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CCS B 21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2000—2021 早熟玉米青早 510 制种技术规范 2021 - 12 - 25 发布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2 - 01 实施 发 布 DB63/T 2000—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农作物种子站、青海牛必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 研究所、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怀、马玉清、陈志国、郑迟、贺晨帮、甘淑萍、杨学贵、李文军、罗海利、 李万才、张建山、张家生、丁秀芳、马德林、郭仁世、邢瑜、柏章荣、李有文、蔡明孝、毛小锋。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 I DB63/T 2000—2021 早熟玉米青早 510 制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早熟玉米青早510品种制种产量指标、选地与隔离、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去 杂去劣、母本去雄、病虫害防治、收获、种子纯度检测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该品种在东部农业区温暖灌区制种时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3543.1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总则 GB/T 17315 玉米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GB/T 23391.1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玉米大斑病 GB/T 23391.2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 第二部分:玉米小斑病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摸苞带叶去雄 当母本的雄穗用手摸已经打苞,但还未见抽穗时,带叶提前去除雄穗。 4 产量指标 2 2 2 2 2.700 t/hm ~3.300 t/hm (180.00 kg/667m ~220.00 kg/667m )。 5 选地与隔离 5.1 选地 选择土壤疏松、深厚、2年内未种过玉米且可连片种植的地块。 5.2 隔离 按照GB/T 17315执行。 1 DB63/T 2000—2021 6 播前准备 6.1 整地与施肥 2 2 秋季深翻灭茬,冬灌;播前结合耙麽、覆膜,施商品有机肥3.000 t/hm ~4.500 t/hm (200.00 2 2 2 2 2 2 kg/667m ~300.00 kg/667m )、纯氮0.192 t/hm ~0.254 t/hm (12.80 kg/667m ~16.93 kg/667m )、 2 2 2 2 2 五氧化二磷0.138 t/hm ~0.207 t/hm (9.20 kg/667m ~13.80 kg/667m )、硫酸锌0.023 t/hm ~0.030 2 2 2 t/hm (1.50 kg/667m ~2.00 kg/667m )。 6.2 地膜覆盖 采用平畦覆盖,畦宽1.20 m~1.30 m,畦长依地块而定。播种前将地膜平铺畦面,四周用土压紧, 覆膜之间间隔30.00 cm~35.00 cm。 6.3 种子处理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筛选,去掉种子中的霉粒、破粒、病虫害粒和杂质,并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父母本应选用不同的颜色的包衣剂,以示区别。 7 播种 7.1 播种时间 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2℃时播种。 7.2 播种量 2 2 2 2 父本15.00 kg/hm (1.00 kg/667m ),母本60.00 kg/hm (4.00 kg/667m )。 7.3 父母本行比 父母本分期播种,先播母本,后播父本;父母本行比为1:4,即父本种植1行、母本种植4行。 7.4 母本种植 采用机械穴播,行距40.00 cm~50.00 cm,株距19.00 cm~20.00 cm;每穴种植2粒~3粒,种植4行, 2 保证母本密度达到每公顷8.25万株(每667m 为5500.00株)。 7.5 父本种植 采用机械穴播或人工点播,每穴种植2粒~3粒,种植1行。分两期播种,第一期播种期为母本播后 第二天,按株距40.00 cm~44.00 cm播种,第二期播种期为父本播后第六天,按株距40.00 cm~44.00 cm 在同行未播种的地方隔穴播种,种植完毕后在行头作标记,以备后期管理。 8 田间管理 8.1 苗期管理 母本在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间苗和定苗需在1天~2天内完成,去大苗、弱苗和杂色苗,留均 匀一致的中间苗。父本在五叶时一次性间苗和定苗,去除大苗和异株苗,间隔保留1/10的弱小苗。 2 DB63/T 2000—2021 8.2 灌溉 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各浇水一次。 8.3 施肥管理 2 2 2 第一次追肥在小喇叭口期结合浇水进行,追施纯氮0.007 t/hm ~0.009 t/hm(6.90 kg/667m ~9.20 2 2 2 2 kg/667m );第二次追肥在抽完雄浇水前,追施纯氮0.007 t/hm ~0.009 t/hm (6.90 kg/667m ~9.20 2 kg/667m )。 9 去杂去劣 第一次去杂在苗期结合间苗、定苗,拔除弱势株、可疑株、变异株;第二次去杂在拔节期,拔除杂 株、优势株、缩脚株;第三次去杂在抽雄前,彻底拔除杂株、优势株、缩脚株;第四次去杂在收贮期, 进行穗选,去除不合格的单穗。父母本特性参照附录A。 10 母本去雄 10.1 去雄时间 当田间50%植株能摸到苞叶时去雄,不留分枝,每两天一个轮回,8天~10天内结束;最后一轮去雄 时应结合清理病苗、小苗和弱苗进行。 10.2 去雄方法 摸苞带叶去雄,带叶1片~3片;去雄过程中,及时将雄穗带出田外,严防雄穗散粉。 10.3 检查 去雄结束后, 对制种田进行全面检查,去除遗漏株和残留分枝株。检查时的参考性状及方法按照GB/T 17315田间检查执行。 11 割除父本 授粉结束后,10天内将父本全部割除。 12 病虫害防治 生长过程中发生玉米大小斑病等病害时,防治方法按照GB/T 23391.1和GB/T 23391.2执行。 13 收获 成熟后及时收获、晾晒,防止冻害和混杂。在脱粒前进行穗选,剔除杂穗、病穗。 14 纯度鉴定 对符合去杂要求收获的种子,种子质量按照GB 4404.1和GB/T 3543.1执行。 3 DB63/T 2000—2021 AA 附 录 A (资料性) 亲本特征特性 A.1 本H50-1 株型偏紧凑。株高167.00 cm,穗位48.00 cm,总叶片数18片,果穗筒型,穗轴白色,果穗长13.00 cm,穗粗4.20 cm,穗行数13.60行,行粒数13.40粒,籽粒淡黄色,偏马齿型,花丝青色,颕壳绿色, 花药青色,雄穗分枝4个~5个。 A.2 父本HY10 株型偏紧凑。株高142.00 cm,穗位46.00 cm,总叶片数16片,果穗锥型,穗轴白色,果穗长13.20 cm,穗粗4.70厘米,穗行数14.60行,行粒数16.00粒,籽粒淡黄色,偏马齿型,花丝青色,颕壳绿色, 花药青色,雄穗分枝3个~5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63-T 2000-2021 早熟玉米青早510制种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6:33:0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