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626724.3
(22)申请日 2022.06.27
(73)专利权人 苏州美之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
吴越路(交巡警中队北侧)
(72)发明人 沈扬
(51)Int.Cl.
B32B 27/02(2006.01)
B32B 27/36(2006.01)
B32B 9/02(2006.01)
B32B 9/04(2006.01)
B32B 27/08(2006.01)
B32B 27/12(2006.01)
B32B 27/32(2006.01)
B32B 3/08(2006.01)
B32B 3/3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抗菌透湿涤纤织物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透湿涤纤织物,
涉及涤纶织物 技术领域, 旨在解决马桶垫在使用
时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要点是: 包
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上层和下层, 上层靠近下层的
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一, 下层靠近上层的一
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二, 相邻凸起一和相邻凸
起二间形成有放置空间, 放置空间内容纳有抗菌
纤维, 位于相邻凸起二间的所述下层上开设有排
湿孔。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竹纤维, 竹纤维具有
天然的抗菌抑菌性, 减少细菌在织物上的繁衍数
量, 保证织物的卫 生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17968750 U
2022.12.06
CN 217968750 U
1.一种抗菌透湿涤纤织物, 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上层(1)和下层(2),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上层(1)靠近下层(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一(3), 所述下层(2)靠近上层(1)的一侧
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二(4), 相邻所述凸起一(3)和相邻凸起二(4)间形成有放置空间(5),
所述放置空间(5)内容纳 有抗菌纤维(6), 位于相邻凸起二(4)间的所述下层(2)上开设有排
湿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透湿涤纤织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层(2)设置为透孔起
花组织, 所述透孔起花组织包括地组织和花组织, 所述地组织设置为平纹透孔组织, 所述地
组织的上经组织点为浮, 所述花组织的上经组织点为叉, 所述透孔起花组织的上纬组织点
为沉, 所述透孔起花组织的组织循环自左向右依 次设置为浮沉浮沉浮沉浮沉、 沉沉叉叉叉
叉沉沉、 沉沉叉叉叉叉沉沉、 沉浮沉浮沉浮沉浮、 浮沉沉浮沉浮浮沉、 沉沉沉沉浮浮浮浮、 浮
沉沉浮沉浮浮沉、 浮沉浮沉浮沉浮沉、 沉沉叉叉叉叉沉沉、 沉沉叉叉叉叉沉沉、 沉浮沉浮沉
浮沉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透湿涤纤织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层(2)通过弹力吸湿
纱线编织而成, 所述弹力吸湿纱线包括弹力股线(8)和吸湿股线(9), 所述地组织通过吸湿
股线(9)编织而成, 所述 花组织通过弹力股线(8)编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透湿涤纤织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湿股线(9)包括自内
向外依次设置的中间层、 抗菌层和吸湿层, 所述中间层通过涤纶纤维(10)加捻而成, 所述抗
菌层螺旋缠绕在中间层的外周壁上, 所述抗菌层通过竹纤维(11)和木棉(12)加捻而成, 所
述吸湿层包缠在抗菌层的外侧, 所述吸湿层通过棉纤维(13)加捻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透湿涤纤织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力股线(8)设置为氨
纶包覆纱, 所述氨纶包覆纱包括氨纶纤维(14)以及螺 旋缠绕在其外侧的涤纶纤维(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透湿涤纤织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1)设置为平纹起
花组织, 所述平纹起花组织包括平纹地组织和花组织, 所述上层(1)通过散湿抗菌纱线(15)
编织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透湿涤纤织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湿抗菌纱线(15)包括
纱芯以及包缠在其外侧的导湿线, 所述纱芯通过竹纤维(11)加捻而成, 所述导湿线通过丙
纶纤维(16)加捻而成。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968750 U
2抗菌透湿涤纤织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涤纶织物技 术领域, 更 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抗菌 透湿涤纤织物。
背景技术
[0002]涤纶纤维强度 高、 弹性好且不易起皱, 使得利用涤纶纤维编织出的涤纶织物尺寸
更加稳定, 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使用。
[0003]随着马桶的高速发展, 马桶垫也随之应运而生, 马桶垫能够隔绝马桶圈和 皮肤的
直接接触, 减少马桶圈的冰凉感对皮肤的刺激, 尤其是在夏季如 厕过程中, 一方面卫生间的
空间相对较小, 空气流通差, 另一方面在如 厕时发力也会导致体表容易出汗, 使得部 分汗液
会渗入马桶垫内, 且也会使部分污渍飞溅到马桶垫上, 导致细菌在马桶垫上大量的滋生繁
衍, 使得人们再次使用时, 极易引发臀部红疹等其他疾病的产生, 因而设置一种抗菌性能好
的织物结构很有必要。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 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透湿涤纤织物,
通过结构的设置 达到提高面料抗菌性能的目的。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该抗菌透湿涤纤织
物, 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上层和下层, 所述上层靠近下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一, 所
述下层靠近上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二, 相邻所述凸起一和相 邻凸起二间形成有放
置空间, 所述 放置空间内容纳有抗菌纤维, 位于相邻凸起 二间的所述下层上开设有排湿孔。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下层设置为透孔起花组织, 所述透孔起花组织包
括地组织和花组织, 所述地组织设置为平纹透孔组织, 所述地组织的上经组织点为浮, 所述
花组织的上经组织点为叉, 所述透孔起花组织的上纬组织点为沉, 所述透孔起花组织的组
织循环自左向右依次设置为浮沉浮沉浮沉浮沉、 沉沉叉叉叉叉沉沉、 沉沉叉叉叉叉沉沉、 沉
浮沉浮沉浮沉浮、 浮沉沉浮沉浮浮沉、 沉沉沉沉浮浮浮浮、 浮沉沉浮沉浮浮沉、 浮沉浮沉浮
沉浮沉、 沉沉叉叉叉叉沉沉、 沉沉叉叉叉叉沉沉、 沉浮沉浮沉浮沉浮。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下层通过弹力吸湿纱线编织而成, 所述弹力吸湿
纱线包括弹力股线和吸湿股线, 所述地组织通过吸湿股线编织而成, 所述花组织通过弹力
股线编织而成。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吸湿股线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中间层、 抗菌
层和吸湿层, 所述中间层通过涤纶纤维加 捻而成, 所述抗菌层螺旋缠绕在中间层的外周壁
上, 所述抗菌层通过竹纤维和木棉加捻而成, 所述吸湿层 包缠在抗菌层的外侧, 所述吸湿层
通过棉纤维加捻而成。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弹力股线设置为氨纶包覆纱, 所述氨纶包覆纱包
括氨纶纤维以及螺 旋缠绕在其外侧的涤纶纤维。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7968750 U
3
专利 抗菌透湿涤纤织物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3:35:4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