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21 浙 江 DB3301 省 杭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301/T 1079—2019 代替 DB3301/T 1079—2017 三叶青生产技术规程 2019 - 04 - 30 发布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5 - 30 实施 发 布 DB3301/T 1079—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三叶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 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微所、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牟豪杰、姜维梅、许鑫瀚、陈加红、王静、王锡志。 本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 ——DB3301/T1079—2017。 1 DB3301/T 1079—2019 三叶青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叶青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种苗生产、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产地 初加工、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及档案建立与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区域内三叶青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扦插条 当年生,具2节~3节的带叶藤茎。 3.2 直接栽培 三叶青种苗种植在大田、林下。 3.3 容器栽培 三叶青种苗种植在固定容器内。 4 环境要求 4.1 产地选择 宜选择生态条件良好,海拔在305m~730m、坡度不大于15度,土层疏松肥沃、保肥保水能力好、排 水良好、远离污染源且近五年未使用除草剂的地块种植。 2 DB3301/T 1079—2019 4.2 空气质量 符合GB 3095规定的二级标准。 4.3 灌溉水质量 符合GB 5084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4.4 土壤质量 符合GB 15618规定的二级标准。 5 种苗生产 5.1 种源 三叶青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et Gilg),民间称其为 金线吊葫芦、石老鼠、蛇附子等,以块根为主要药用部分,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痰散结等功效, 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风,百日咳,疮痈痰核,毒蛇咬伤等多种疾病。选用浙江地区原产三叶青,其特点 为:多年生草质攀缘藤本,长0.8m~4m;茎细弱,具纵棱,节间距5cm~8cm,截面为椭圆形;叶互生, 叶片成狭卵状椭圆形,长3cm~6cm,宽1.5cm~2.5cm,叶缘具刺状疏齿,两面均无毛,且叶表面具有较 明显蜡质层。聚伞花序腋生,花小,黄绿色或黄白色;萼齿小,卵形;花瓣4,卵形;外面顶部有角状 突起,花盘明显;雄蕊4,雌蕊1;柱头4裂,星状开展。浆果球形,熟时红色。花期5月~8月,果期8 月~10月。块根长条形、纺缍形、椭圆形至卵圆形,单个或数个相连呈串珠状,一般长1.5cm~10cm, 直径0.5cm~2.5cm;表面棕褐色,多数较光滑,少数有皱纹和皮孔样小瘤状突起,或还有凹陷,其内残 留棕褐色细根;质硬而脆,断面平坦粗糙,类白色,粉性,可见淡棕色形成层环,水浸液有明显的粘性。 5.2 扦插条准备 选择无病虫害的健壮枝条,修剪成带有2节~3节的茎段,上部留叶。 5.3 基质 以70%细泥土+20%泥炭+5%珍珠岩+3%缓释肥+2%草木灰作扦插基质。 5.4 扦插 用穴盘于2月上旬~6月下旬或9月上旬~11月下旬扦插。 5.5 育苗管理 扦插前架好遮阴棚架,覆盖遮光率50%~60%的遮阴网;扦插后在穴盘上架好塑料拱棚,保持塑料棚 内温度20℃~30℃和湿度60%~80%之间;4周后新根产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达,根系3条以 上,叶片3张以上,叶片嫩绿或翠绿即可出圃。 5.6 5.6.1 种苗分级 三叶青种苗质量等级见表 1,低于三级标准种苗不能用于生产。 3 DB3301/T 1079—2019 表1 等级 6 指标 节数 一级 5 节以上 二级 3~4 节 三级 2~3 节 5.6.2 种苗分级标准 分叉 根系 叶片 外观 叶片翠绿且完整 茎条健壮,无病害 根系发达,有膨根 分叉健壮 根系发达 根系 3 条以上 种苗跨县级行政区调运时,按 GB 15569 的规定执行。 栽培 6.1 栽种时间 4月上旬~6月下旬或9月下旬~10月下旬栽种。 6.2 直接栽培 6.2.1 整地起垄 栽种前,深翻土地35cm,耕细整平,四周开通排水沟,田块较大的应在当中开腰沟,排水沟深度应 在30cm 以上。深耕起垄,垄宽40cm~60cm,垄高30cm。结合整地施入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 6.2.2 栽种 每亩(667㎡)地种植密度在4000株至6000株,株距25cm~30cm,行距25cm~30cm,穴栽。穴深8cm~ 10cm,将种苗泥球部分放入穴中,填土压实,浇透水。 6.3 容器栽培 6.3.1 容器 底部或者周边有排水孔的塑料袋或环保型容器,口径为25cm~40cm,高为30cm~50cm。 6.3.2 基质 以80%园土+20%腐熟农家肥作栽培基质,装满拍平即可,整齐排列在种植畦上。 