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03.080 A 116 45 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CCS DBB45/T 236 69—2021 社 应急响响应队 社区应 队建设管理规规范 Specificationn for con nstruction and managemen m nt of coommunity emergenccy rresponse team 发 2021 - 09 - 27 发布 广西壮 壮族自治区 区市场监督 督管理局 1 - 31 实施 实 2021 - 10 发 布 前 言 — DB45/T 2369 2021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广西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中连、曾觉发、罗远光、孟家德、张致宁、杨颖洁、林朝扶、李碧红、 洪长安、陈南生、邓锦莺、覃敏、杨文芳、卢安栋、刘巧频、黄金文、徐新苗。 II — DB45/T 2369 2021 社区应急响应队建设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社区应急响应队的一般规定、组织机构及人员、设施与装备、培训与宣传、应急准备、 应急响应与处置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社区建立的社区应急响应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社区 community 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 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本文件所指社区为城镇社区、农村社区。 3.2 社区应急响应队 community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由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组成,参与社区应急相关工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可进行第一时间响应 和第一时间处置的队伍。 3.3 突发事件 emergency 3.4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事件。 “九小”场所 nine small places 依据公安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中达不到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但又具有一定规模的,含 有餐饮、购物、住宿、公共娱乐、休闲健身、医疗、教学、生产加工、易燃易爆危险品销售和储存的场 所。 4 一般规定 社区应急响应队应纳入本地区应急力量体系建设规划,统筹建设,规范管理。 社区应急响应队由县级应急管理部门指导,乡(镇)政府、街道办负责建设和管理,社区负责组 织实施。 4.3 社区应急响应队的建设和管理,应遵循立足基层、科学合理的原则。 4.1 4.2 1 — 4.4 社区应急响应队应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装备,能够与当地应急指挥中心联动。 4.5 社区应急响应队应承担以下任务: ——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风险的辨识评估; ——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隐患排查; ——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 ——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演练; ——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处置; ——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避难场所、应急警示标志的管理和维护; ——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DB45/T 2369 2021 5 组织机构及人员 5.1 队伍架构 社区应急响应队应设队长 1 名、指导员 1 名、副队长 1 名;农村社区应急响应队可不设指导员。 社区应急响应队队长由社区主要负责人担任,指导员由片区民警或微型消防站负责人担任,副 队长由社区分管应急工作的负责人或安监员担任。 5.1.3 社区应急响应队应包括行动组、协调组及后勤组,行动组、协调组及后勤组应分别设组长 1 名。 队员分组时应根据队员能力、特长以及受训情况进行划分。 5.1.4 设置有微型消防站的社区,社区应急响应队应与微型消防站合建或共建。 5.1.1 5.1.2 5.2 人员配备 队员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灾害信息员、社区联防队员、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社区医疗服务中 心人员、微型消防站人员、社区居民中退役军人和退出消防员、民兵、志愿者以及其他单位工作人员等 组成。 5.2.2 城镇社区应急响应队人数应在 20 人以上;农村社区应急响应队人数应在 10 人以上。 5.2.3 社区应为队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5.2.1 5.3 队员基本要求 5.3.1 5.3.2 5.3.3 5.3.4 队员应按要求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行动组组长应具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 队员发现辖区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及时报告,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开展先期处置。 队员年龄应在 60 岁以下,身体能适应工作要求,具备专业救援技能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5.4 职责 5.4.1 小组职责 行动组的职责包括: ——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 ——抢险救援应急物资调配、使用; ——突发事件现场巡查、警戒、交通秩序的维护、人员疏散和转移; ——专业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引导; ——协助开展善后处置工作。 5.4.1.1 2 协调组的职责包括: ——突发事件现场协调相关单位、人员; ——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 ——根据突发事件制定备选行动方案。 