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CCS B 66 普 DB5308 洱 市 地 方 标 准 DB5308/T 48.1—2021 江城澳洲坚果综合标准 第 1 部分:良种苗木培育 2021-4-15 发布 2021-5-15 实施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308/T 48.1—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DB5308/T 48-2021 分为七个部分: —— 第 1 部分:良种苗木培育 —— 第 2 部分:栽培技术 —— 第 3 部分:高接换优 —— 第 4 部分:主要有害生物防治 —— 第 5 部分:果实采收、质量要求及收后处理 —— 第 6 部分:带壳果 —— 第 7 部分:果仁。 本部分为 DB5308/T 48-2021 的第 1 部分。 本文件由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提出。 本文件由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普洱市林业和草原科科学研究所、江城中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城哈尼族 彝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童清、刘庆云、朱臻荣、许丽萍、史富强、唐红燕、贾平、万岭梅、杨利华、 陈佑兴、李超富、彭文江、李宁华、陈建文、刘悦、李倩、杨涛、彭家萍、罗罕艳、王成江、白苑利、 李春苑。 DB5308/T 48.1—2021 江城澳洲坚果综合标准 第 1 部分:良种苗木培育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江城澳洲坚果(Macadamia spp.)良种苗木培育的术语和定义、苗圃地、砧木苗培育、 嫁接苗培育、分级质量指标、苗木检验及出圃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及相似区域澳洲坚果良种苗木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 525 有机肥料 NY 884 生物有机肥 DB53/ 062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江城澳洲坚果 macadamia produced in Jiang Chen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及相似区域种植的澳洲坚果。 4 苗圃地 4.1 气候条件 海拔宜600 m~1200 m,年均温≥18 ℃,极端低温≥2 ℃,年降雨量≥1000 mm。 4.2 地块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避风、排水良好、质地均匀、疏松的平地或缓坡地,pH值5.5~8.0的壤 土为宜。地下水位≤1 m,避开前作为香蕉、西瓜等澳洲坚果易感病虫害的地块。 5 砧木苗培育 5.1 种子选择 选择成熟饱满、无病虫害的H2、农试695的种子培育砧木苗。需贮存的种子置于阴凉处储存,贮存 期不宜超过3个月。 2 DB5308/T 48.1—2021 5.2 催芽 5.2.1 催芽床 做高床,宽100 cm~120 cm,上铺25 cm -30 cm厚清洁大颗粒湿润河沙,湿度以手握成团,松手后 能自然散开为宜。 5.2.2 催芽时期 随采随播,9月~11月为宜。 5.2.3 种子处理 现摘果实,脱青皮,将种子于冷水中浸泡12 h,用70%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1000倍液浸泡10 min, 暴晒至种子露白后播种。 5.2.4 播种 种子腹缝线朝下,种脐和发芽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按2 cm间距播种于催芽床上。覆盖2 cm厚洁净 河沙,淋透水,保持催芽床湿润。 5.3 移栽 5.3.1 基质 按体积比30%河沙:35%商品有机肥:35%红壤或砖红壤配制基质。每m³加入330 g低磷复合肥充分 拌匀。 5.3.2 育苗床 长依地形而定,翻耕摊晒1周后用杀菌剂稀释喷淋,宽60 cm~80 cm,步道宽50 cm。 5.3.3 育苗袋容器 选择直径10 cm~15 cm、高26 cm~30 cm的育苗容器。 5.3.4 容器摆放 基质装满容器,容器摆放于苗床上,每排4袋,每两袋间隔10 cm~15 cm,袋周围培土高度不超过 育苗袋三分之一。 5.3.5 移栽时期 真叶展开变色期移栽。 5.3.6 移栽方法 移栽前,充分润湿育苗容器和催芽床,轻取幼苗,用木棍或竹片在育苗容器中央插一个孔,将苗放 入孔中,苗根舒展保留种子,回营养土压实,保持基质湿润。 5.4 肥水管理 移栽后适时适量灌溉,幼苗长出新叶老熟后施肥,用低磷复合肥1000倍水溶液,20 d~30 d喷施1 次,施肥后及时把粘在叶片上的肥料冲洗干净。 3 DB5308/T 48.1—2021 6 嫁接苗培育 6.1 品种选择 主要推荐使用的优良品种:Own Choice(O.C)、Hidden Valley A4(A4)、Hidden Valley A16 (A16)、Kau (农试 344)、农试741等,相关示例见附录A。 6.2 嫁接时期 12月上旬至翌年2月上旬为宜,雨天不宜嫁接。 6.3 穗条 6.3.1 穗条来源 穗条宜在经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采穗圃或品种清楚的果园中采集。 6.3.2 采穗前处理 采集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芽体饱满、充分木质化的带叶枝条。