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34 DB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45/T 2032—2019 糖料甘蔗良种逐级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of three grade cultivar-multiplication of sugarcane 2019 - 12 - 05 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2 - 30 实施 发 布 — DB45/T 2032 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质量要求 .......................................................................... 2 5 繁育技术 .......................................................................... 4 6 种茎砍后处理 ...................................................................... 6 7 记录 ..............................................................................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甘蔗大田种苗质量检测记录表 ........................................ 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甘蔗种茎砍后质量检测记录表 ........................................ 8 I — DB45/T 2032 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广西糖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松、庞天、邓智年、王维赞、刘俊仙、刘红坚、刘丽敏、卢曼曼、何毅波、 张荣华、覃振强、林善海。 III — DB45/T 2032 2019 糖料甘蔗良种逐级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糖料甘蔗良种逐级繁育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繁育技术、种茎砍后处理和记 录。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糖料甘蔗良种的逐级繁育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1785—2009 甘蔗种茎生产技术规程 NY/T 1787—2009 糖料甘蔗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甘蔗营养杯苗 sugarcane nutrient cup seedling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并单株假植在营养杯(袋)、育苗盘等育苗容器中的甘蔗组培苗。 3.2 一级种茎 primary seedcane 以甘蔗营养杯苗为供体繁育获得的新植甘蔗种茎。 3.3 二级种茎 original seddcane 以一级种茎为供体繁育获得的新植甘蔗种茎。 3.4 三级种茎 produce seedcane 以二级种茎为供体繁育获得的新植甘蔗种茎。或以甘蔗营养杯苗及一级种茎为供体繁育的第一年宿 根蔗种茎。 3.5 生长期 growth period 甘蔗从下种栽培至种茎砍收的时间。通常以月计算。 1 — DB45/T 2032 2019 3.6 成熟芽数 number of mature buds 满足生长期要求的甘蔗植株,从地面起到梢部生长点以下10 cm 处的全部蔗芽数。 3.7 夹杂物 inclusion 种茎中夹带的沙土、腐败茎及其他非蔗物。 3.8 蔗株倒伏程度 lodging degree of sugarcane plant 蔗株与地面夹角的大小。夹角≥ 60°的蔗株为直立、夹角为30°~60°的蔗株为半直立、 夹角≤30°的蔗株为倒伏。 4 质量要求 4.1 质量指标 甘蔗种植前15 d~30 d,对种茎进行检测,其质量指标见表1。 