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62 大 DB5329 理 州 地 方 标 准 DB 5329/T 8—2019 园林高山杜鹃生产技术规程 2019 - 11 - 29 发布 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1 -29 实施 发 布 DB5329/T 8—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理白族自治州园艺工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青、段杰珠、黄树增。 I DB5329/T 8—2019 园林高山杜鹃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山杜鹃适宜栽培条件、主栽品种的繁殖技术、栽培基质、换袋/盆、田间管理等栽 培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内园林高山杜鹃的繁育和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LY/T 1589 NY/T 496 3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花卉术语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术语定义 3.1 园林 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 布置,辅以禽鸟养殖,从而构成一个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3.2 高山杜鹃 一般是指无鳞杜鹃花亚属,有鳞杜鹃花亚属,马银花亚属中的常绿杜鹃,及由上述三大亚属的杜鹃 经过杂交培育的栽培品种。 3.3 株高 指植株根颈部到顶部之间的距离,其中顶部是指主茎顶部。 4 栽培环境 1 DB5329/T 8—2019 4.1 气候条件 生长适宜温度 18℃~25℃,开花适宜的温度 10℃~20℃。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 60%~80%。 4.2 土壤要求 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偏酸性土壤,土壤 pH 值 5.5~7.0。 5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适应力强,生长健壮,株型紧凑,花色艳丽,花姿独特的马缨杜鹃、黄杜鹃、大白花杜 鹃、羊踯躅等。 6 种苗繁殖 6.1 播种繁殖 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采用盆播或漂浮育苗,种子撒播匀,上覆薄层细土,置于阴处,温度控制在 20℃,20d~25d 可出苗。 6.2 扦插繁殖 在 5~6 月份剪取健壮的半木质化的新枝,长 5cm~8cm,剪除下部叶片,保留顶叶 2 片~3 片作插 条,插条基部用吲哚丁酸或 ABT 生根粉等溶液浸醼处理,扞插在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中, 温度保持在 20℃~25℃,遮荫并经常喷雾保湿。 7 栽培管理 7.1 栽培容器 选用塑料钵。 7.2 基质选择性 适宜的土壤 pH 值 5.5~7,用腐叶土、苔藓、山泥以 2︰1︰7 的比例混合而成,或用松针土、腐叶 土、锯末等。 7.3 栽植方法 组织培养苗和扦插苗可先用穴盘栽植,后用塑料钵栽植。待成活后移植到8cm~10cm塑料钵栽植。 根据植株生长更换不同规格的塑料钵或植树袋,或下地栽植。 2 DB5329/T 8—2019 7.4 施肥方法 施肥种类和施肥方法见附录A。 7.5 温度、湿度管理 7.5.1 温度 最适温度 15℃~25℃。 7.5.2 湿度 保持空气相对湿度 60%~80%。 7.6 水分 新栽或新换盆的高山杜鹃,第一次浇水应浇透,一般浇水 2 次。用干的细腐叶土或泥炭土栽培时, 先将土稍拌湿,放 1d~2d 再用。高山杜鹃用水 pH 值 7 以下为宜。水质趋碱性的可用酸化处理的水(即 50kg 水加 0.1%硫酸亚铁)常年浇用。开花期不宜多浇水,过多易落蕾和早谢;冬春风大气候干燥,必 须保证充足水分。 7.7 整形修剪 利用修剪控制树形,复壮树体。装盆 30d 后,如果根系发育好,剪去顶芽、底部分枝,修剪后象灌 木状,株型圆满紧凑。在 5 月前进行修剪,所发新梢,当年均能形成花蕾,过晚则影响开花。对 2a~ 4a 生苗,为加速植株成型,通过摘心、摘蕾来促发新枝;植株成型后,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及重叠 紊乱的枝条,均以疏剪为主。 为提高开花品质,在 9 月~10 月进行疏蕾。当花芽长到 0.5 cm 大小时,每个枝条上保留 1 个主花 芽,其它的花芽摘除。 7.8 遮荫 7 月~8 月是高山杜鹃生长关键时期,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可遮二层网,阴棚周围的场地一天至少 喷 3 次水。及时检查是否有染病植株,一旦发现,必须立即剪除、烧毁。9 月,按时去掉第二层网,使 高山杜鹃得到适当的光照。冬季移到向阳处。 高山杜鹃喜半阴半阳的栽植环境。花谢之后,把残花摘掉,移入阴棚管理,遮荫 60%。 7.9 病虫害防治 7.9.1 病害防治 6月中旬后进入多雨高温季节,对高山杜鹃的生长不利,常易发生病害。主要病害防治见附录B。 3 DB5329/T 8—2019 7.9.2 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防治见附录 C。 8 质量分级 园林高山杜鹃质量分级标准见附录 D。 9 标识、包装、运输、检疫 9.1 标识 必须注明种类、品种名、花色、规格、包装日期、生产单位及产地等。 9.2 包装 用塑料钵或植树袋栽植的,直接起运。