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428689.0
(22)申请日 2022.09.14
(73)专利权人 苏州阿提申机 械有限公司
地址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 仓市兴业北
路399号
(72)发明人 黄殿杰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九方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 合伙) 32398
专利代理师 张文婷 王啊明
(51)Int.Cl.
A23F 3/08(2006.01)
G01D 2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多层自动循环发酵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自动循环发酵
设备, 包括: 至少一个发酵床、 上料输送机和转料
输送机, 所述发酵床设置有呈上下间隔分布的多
个发酵床体, 每个所述发酵床体上均安装有送料
输送机, 处于上层的所述发酵床体的物料在其送
料输送机的输送下能够掉落至下层的所述发酵
床体上; 所述上料输送机对接于发酵床上处于最
上层的一个所述发酵床体, 用于向该发酵床体输
送物料; 所述转料输送机的一端对接于发酵床的
输出端, 另 一端对接于所述上料输送机, 用于将
该发酵床上的物料输送返回至所述上料输送机
上。 该多层自动循环发酵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发
酵及翻堆作业, 无需投入较多人力, 提高效率, 而
且采用上下分层布置, 占用场地面积小, 物料发
酵容量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CN 218104761 U
2022.12.23
CN 218104761 U
1.一种多层自动循环发酵设备,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至少一个发酵床, 所述发酵床设置有呈上下间隔分布的多个发酵床体(101), 每个所述
发酵床体(101)上均安装有送料输送机(102), 处于上层的所述发酵床体(101)的物料在其
送料输送机(102)的输送下能够掉 落至下层的所述发酵床体(101)上;
上料输送机(2), 对接于发酵床上处于最上层的一个所述发酵床体(101), 用于向该发
酵床体(101)输送 物料;
转料输送机(3), 其一端对接于发酵床的输出端, 另一端对接于所述上料输送机(2), 用
于将该发酵床上的物料输送返回至所述上 料输送机(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自动循环发酵设备, 其特征在于: 上下相邻 两层所述发酵
床体(101)相互错 开布置且输送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自动循环发酵设备, 其特征在于: 位于上层的所述发酵床
体(101)的输送末端与相邻的位于下层的所述发酵床体(101)的输送始端之间均安装有均
料机构(4), 用于对落入的物料进行均匀化处 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自动循环发酵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料机构(4)包括
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均料辊(401)、 传动机构(402)以及通过所述传动机构(402)驱动两个
所述均料辊(401)朝相反方向转动的驱动电机(403), 两个所述均料辊(401)上沿径向排列
设置有若干拨料杆(4011), 两个所述均料辊(401)之间的所述拨料杆(4011)呈相互交叉分
布且互不干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自动循环发酵设备, 其特征在于: 位于上层的所述发酵床
体(101)的输送末端与相邻的位于下层的所述发酵床体(101)的输送始端之间均安装有吹
风装置(5), 用于对下落的物料进行吹风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自动循环发酵设备, 其特征在于: 每层所述发酵床体
(101)上均安装有用于向物料进行补水的喷水装置(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自动循环发酵设备, 其特征在于: 每层所述发酵床体
(101)上均布置有用于对物料进行温湿度检测的检测装置(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自动循环发酵设备, 其特征在于: 每层所述发酵床体
(101)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挡板(1011), 两侧的所述侧挡板(1011)与所述送料输送机(102)合
围构成用于存 储物料的发酵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 自动循环发酵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床具有两个,
分别是与所述上料输送机(2)对接的第一发酵床(100)及与所述转料输送机(3)对接的第二
发酵床(200), 位于所述第一发酵床(100)最下层的所述发酵床体(101)与位于所述第二发
酵床(200)最上层的所述发酵床体(101)之间设置有物料提升 机(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层自动循环发酵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振动布料输送
机(9), 设置在所述物料提升机(8)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发酵床(200)上处于最上层的所述发
酵床体(101)之间。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104761 U
2多层自动循环发酵设 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发酵设备技 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多层自动循环发酵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茶叶的生产工艺中, 发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茶叶发酵是一种单纯的氧化
作用, 实际上就是新鲜茶叶和氧气在接触的过程中, 利用细菌和酵母等微生物在无氧条件
下, 酶让茶叶降解糖分子产生能量的过程。
[0003]目前, 现有的茶叶发酵作业还停留在人工阶段, 需要依靠人工来完成。 首先由人工
将茶叶按照一定的高度堆放至发酵场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 人工测 量温度茶叶中
心温度, 到达一定温度后, 开始进 行人工翻堆, 之后继续进 行发酵, 如此反复几次, 直到达到
发酵要求。 采用此方式不仅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 效率低下, 而且占用场地面积大。 因此, 有
必要对现有技 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 术中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自动循环发酵设备, 以克服现有茶叶发酵方
式需投入人力多、 效率低、 占用场地 面积大的缺陷。
[000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层自动循环发酵设
备, 包括:
[0006]至少一个发酵床, 所述发酵床设置有呈上下间隔分布的多个发酵床体, 每个所述
发酵床体上均安装有送料输送机, 处于上层的所述发酵床体的物料在其送料输送机的输送
下能够掉 落至下层的所述发酵床体上;
[0007]上料输送机, 对接于发酵床上处于最上层的一个所述发酵床体, 用于向该发酵床
体输送物料;
[0008]转料输送机, 其一端对接于发酵床的输出端, 另一端对接于所述上料输送机, 用于
将该发酵床上的物料输送返回至所述上 料输送机上。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上下相邻两层所述发酵床体相互错开布置且输送
方向相反。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位于上层的所述发酵床体的输送末端与相邻的位
于下层的所述发酵床 体的输送始端之 间均安装有均料机构, 用于对落入的物料进 行均匀化
处理。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均料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布置 的均料辊、
传动机构以及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两个所述均料辊朝相反方向转动的驱动电机, 两个所
述均料辊上沿径向排列设置有若干拨料杆, 两个所述均料辊之 间的所述拨料杆呈相互交叉
分布且互不干涉。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位于上层的所述发酵床体的输送末端与相邻的位
于下层的所述发酵床 体的输送始端之 间均安装有吹风装置, 用于对下落的物料进 行吹风冷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18104761 U
3
专利 多层自动循环发酵设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3:35:3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