5.4.1.3 后勤组的职责包括: ——后勤保障和医疗支持; ——现场应急物资的管理。 — DB45/T 2369 2021 5.4.1.2 5.4.2 岗位职责 队长的职责包括: ——全面负责社区应急响应队的工作; ——组织制定社区应急响应队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 ——组织编制社区应急响应队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组织社区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 5.4.2.2 指导员的职责包括: ——协助队长开展社区应急响应队的工作; ——协助开展社区应急响应队教育培训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监督考核工作。 5.4.2.3 副队长的职责包括: ——协助队长、指导员对社区应急响应队进行日常管理工作; ——负责落实队伍的应急物资储备、教育、培训等工作; ——队长或指导员不在岗位时承担队长或指导员的职责。 5.4.2.4 队员的职责包括: ——遵守规章制度; ——积极参与社区应急响应队建设管理工作; ——参加有关部门、社区组织的培训教育工作; ——完成队长、指导员、副队长交办的任务。 5.4.2.1 5.5 队伍管理 社区应急响应队应接受乡(镇)政府、街道办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制作成手 册分发给每个队员,管理制度目录参见附录 A。 5.5.2 应建立队员工作群和通信录,绘制队员居住分布地图等,通信录应注明队员工作单位、电话、 工作性质、居住地点、应急技能等。 5.5.3 应建立值班制度,实行日常值班和应急值班。 5.5.4 应加强档案管理,分类别、分年度及时整理归档、妥善保存。 5.5.5 应急响应队应配备队旗、队服(队旗、队服的设计要求参见附录 B 表 B.1),开展工作和执行 任务时应展示队旗,穿着队服。 5.5.1 6 设施与装备 6.1 配备要求 6.1.1 6.1.2 6.1.3 社区应为应急响应队提供能满足学习、培训需要的基本场所。 社区应为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施与装备。 应急响应队装备应与社区的防灾减灾应急储备物资统一配备,配备标准可参考附录 C 表 C.1。 3 — 社区应为队员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装备。队员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标准可参考附录 C 表 C.2。 DB45/T 2369 2021 6.1.4 6.2 装备管理 应建立应急救援装备清单,并明确专人管理、维护和保养,确保装备完好。 应急救援装备应配备装备器材架,架上器材应放置整齐,标识清晰,取用方便。训练器材应单 独放置避免与其它器材混放、混用。 6.2.1 6.2.2 7 培训与宣传 7.1 队伍的培训 社区应急响应队伍应接受有关应急救援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队长、指导员、副队长首次接受业务培训时间应不少于 24 学时,队员首次接受业务培训时间应 不少于 16 学时。社区应急响应队成员每年接受复训时间应不少于 8 学时。 7.1.3 社区应急响应队应根据辖区内突发事件、灾害类型和社区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建立 培训档案,记录队员接受培训的情况,归档保存。 7.1.1 7.1.2 7.2 应急宣传 每年在社区内参与开展安全生产知识、自然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活动不少于 2 次。 每年开展入户宣传活动不少于 1 次,重点宣传家庭火灾、煤气中毒、电动车充电着火防范等内 容。 7.2.3 开展宣传活动可以采取知识讲座、观看宣传片、发放宣传手册、设立咨询点、张贴宣传海报、 问题有奖抢答、知识竞赛等形式。 7.2.4 各项宣传活动可结合“3·23”气象日、 “5·12”防灾减灾日、“6·16”安全宣传咨询日、“10·13” 国际减灾日、“11·9”消防日、“12·2”交通安全日等进行。 7.2.1 7.2.2 8 应急准备 8.1 风险辨识、隐患排查 应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以下风险辨识、隐患排查工作: 对辖区内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进行风险辨识评估; 对辖区内住宅小区、生产经营单位、“九小”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检查; 开展防洪、防内涝(排水)、防山体滑坡、防落石的安全隐患巡查。 协助社区根据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评估结果建立风险隐患清单和分布图,并对灾害风险重点部 位设置标识。 8.1.1 —— —— —— 8.1.2 8.2 应急预案管理 应根据风险评估与应急资源调查的结果,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参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 法》的要求编制社区应急响应队应急预案。 8.2.2 社区应急响应队应急预案应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传播、组织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信 息收集报告、人员临时安置等内容,重点制定社区应急响应队的应对行动、先期处置措施。 8.2.3 应根据社区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结果、演练情况、人员变化等,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8.2.4 应根据本辖区的应急预案每半年开展不少于 1 次的应急演练。 8.2.1 4 — DB45/T 2369 2021 应急演练及评估应参照 AQ/T 9007 的要求进行。 宜邀请政府应急、消防、地震、气象、交通、水利、公安、自然资源、市政管理、红十字会、 燃气公司等单位指导社区开展应急演练。 8.2.5 8.2.6 9 应急响应与处置 9.1 应急预警与响应 接到有关部门发布的自然灾害与

pdf文档 DB45-T 2369-2021 社区应急响应队建设管理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2369-2021 社区应急响应队建设管理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2369-2021 社区应急响应队建设管理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2369-2021 社区应急响应队建设管理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0 02:17:5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