地苗带土球起苗,起运前用草席包裹根部,用草绳捆扎根部 土球,地上部分用专用塑料袋或遮阴网包装。包装时,注意不要碰撞花蕾。 9.3 运输 使用苗木专用运输车,冬季运输必须采用保温车或加温车。包装好的产品整齐有序的放入车厢,切 忌倒置和挤压。 9.4 检疫 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及有关植物检疫的相关规定。 4 DB5329/T 8—2019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施肥种类和施肥方法 施肥种类 施肥方法 施肥原则勤施薄施。 有机肥:腐熟的人粪尿、厩肥、油饼、 堆肥、沼液等。 高山杜鹃用肥量比其它花卉较轻,生长旺盛、叶 芽萌动时施肥。以微酸性和中性肥料为好。 春夏秋三季,每月施一次复合肥,数量视苗木大 小而定。施肥在浇透水后或雨后次日,将其均匀的撒 无机肥:尿素、磷肥、钾肥、复合肥等。 在表土层,施肥后 7d 内保持土壤湿润。结合换袋, 追施一次有机肥。 5 DB5329/T 8—2019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高山杜鹃主要病害防治 危害部位及主要症状 防治方法 主要侵染根部。症状:一般先从须根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2、每隔 发病,围绕须根基部形成红褐色圆 10d~15d 喷施 1 次 70%甲基硫菌灵 1000 倍液或 斑,病斑不断扩大,逐渐蔓延到上部 50%代森锌 500 倍液,或枯草芽孢杆菌 500 倍液, 防治对象 根腐病 根区,使根变黑褐色腐烂,植株死亡。 或用硫酸铜 150 倍液灌根。3、及时拔除病株并 集中烧毁。 茎腐病 叶斑病 主要危害茎。症状:通常发生在根茎 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通风透气,适当增施有 部,染病后树皮呈灰白色,后变褐腐 机肥或钾肥提高抗病力。2、在 5 月份,每 7 d~ 烂,病灶会逐渐蔓延,致使嫩枝溃疡 10 d 用 70%甲基硫菌灵 1000 倍液涂抹主干 1 次。 或皱缩,叶片、顶芽变褐下垂坏死; 3、发病初期喷施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 严重时整个树皮坏死,全株失水死 液,或 58%甲霜灵锰锌 800 倍液,或 72.2%霜霉 亡。 威 800 倍液灌根。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症状:植株下部 1、加强通风管理,并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和枯枝 老叶最先发病,发病初期叶面出现红 败叶。2、合理搭配氮、磷、钾肥的比例,适当 褐色小斑逐渐发展为圆形或多角形 增施有机肥。3、在高温多湿季节及开花前后, 黑褐色病斑,发病后期病斑表面生出 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1000 倍液 许多黑色或灰褐色霉点,严重时病斑 或 10% 苯咪 甲 环 唑 1000 倍 液或 12.5%戊 唑 醇 连成片,致使叶片枯黄脱落。 1000 倍液喷洒预防,每 7 d~10 d 喷洒 1 次,连 续 3 次~4 次。 主要危害嫩枝、嫩叶和花朵。发病初 1、控制设施湿度,注意通风透光。2、发病时用 期出现退绿小斑,病斑不断扩大,表 30%醚菌酯 2000 倍液或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面生出白粉状物或遍布白粉层,最后 1000 倍液~1500 倍液喷洒。3、及时拔除病株、 在白粉层上产生深褐色颗粒状物。 清除病叶并集中烧毁。 白粉病 6 DB5329/T 8—2019 C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高山杜鹃主要虫害防治 防治对象 螨 网蝽 杜鹃粉虱 危害部位及主要症状 防治方法 主要危害叶片。受害叶片表面呈现许多褐色 虫害发生期用 1.8%阿维菌素 2000 倍液与 小斑点,后全叶变为褐色,严重时叶片枯黄、 20%三氯杀螨醇乳剂 2000 倍液交替喷施。 脱落。 主要危害叶片。症状:成虫或若虫吸食叶片 汁液,致使叶面出现针点状白点,叶片逐渐 用 50% 的杀螟松 2000 倍液喷雾。 失绿变白,叶背出现锈黄色,导致叶片早落。 1、设施要及时通风透气。 主要危害幼叶。受害幼叶叶面产生黄色斑 2、发生初期或量少时,可人工捕捉。 点,叶背出现盖状黑色物,严重时叶片脱落。 3、大面积发生时,多用 90% 的敌百虫 800 倍液~1000 倍液喷雾。 7 DB5329/T 8—2019 D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园林高山杜鹃质量分级标准 指 标 等 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花型及花色能充分表现品种固有性状特征。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株型 基本要求 形态美观。 花蕾分布 较均匀 均匀 一般 花蕾数 ≥15 个 10 个~15 个 5 个~10 个 分枝数 4 枝~6 枝 3 枝~4 枝 2 枝~3 枝 地径(cm) 5cm~7cm 3cm~5cm 2cm~3cm 株高(cm) 180cm~200cm 160cm~180cm 120cm~140cm 冠幅(cm) 80cm~100cm 60cm~80cm 40cm~60cm 株 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DB5329-T 8-2019 园林高山杜鹃生产技术规程 大理白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6:51:5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