅展35 mm~45 mm,暗褐色。前翅有明显宽白斜纹。卵半球形,直径0.4 mm~0.5 mm,黄白色,上覆盖黄褐色绒毛;幼虫体长35 mm~50 mm,头部黑褐色,体背暗绿色。蛹长15 mm~20 mm,圆筒形,呈赤褐色至暗褐色,尾部有一对短刺。 A.1.2 生活习性 每年可发生4 代~6 代,7 月~10 月危害严重。成虫昼伏夜出,飞翔力较强,有趋光性和趋化性, 对糖醋酒液尤为敏感。每头雌蛾产卵8 块~17 块、共1000 粒~2000 粒,卵多产于植株中下部叶背, 幼虫共6龄。喜高温、闷热环境,怕寒冷。发育适温为22 ℃~32 ℃,在33 ℃~40 ℃的高温条件下还 能正常生活。老熟幼虫或蛹在杂草及土缝中越冬,土壤过干过湿不利于羽化。 A.1.3 危害症状 幼虫刚孵出时群聚在叶背面取食,叶片被啃食仅留下叶片表皮;2 龄~3 龄幼虫有假死性,昼伏夜 出,2龄后分散,4龄后进入暴食期,叶片被吃光,可钻蛀和取食叶球和花球,排泄粪便造成污染和腐烂。 A.2 甜菜夜蛾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危害症状 A.2.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 mm~14 mm,翅展19 mm~30 mm,灰褐色,肾形纹和环形纹为土红色;卵呈馒头形,直 径0.5 mm,淡黄色到淡青色,覆盖白色绒毛;幼虫体长22 mm~30 mm,体色变化大,有绿色、暗绿色、 黄褐色至黑褐色,两侧纵线上白点,特别明显,老熟入土,会在土壤中蛹化,形成一个由沙子和泥土组 成的茧;蛹长约10 mm,呈黄褐色。 A.2.2 生活习性 每年可发生4 代~5 代,9 月~10 月危害严重。气温为20 ℃~35 ℃发育迅速,气温15 ℃以下 生长发育迟缓;成虫夜出活动,具趋光性。甜菜夜蛾成虫寿命5 d~12 d,每头雌蛾产卵4块~5块、总 卵粒200粒~600 粒,卵产于植株下部叶背,老熟幼虫或蛹在杂草及土缝中越冬。 A.2.3 危害症状 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留下叶脉和叶柄,3龄后分散取食, 进入暴食期,吃光叶片,可钻入大白 菜和甘蓝叶球内, 导致整株腐烂。 5
DB6111-T 155-2020 十字花科蔬菜夜蛾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杨凌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0 11:29:4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