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CCS B 21 泰 DB3212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12/T 2046—2022 泰香粳 1402 机插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2022-05-10发布 2022-05-10实施 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212/T 2046—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泰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泰州市海陵区红旗街道办事处、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红旗农场生态 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人:常书琴、殷兰凤、夏礼祝、章海坡、赵婷婷、孙建荣、查联群、王德成、张祖普、 王亚松、丁小燕、张元斌、王启琛、刘晨、翟浩、赵琴。 I DB3212/T 2046—2022 泰香粳 1402 机插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泰香粳 1402 机插的产地环境、品种特性、产量及其结构指标、育秧、大田栽插与管 理、收获、生产档案记录等。 本文件适用泰州高沙土及里下河稻区泰香粳 1402 机插绿色生产,其它生态、生产条件相似地区可 参照采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GB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DB3212/T 127-2015 南粳 5055 水稻机插 650 kg/667 ㎡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泰香粳 1402 taixiangjing 1402 泰香粳 1402 为迟熟中粳稻、半糯型软米品种。叶片绿色较挺,分蘖力较强,株型紧凑,抗倒性强。 全生育期 146.5 d,株高 95.1 厘米,每 667 ㎡有效穗 23.5 万,每穗总粒数 127.7 粒,结实率 92.9%, 千粒重 27.2 克。中感稻瘟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感纹枯病。 4 产地环境 应符合 NY/T 391 的要求。 5 产量及其结构指标 5.1 产量指标 650 kg/667 ㎡以上。 5.2 产量结构 有效穗 23 万/667 ㎡~25 万/667 ㎡,每穗总粒数 120 粒~135 粒,每穗结实率 90%以上,千粒重: 27.0 g~27.5 g。 5.3 壮秧指标 叶龄 3 叶 1 心,秧龄 15 d~18 d,秧苗整齐,苗高 12 cm~17 cm,单株根数 10 根以上,叶片挺立 有弹性,叶色翠绿,根系盘结牢固,无黄叶、无病虫草害。 6 育秧 1 DB3212/T 2046—2022 6.1 营养土或基质准备 6.1.1 营养土准备 6.1.1.1 床土选择 选择土壤肥沃、透气、透水性好、无杂质、无污染的壤土。一般以菜园土或秋耕、冬翻、春耖的稻 田土为宜。 6.1.2 床土准备 每 667 ㎡大田备足过筛酥土 120 kg,其中 100 kg 作营养土、20 kg 作盖籽土。 6.1.2.1 营养土培肥 播前 10 d/100 kg~15 d/100 kg 酥土加机插水稻专用壮秧剂 0.6 kg~0.8 kg 或 0.4 kg-0.5 kg 育苗伴侣拌匀,覆膜堆闷熟化。 6.1.3 基质准备 每 667 ㎡大田需备足基质 50 kg~60 kg。 6.2 秧田准备 6.2.1 秧田选择 按秧大田比例(1:80~1:90)留足。要求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捷。 6.2.2 秧板规格 秧板净宽包沟 1.7 m~1.8 m,沟宽 0.3 m~0.4 m,沟深 0.15 m,四周沟宽 0.3 m,深 0.2 m,秧 板长度超过 20 m 的中间开 1 条腰沟。 6.2.3 精做秧板 播前 1 个月左右旋耕一遍,上水平整,(黏土沉实 2 d~3 d,沙土沉实 1 d~2 d),测沟做秧板。 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 播种前 2 d 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并充分拍实,达到“实、平、光、直”的标准。铺盘时确保板面 不陷脚。 6.3 秧盘准备 每 667 ㎡大田备足 30 张~32 张机插稻专用育秧盘,秧盘规格为 58 cm×28 cm,高 2.5 cm,底孔 180 个~240 个。 6.4 无纺布准备 每 667 ㎡大田的秧板准备规格宽 1.8 m、30 g/㎡~35 g/㎡的无纺布 4 m~5 m。 6.5 种子准备 6.5.1 晒种 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1 的要求,播前晒种 2 d~3 d。 6.5.2 用种量 每 667 ㎡大田备种 3.5 kg~4 kg。 6.5.3 药剂浸种 选用 25%氰烯菌酯悬浮剂 5 g + 17%杀螟·乙蒜素 30g 加水 15 kg 搅匀后浸种 7.5 kg,蔽光浸 48 h, 浸后不淘洗不加温。 6.6 2 播种 DB3212/T 2046—2022 6.6.1 人工播种及育秧流水线软盘套硬盘播种 参照 DB3212/T 127-2015 执行。 