6.3.3 栽种 每个容器定植3株~4株,栽后压实,浇透定根水。 6.4 遮荫 5月中旬~9月下旬,覆盖透光率60%的遮阴网,避免强光直射。 7 管理 7.1 水分 4 DB3301/T 1079—2019 雨季来临时及时清沟排水,做到田间无积水。定植初期,3至5天浇水一次,保持地面湿润,不积水。 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0%~85%,田间持水量低于60%,适当浇水抗旱;高于85%, 要及时清沟排水,做到田间不积水。收获前保持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0%左右,方便采挖。 7.2 肥料与使用 使用腐熟的农家肥料或有机肥为主,根据需要辅以磷酸二铵肥。使用基肥300kg/亩~500kg/亩,第 1 年追肥:3月~5月结合除草,穴施腐熟的农家肥100kg/亩~150kg/亩;9月穴施腐熟的农家肥100kg/ 亩~150kg/亩。第2 年追肥:3 月、5 月、9月各穴施1次腐熟的农家肥200kg/亩~250kg/亩。 7.3 除草 在生长季节及时人工除草,不得使用除草剂。 7.4 越冬 冬季,当气温低于10℃,用两层透光率60%遮阴网中夹一层塑料薄膜架空覆盖。 8 病虫害防治 8.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虫害包括: ——三叶青主要病害:根腐病、灰霉病、霉菌病等; ——三叶青主要虫害:蛴螬(金龟子幼虫)、小地老虎、线虫等。 8.2 防治办法 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控制措施为主,强化实施物理防治和生物防 治措施,优化化学防治方法,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配方。保护 和利用天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8.3 农业防治 选择无病地建立无病育苗圃,用无病壮苗进行种植。保持苗圃清洁卫生,清除苗圃内外已枯死杂草、 杂树。高温季节及时摘除病叶,清除病残株,集中无害化处理;收获后清洁田园,无害化处理残枝落叶。 8.4 物理防治 在金龟子和小地老虎成虫发生期,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诱杀成虫。整地时,发现蛴螬(金 龟子幼虫)进行灭杀。 8.5 化学防治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在小地老虎危害高峰期的清晨,田间进行人工捕杀,或用炒香的麦麸或菜籽饼 5kg与90%晶体敌百虫100g/亩复配诱杀;防治线虫:在三叶青苗移栽前,用50%的辛硫磷1000倍液蘸根, 蘸根时药液要淹没根部30分钟,取出后稍晾后移栽,在移栽时,每亩地用3%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3公斤 拌细干土20公斤~50公斤施撒并锄入土中。根腐病、灰霉病、霉菌病等详见附录A。 9 收获 5 DB3301/T 1079—2019 9.1 时间 三叶青栽后2年~3年,可在10月下旬~来年4月上旬采收。 9.2 方法 在晴天挖出地下块根,抖去泥土。 10 产地初加工 10.1 鲜品 取三叶青地下块根,除去杂质、洗净。 10.2 干品 取三叶青地下块根,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11 标识、包装、运输、贮存 11.1 标识 规模以上生产主体实行合格证管理制度。 11.2 包装 用篓筐等包装材料包装,防止挤压变形。 11.3 运输 长途运输时,车辆清洁干净、无污染,不能堆压过紧,及时启运,并有防晒、防淋等措施,注意通 风透气。 11.4 贮存 应选择通风、阴凉、干燥地面的仓库或室内贮存,并具防虫、鼠、畜禽的措施。 12 档案建立与管理 档案记录完整,具有可追溯性,专人管理,保存期5年。 6 DB3301/T 1079—2019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三叶青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A.1 禁止使用的农药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 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 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 特丁硫磷、氯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胺苯磺隆单剂、甲磺隆单剂、百草枯水剂、胺苯磺隆复配制剂、 甲磺隆复配制剂等其他高毒、高残留农药。 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氯唑磷禁止在中草药材上使用。 注:资料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4号、第199号、第274号、第1157号、第1586号、 第2032号,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第174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 药材管理的通知”(食药监【2013】208号)。 A.2 三叶青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防治对 药品通 象 用名 灰霉病 灰霉清 霉菌病 茎腐病 蛴螬 有效成分 每 667m2 有 含量 效成分用量 WP 50% 80g~90g 托布津 WP 70% 100g~125g 恶霉灵 AS 30%
DB3301-T 1079-2019 三叶青生产技术规程 杭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3:02:5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