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0478240.7 (22)申请日 2022.05.05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4574607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6.03 (73)专利权人 首都医科 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地址 100050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72)发明人 杨国威 吴云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 合伙) 11690 专利代理师 徐丹丹 张丹 (51)Int.Cl. C12Q 1/6893(2018.01) C12Q 1/6895(2018.01) C12Q 1/6851(2018.01)C12N 15/11(2006.01) C12R 1/80(2006.01) C12R 1/645(2006.01) 审查员 白艳林 (54)发明名称 一种试剂盒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剂盒及其应用, 具体提 供了一种特异性引物和/或探针, 以及包含引物 和/或探针的试剂盒或芯片。 通过将包含利什曼 原虫、 马尔尼菲青霉菌和/或荚膜组织胞浆菌的 引物和/或探针组合在一起, 能够在一个检测反 应体系中同时检测三种病原 体, 缩短了单独检测 三种病原体的时间, 提高了 检测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4页 序列表6页 附图2页 CN 114574607 B 2022.08.23 CN 114574607 B 1.一种检测利什曼原虫、 马尔尼菲青霉菌和荚膜组织胞浆菌的试剂盒或芯片,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的试剂盒或芯片中包含引物和探针, 所述的引物 为利什曼原虫、 马尔尼菲青霉菌 和荚膜组织胞浆菌的引物, 所述的探针为利什曼原虫、 马尔尼菲青霉菌和荚膜组织胞浆菌 的探针, 其中, 利什曼原虫的上游引物如SEQ ID NO: 1所示, 下游引物如SEQ ID NO: 2所示; 马尔尼菲青 霉菌的上游引物如SEQ ID NO: 4所示, 下游引物如SEQ ID NO: 5所示; 荚膜组织胞浆菌的上游引物如SEQ ID NO: 7所示, 下游引物如SEQ ID NO: 8所示; 利什曼原虫的探针如SEQ ID NO: 3所示, 马尔尼菲青霉菌的探针如SEQ ID NO: 6所示, 荚膜组织胞浆菌的探针如SEQ ID NO: 9所示; 所述的探针的5 ’端包含荧光报告基团的修饰, 3 ’端包含荧光淬灭基团的修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或芯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荧光报告基团选自VIC、 FAM、 Texas Red、 TAMRA、 TET、 JOE、 HEX、 ROX、 LC RED640、 LC RED705、 CY3或CY5, 所述的荧光淬 灭基团选自TAMRA、 DABC YL、 BHQ1、 BHQ2或BHQ3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或芯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盒或芯片还包括PCR反 应的试剂, 所述的PCR反应的试剂选自Taq DNA聚合酶、 dNTPs、 酶稳定剂、 Taq DNA聚合酶反 应缓冲液、 溴酚蓝染料或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试剂 盒或芯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试剂盒或芯片还包 含DNA提取 所需试剂。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574607 B 2一种试剂盒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病原体诊断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利什曼原虫、 马尔尼菲青霉菌和荚膜 组织胞浆菌的检测。 背景技术 [0002]利什曼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和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常见于移植患者、 肿瘤患者以及 艾滋病患者等免疫功 能低下的人群。 这些病例临床表现均为不明原因的发热且持续时间、 发热程度不一; 肝脾肿大, 淋巴结肿大; 中至重度贫血, 白细胞减少等, 临床症状非常相 似, 骨髓涂片的镜下病原体形态、 大小较接近, 且都常位于吞噬细胞内, 容易混淆, 在临床上这 三种病原体感染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容 易误诊。 [0003]三种病原体的现有检测方法如下: 对于利什曼原虫, 马尔尼菲青霉菌和荚膜组织 胞浆菌, 临床使用镜检、 培养以及免疫 学方法进 行诊断。 镜检和培养方法具有敏感度低和检 测周期长的缺 点; 免疫学 方法容易发生交叉反应, 特异性 不高, 容易误诊。 [0004]本发明应用利什曼原虫, 马尔尼菲青霉菌和荚膜组织胞浆菌的保守基因的序列设 计了引物探针组合构建了利什曼原虫, 马尔尼菲青霉菌和荚膜组织胞浆菌同步检测的三重 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该方法具有敏感度高, 特异性好, 无需开盖有效避免了产物气溶胶 污染, 检测结果更准确的优势。 三种病原体同步检测与单独检测每一种病原体比较更高效, 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同时三种 病原体同步检测具有鉴别诊断的优势。 发明内容 [0005]基于临床鉴别诊断的需求, 本申请应用内脏利什曼病感染原虫动基体DNA (mkDNA) , 马尔尼菲青霉菌的IT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转录间隔 区) 片段和荚膜 组织胞浆菌的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转录间隔 区) ITS片段的保守区域设计了若 干特异性引物、 探针, 并将其形成不同的组合, 进 行检测, 特异 性的筛选出9条短序列在同一 体系中不出现交叉反应, 也没有形成二级结构的引物探针组合, 成功构建了三重荧光定量 PCR的鉴别诊断检测体系。 本申请使用的三种病原体的检测靶标具有拷贝数多, 种内较保 守, 可有效提高检测敏感度和特异 性。 该方法的建立使得 临床具有 可应用的准确、 便捷的利 什曼原虫, 马尔尼菲青 霉菌以及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方法。 [0006]第一方面, 本 发明提供了一种引物, 所述的引物包含利什曼原虫、 马尔尼菲青霉菌 和/或荚膜组织胞浆菌的引物。 [0007]所述的利什曼原虫的引物扩增mkD NA。 优选的, 所述的利什曼原 虫的上游引物包含 SEQ ID NO: 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者包含SEQ ID NO: 1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 缺失 和/或插入且与SEQ ID NO: 1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核苷 酸序列, 下游引物包含SEQ ID NO: 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者包含SEQ ID NO: 2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 缺失和/或插入 且与SEQ ID NO: 2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核苷 酸序列。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的利什曼原虫的 上游引物如SEQ ID NO: 1所示, 下游引物如SEQ ID NO: 2所示。说 明 书 1/14 页 3 CN 114574607 B 3
专利 一种试剂盒及其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07 12:41:4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010.3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40370-202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能耗指标计算方法.pdf
DB-T 10-2016 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pdf
法律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9-10-21.pdf
T-CEC 612—2022 港口岸电系统船用移动电源.pdf
YD-T 1754-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物理环境安全等级保护要求.pdf
T-AIITRE 10004—2023 数字化转型 成熟度模型.pdf
T-SHSSW 002—2024 长江口咸潮入侵应急监测技术导则.pdf
NIST 特别出版物 800 安全软件开发框架 (SSDF) 1.1 版:降低软件漏洞风险的建议o.pdf
奇安信 2018勒索病毒白皮书政企篇.pdf
关于印发基础电信企业资产安全管理平台和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设指南的函.pdf
NY-T 1236-2006 绵、山羊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pdf
华为发布 高品质万兆无线校园网建设白皮书.pdf
GB-T 38060-2019 浮空器球体结构工艺术语.pdf
HJ 1238—2021 汽车排放定期检验信息采集传输技术规范.pdf
GB-T 43206-2023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测评要求.pdf
DB34-T 3433.2-2019 计量检测数据信息 第 2 部分:采集规范 安徽省.pdf
GB-T 41464-2022 高成长企业分类导引.pdf
T-ZZB 2404—2021 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pdf
GM-T 0052-2016 密码设备管理 VPN设备监察管理规范.pdf
GB-T 31168-2023 信息安全技术 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pdf
1
/
24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1010.3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