表 1 质量指标 项 指 目 标 一级种茎 二级种茎 三级种茎 品种纯度(%) 100 ≥ 98 ≥ 95 生长期(月) 6~8 6~8 6~8 每茎成熟芽数(个) ≤ 15 ≤ 15 ≤ 15 夹杂物率(%) ≤ 1.0 ≤ 1.0 ≤ 1.0 20 ℃~30 ℃盆栽发芽率(%) ≥ 95 ≥ 90 ≥ 90 田间发芽率(%) ≥ 80 ≥ 70 ≥ 70 螟害节率(%) ≤ 1.0 ≤ 2.0 ≤ 5.0 绵蚜虫和粉蚧虫株害率(%) ≤ 1.0 ≤ 1.0 ≤ 1.0 黑穗病和梢腐病病株率(%) ≤ 1.0 ≤ 1.0 ≤ 1.0 倒伏程度(蔗株与地面夹角) ≥ 60° ≥ 60° > 30° 4.2 质量检测方法 4.2.1 取样 品种纯度、黑穗病和梢腐病病株率、绵蚜虫和粉蚧虫株害率等检测内容取样方法:种茎砍收 前 30 d~45 d,随机选取面积分别在 6 hm 以上的 3 个地块,每地块取 3 个点,每个点取 20 m 行长的蔗 株作为检测样本。 4.2.1.2 每茎成熟芽数、茎径、螟害节率等检测内容取样方法:种茎砍收前 30 d~45 d,随机选取具 有代表性的 3 个地块,每地块取 3 个点,每个点连续取本品种甘蔗 20 株,共 180 株甘蔗为检测样本。 4.2.1.1 2 2 — 4.2.1.3 盆栽发芽率、田间发芽率等检测内容取样方法:从采收的种茎提取检测样本,每 10 t 种茎为 1 个样本,每个样本抽查 3 个点,每个点取 3 条种茎,共 9 条种茎。 DB45/T 2032 2019 4.2.2 检测 4.2.2.1 品种纯度 按NY/T 1796—2009中第5.1.1条的规定执行。 4.2.2.2 黑穗病和梢腐病病株率 通过对检测样本进行黑穗病、梢腐病等发病症状观察,某1株甘蔗同时患上黑穗病和梢腐病,算 1病株,计算黑穗病和梢腐病病株率见式(1): I=(P1+P2)/P×100% .................................. (1) 式中: I——表示黑穗病和梢腐病病株率(%); P1——表示黑穗病株数; P2——表示梢腐病株数; P——表示样本总株数。 4.2.2.3 绵蚜虫和粉蚧虫株害率 通过对检测样本绵蚜虫和粉蚧虫为害情况观察,某1株甘蔗同时发生绵蚜虫和粉蚧虫为害的,算1 虫害株,计算绵蚜虫和粉蚧虫株害率见式(2): B1=(P3+P4)/P×100% ................................. (2) 式中: B1——表示绵蚜虫和粉蚧虫株害率(%); P3——表示绵蚜虫为害株数; P4——表示粉蚧虫为害株数; P——表示样本总株数。 4.2.2.4 每茎成熟芽数 待检测样本平地面砍下,梢部砍至生长点下10 cm处,全部蔗芽数为成熟芽数,计算每茎成熟芽数 见式(3): A1= A/P ......................................... (3) 式中: A1——表示每茎成熟芽数; A——表示样本成熟芽总数; P——表示样本总株数。 4.2.2.5 螟害节率 通过对检测样本节间螟虫为害观察,计算螟害节率见式(4): B2=K1/K×100% ..................................... (4) 式中: B2——表示螟害节率(%); 3 — K1——表示螟害节数; K——表示样本总节数。 DB45/T 2032 2019 4.2.2.6 倒伏程度 对田间检测样本离地面顷斜角度观察,判断倒伏程度。 4.2.2.7 夹杂物率 种茎称重后,随机采整捆种茎一捆,计算夹杂物率见式(5): E=W1/W×100% ..................................... (5) 式中: E——表示夹杂物率(%); W1——表示沙土、腐败茎及其他非蔗物重量; W——表示样本总重量。 4.2.2.8 盆栽发芽率 将1个样本9条种茎砍成单芽,在温度20℃~30℃ 盆栽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计算盆栽发芽率见 式(6): V2=C2/C×100% ..................................... (6) 式中: V2——表示盆栽发芽率(%); C2——表示样本发芽数; C——表示样本总芽数。 4.2.2.9 田间发芽率 将1个样本9条种茎砍成单芽或双芽段,在田间常规下种条件下进行观察发芽情况,计算田间发芽率 见式(7): V3=C3/C×100% ..................................... (7) 式中: V3——表示田间发芽率(%); C3——表示样本发芽数; C——表示样本总芽数。 5 繁育技术 5.1 环境条件 5.1.1 气候条件 要求全年≥10 ℃ 的活动积温6 000 ℃ 以上,年日照时数1 400 h 以上,年降雨量1 000 mm 以上,海拔 800 m 以下,全年霜冻天数≤10 d。 5.1.2 土壤条件 按 NY/T 1785—2009 中第 3.1.3 条的规定执行。 4 — DB45/T 2032 2019 5.1.3 水利条件 具有滴灌和良好的排水防涝条件。 5.2 整地 犁深20 cm~30 cm,犁碎耙平。行距120 cm~140 cm,沟深20 cm~30 cm。 5.3 种植 5.3.1 一级种茎繁育 5.3.1.1 施基肥 每公顷
DB45-T 2032-2019 糖料甘蔗良种逐级繁育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5 01:09:5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