穗条采集前45 d~70 d对采 穗母株环剥处理,环剥位置可在分枝上,也可在副级主枝上,环剥宽度应大于接穗粗度的1/3,深达木 质部。 6.3.3 采穗 分品种采穗,采穗后及时剪除叶片,放置于阴凉处,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溶液中浸泡10 min捞 出后,用洁净棉质湿纱布或毛巾包裹,做好标记。 6.4 砧木要求 砧木苗直径≥0.6 cm。 6.5 嫁接 分品种分区域嫁接。砧木和接穗粗度相对一致。嫁接口高度20 cm~30 cm。砧木与接穗的削面长2 cm~3 cm,斜面平滑,接触紧密,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至少有一边对齐。嫁接口下的砧木叶片宜全部保 留。用手指压紧砧木和接穗削面,用宽6 cm的膜从下往上缠绕,不留缝隙,密封接穗与砧木接口和接穗 截口。 6.6 嫁接后管理 6.6.1 肥水管理 嫁接后1 d~2 d不浇水,3 d~5 d后保持营养土湿润,浇水过程避免淋到嫁接口。接穗发出新梢后 30 d开始施肥, 1个月~2个月施1次,每666.7 ㎡施低磷复合肥15 kg~20 kg,施肥后及时把粘在叶片 上或嫩芽上的肥料冲洗干净。肥料使用按照NY 525、NY 884的规定执行。 6.6.2 除萌 嫁接成活后及时除去嫁接口以下的萌蘖。 6.6.3 解绑 4 DB5308/T 48.1—2021 接穗萌发新梢第一轮叶完全木质化后,及时从砧木面解除捆绑膜。 6.6.4 有害生物防治 苗期害生物种类主要有炭疽病、蓟马、蚜虫和红蜘蛛等。炭疽病的防治:苗圃地及时除草排水,根 据发病情况,喷施 250 g/L 苯醚甲环唑乳油 8000 倍~120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1000 倍液。蓟马、蚜虫、红蜘蛛的防治:保持苗圃清洁,及时除草,减少害虫栖息场所,并在害虫流行季节 喷施 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1000 倍~2000 倍液或 22.4%螺虫乙酯悬浮剂 4000 倍~5000 倍液。 7 分级质量指标 7.1 综合性指标 符合DB53/ 062标准。嫁接苗抽梢二次以上,叶片老熟,嫁接口愈合良好。育苗容器完好或无严重 破损,不松散、不板结。 7.2 分级质量指标 江城县澳洲坚果的分级质量指标见下表。 表 1 江城县澳洲坚果嫁接苗分级质量指标 树种 苗木 名称 种类 澳洲 坚果 嫁接苗 苗木等级 苗龄 Ⅰ级苗 地径/cm 0.5(1.8)-0 或 1.5(2.8)-0 >0.5 Ⅱ级苗 苗高/cm >40 地径/cm 0.35~0.5 综合控制指标 苗高/cm 30~40 适用 范围 叶色正常、无隆起 江城县 或瘤状肿大,解除 及相似 绑带无明显缢口。 区域 8 苗木检验 苗木检验按照 DB53/ 062 的规定执行。 9 苗木生产记录 苗木生产记录相关示例见附录B。 10 出圃及运输 10.1 出圃 苗木检验检疫后方可圃,起苗应与造林时间衔接,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植。起苗时应尽量保持育 苗袋内根团完整,防止育苗容器破碎。 10.2 运输 5 DB5308/T 48.1—2021 运输苗木时,需带苗木质量检验证书、植物检疫证、良种苗木标签、良种销售凭证、良种生产经营 许可证,随车同行,交给苗木使有方存档。苗木标签相关示例见附录C,标签项目栏内用不脱色的记录 笔填写。嫁接苗应按不同品种装运,不与其它物品混运。长途运输采用有篷车运输。 6 DB5308/T 48.1—2021 附 录 A (资料性) 江城澳洲坚果品种 江城澳洲坚果品种见表A.1。 表A.1 江城澳洲坚果品种 良种名称 特征 审认定编号 树姿半开张,树形圆形或阔圆形,树冠密集,枝短,分 枝能力强,柔弱而下垂。叶片三叶轮生,嫩叶黄绿,成熟 O.C(Own Choice) 叶绿色,叶片倒披针形,叶长14 cm~16 cm,叶宽4 cm~5 云S-ETS-MI-004-2011 cm,叶尖钝尖,叶基急尖,叶缘刺少,叶片小波浪状、稍 反转。新梢鲜绿色,嫩叶略带古铜色,有光泽。 直立生长,通常高大于宽,树冠疏密适中,圆形、略尖, 中心主干明显,分枝角度和自然分枝适中。叶淡绿色,叶 农试788(Pahala) 长15 cm~20 cm,叶宽3 cm~5 cm,叶端顶部上翘,叶端 滇S-ETS-MI-009-2010 钝尖,叶缘波浪形,扭曲,反卷明显,刺极少是该品种显 著特征。新梢鲜绿色,嫩叶略带古铜色有光泽。 树冠圆形或阔圆形,树形开张,树势中等,分枝角度中 A4(Hidden Valley A4) 等,枝条健壮、下垂。叶既有3叶轮生也有4叶轮生,大致 各占一半的比例,叶长15 cm~20 cm,叶宽3 cm~4 cm, 云R-ETS-MI-029-2015 新梢青铜色,叶片呈窄椭圆形,比O.C叶片窄,叶缘刺很多, 叶面平整,略反卷,嫩叶灰绿色,成熟叶墨绿色。 树形直立,树冠圆形或圆锥形,树形直立,树势中等, A16 ( Hidden Valley 分枝角度中等。叶片椭圆形,叶长<15 cm,叶宽>5 cm, A16) 比O.C叶片宽,叶缘刺少,反转似O.C,新梢嫩叶淡绿色, 云R-ETS-MI-030-2015 成熟叶墨绿色。 直立生长,高大于宽,树冠窄,紧凑,分枝角度小,自 然分枝少,叶深绿色;叶长12 cm~18 cm,叶宽2 cm~3 cm, 农试 344(Kau) 叶端宽大于基部,端部钝尖,基部顺尖,叶缘波浪形扭曲、 滇S
DB5308-T 48.1—2021 江城澳洲坚果综合标准 第1部分:良种苗木培育 普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2 02:05:1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