6.6.2 育秧流水线硬盘播种 6.6.2.1 播种方式 播前进行育秧播种流水线调试,确保底土、喷水、播种和盖土均匀一致。每个秧盘的底部底土 2 cm 左右,秧盘表面无积水无遗漏,播种量 140 g/盘~150 g/盘,上部盖籽土 0.3 cm~0.5 cm。播种过程 中注意播种质量的控制。 6.6.3 暗化齐苗 6.6.3.1 暗化方法 将播种好的秧盘运至室内或室外避风场地,层层叠放,每 20 盘~25 盘为一叠,最上面一盘为空盘 内装一层酥土遮光,4 叠为一堆,堆与堆之间留有 10 cm 的空隙,堆叠完毕,顶部和四周用黑色农膜(室 内)或透明薄膜上加盖遮阳网(室外)封闭覆盖,不可有漏缝和漏洞,做到保温保湿不见光,防止盘间 温湿度不一致,影响齐苗。 6.6.3.2 暗化时间 时间 2 d~4 d,最长不超过 4 d,具体时间根据温度等因素而定,以 80%种子出苗高度 1 cm 为宜。 6.7 秧田管理 参照 DB3212/T 127-2015 执行。 7 大田栽插与管理 7.1 大田准备 7.1.1 麦秸机械全量还田 麦收时用带有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收割,留茬高度 10 cm,同时开动切割装置,碎草长度 7 cm 以内,将麦秸撒匀。 7.1.2 上水泡田 小麦收割后上水浸泡 2 d~3 d,以泡软秸秆,泡透土壤耕作层为佳。耕作时的水层,以薄水约 2 cm 为宜。 7.1.3 精细整地 利用埋茬耕整机与中拖配套带水旋耕将田面进行耕整,耕作时的水层深 1 cm~3 cm。作业时第一 遍采用挂 III 档无环节套作浅旋;第二遍采用挂 II 档“绕行法”找平作业,耕深控制在 10 cm~15 cm, 田面整平,田面高低差不超过 3 cm。 7.1.4 田面沉实 整平后田面需沉实,沙土沉实 1 d,壤土 1 d~2 d,粘土沉实 2 d~3 d 后再插秧。 7.2 精确栽插 7.2.1 适龄移栽 秧龄掌握 15 d~18 d ,群体叶龄 2.5 叶~3.5 叶,苗高 12 cm~17 cm。 7.2.2 起运要求 起秧时小心将秧块卷起,运送时堆叠层数 2 层~3 层,运至田头应随即平放,做到随起随插。 7.2.3 合理密植 3 DB3212/T 2046—2022 行距 30 cm,株距 12 cm 或 14 cm,667 ㎡栽 1.6 万穴~1.9 万穴,穴苗数 3 株~4 株,基本苗 6 万~ 8 万。 7.2.4 薄水浅插 水层深度 2 cm~3 cm,一般栽深 1 cm~2 cm。 7.2.5 及时补苗 机插后及时人工补秧。 7.3 大田管理 7.3.1 7.3.1.1 水浆管理 移栽期 栽后 5 d~7 d,实施日灌夜露、晴灌阴露的间隙湿润的灌溉方式,一般要露田透气 2 次~3 次。 7.3.1.2 有效分蘖期 活棵后浅水勤灌,灌水深度以 2 cm~3 cm 为宜,待其自然落干,再上新水,此期至少露田 2 次~3 次。 7.3.1.3 搁田期 全田苗数达到穗数 80%时(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 1 个叶位~2 个叶位),自然断水搁田,做到 早搁,轻搁,多次搁,逐步搁实。 7.3.1.4 灌浆结实期 复水后以干湿交替为主,其中孕穗至抽穗扬花期期间应建立浅水层 2 cm~3 cm,收割前 7 d~10 d 断水。 7.3.2 7.3.2.1 精确施肥 肥料用量 每 667 ㎡大田总量折纯 N 21 kg~23 kg ,P205 7 kg~7.5 kg,K2O 7 kg~7.5 kg,基蘖肥与穗肥 之比为 7:3,肥料使用符合 NY/T 496 的要求。 7.3.2.2 基肥 45%复合肥 30 kg/667 ㎡。 7.3.2.3 分蘖肥 栽后 5 d~7 d 施 1 次分蘖肥,用尿素 10 kg/667 ㎡~12.5 kg/667 ㎡,栽后 10 d~14 d,用尿素 10 kg/667 ㎡~12.5 kg/667 ㎡再施 1 次。 7.3.2.4 穗肥 主茎叶龄余数 4.0 叶时,用 45%复合肥 15 kg/667 ㎡,加尿素 7.5 kg/667 ㎡~10 kg/667 ㎡。 7.3.3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总的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生产过程中,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措施,减少各类病 虫草害的发生。根据当地农业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适期开展防治,有关农药的使用准则与注意事项符 合 GB/T 8321 的要求,详见附录 A。 8 收获 当 85%~90%以上实粒黄熟后即可机械收割。 4 DB3212/T 2046—2022 9 生产档案记录 生产全过程均应详细记录,包括基地情况、种子的来源、生产技术与过程。档案资料应有专人管理, 所有档案保存 2 年以上。 5 DB3212/T 2046—2022 A 附 录 A (资料性) 水稻生产中的推荐农药品种及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 药剂种类及剂量 (每 667 ㎡每次) 施药方法 (每 667 ㎡每次) 防治适期 兑水 30 kg 喷雾 首次用药时间, 病穴率达 5%以上 兑水 30 kg 喷雾 破口前 7 d~10 d 兑水 30 kg 喷雾 叶瘟:发病初期用药。 穗瘟
DB3212-T 2046-2022 泰香粳1402机插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泰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9 00:53:5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