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5 ICS 01.040.43 P 66 浙 江 省 湖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05/T 119—2019 公路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asphalt mixture station 2019-12-01 实施 2019-11-20 发布 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305/T 119—2019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5 场地建设 ........................................................................... 2 6 拌和设备 ........................................................................... 2 7 试验室 ............................................................................. 3 8 信息化建设 ......................................................................... 3 9 安全生产 ........................................................................... 4 10 环境保护 .......................................................................... 4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热料仓串仓率试验 ............................................... 6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公路沥青混合料拌和站现场试验室检测能力要求 ..................... 8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公路沥青混合料拌和站现场试验室主要仪器设备配置 ................. 9 参考文献 ............................................................................ 11 I DB3305/T 119—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湖州市交通运输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州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江苏东交工程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晓亮、曾学良、徐俊、沈建荣、何仲文、潘雪峰、杨栎珩、徐肖华、沈阿三、 任燊昊、李玲芳、王鹏、赵松、尤广华。 II DB3305/T 119—2019 公路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建设的基本要求、场地建设、拌和设备、试验室、信息化建设、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二级及以上公路新建、改扩建工程,以及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养护大中修工程的沥 青混合料拌和站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20891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 JGJ 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T 270 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 3 术语和定义 JTG E20、JTG F40和JTG E4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集料仓(aggregate warehouse) 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内用于堆放、储存集料,具有防雨、防尘等功能的仓库。 3.2 冷料仓(cold aggregate hopper ) 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冷料供给系统的组成部分,用于收集、存储、过滤集料的漏斗状金属料斗。 3.3 热料仓串仓率(changing rate of aggregate size) 烘干加热后的集料经振动筛筛分后,本应存入小规格料仓的集料串入相邻大规格料仓,串入的小规 格集料质量占大规格集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 4 基本要求 1 DB3305/T 119—2019 4.1 施工单位新建或利用既有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应在施工准备阶段编制拌和站建设方案,经建设单 位专项验收后方可实施。 4.2 选址应符合当地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求,避开环境敏感区,远离集中居住区、商业区,周围无山体 崩塌、滑坡、泥石流、洪涝等地质灾害;具有较好的公路、水路条件,运输便利。 4.3 拌和站到达沥青路面摊铺施工现场的最远距离不宜超过 50km。 2 2 4.4 场地面积应满足生产、 生活需求,高速公路新建工程应不少于 35000m ,其他工程应不少于 15000m 。 5 场地建设 5.1 拌和站应进行封闭式管理,四周设置围墙,入口处设置大门、值班室、单位铭牌。 5.2 应综合考虑生产情况,合理划分拌和作业区、集料堆放区、运输车辆停放区、试验区、办公区及 生活区,生活区与其他区应分开。 5.3 场内有软土地基的,应进行加固处理;拌和设备基础应进行承载能力验算。 5.4 场区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宽度不宜小于 6m,路面应平整、无破损;场内裸露空地宜进行绿化。 5.5 拌和作业区、集料堆放区应采用水泥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集料堆放期间集料仓应无明显沉降、 积水。 5.6 场内应设置排水系统,按中心高、四周低的原则进行,排水坡度不小于 1.5%,场地四周应设置排 水沟,场内无积水。 5.7 集料应按不同宕口、不同规格分仓堆放,严禁混堆。 5.8 宜设置材料待检区,不合格材料不应进场。 5.9 集料仓的面积和数量应满足施工需要,总容量满足 7d 连续生产需要。 5.10 集料仓的布置宜与拌和设备的冷料仓平行排列,便于装载机作业。 5.11 集料仓应设防雨棚,各集料仓之间应设置隔墙,隔墙高度宜高于 2.5m,防止串料。外墙外侧可 每隔 4m~5m 设置支撑墩进行加固。 5.12 集料仓前应设置样品盒,并设置集料标识牌,注明集料名称、规格、产地、数量、进场日期、检 验日期、检验结果等内容。 5.13 矿粉等粉状材料应设置储存罐存放,粉料罐数量应根据原材料种类和用量确定,宜不少于 2 个。 粉料罐顶部应配置除尘装置。 5.14 纤维等添加剂材料应设置库房存放,存放条件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不同品种、不同批 次的添加剂应分开存放,并进行标识。 6 拌和设备 6.1 型号选择 6.1.1 应采用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整机性能及各系统技术要求应符合 JT/T270,及 6.2 的规定。 6.1.2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新建、改扩建工程应采用 4000 型(额定生产率:320t/h)及以上沥青混合 料拌和设备;其他工程可采用 3000 型(额定生产率:240t/h)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 6.2 性能要求 2 DB3305/T 119—2019 6.2.1 冷料仓数量不少于 5 个,各料仓的宽度宜不小于 3.5m,隔板高度应不低于 50cm,防止不同料仓 之间串料;各料仓应设置 100mm×100mm 的过滤筛网。 6.2.2 冷料仓应搭设防雨棚,并配置扬尘收集处理装置。 6.2.3 集料烘干加热的燃料应优先选用天然气。 6.2.4 热料振动筛的规格应与矿料规格相匹配,能剔除超限集料;振动筛的处理能力应满足设备最大 生产能力的要求,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应配置相应的筛网组合,经振动筛筛分的粒料规格应符合沥青 混合料级配的要求。 6.2.5 应定期对各热料仓串仓率进行检测,热料仓串仓率应不大于 12%。热料仓串仓率试验方法参考 附录 A。 6.2.6 振动筛网应定期检查,发现堵塞和破损现象应及时清理和更换。使用超过 800h 的筛网应更换。 6.2.7 除尘系统应配备二级除尘装置。一级除尘宜采用旋风式除尘器,二级除尘应采用布袋除尘器。 使用超过 1000h 的布袋应更换。 6.2.8 沥青罐的储量宜满足拌和设备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 20h,且数量不少于 5 个。 6.2.9 沥青灌应设置沥青液位显示器及温度显示装置,改性沥青罐应配有搅拌装置;每个沥青罐应标 明所储存沥青的品种。 6.2.10 搅拌锅预留接口应配备纤维等添加剂供给装置,并具有自动计量系统及投料提醒功能。 6.2.11 成品料仓放料口位置应装有红外线温度传感器,检测成品料仓的放料温度。 7 试验室 7.1 应在拌和站现场建立试验室,试验室用房面积应满足试验检测需要,且布局合理,应设置集料室、 沥青室、沥青混合料室、样品室、资料室等功能室及办公室。 7.2 应按规范及合同要求,对原材料和沥青混合料进行检验,现场试验室的检测能力应不低于附录 B 的规定。 7.3 各功能室的仪器设备配置、性能、安装,及室内环境条件应满足试验检测需要。各功能室主要仪 器设备配置要求可参考附录 C。 7.4 现场试验室应配备试验检测技术人员不少于 3 人,其中试验技术负责人应具有道路工程检测师职 业资格。 7.5 应将沥青的红外光谱试验结果作为到场沥青的相似度控制要求,现场试验室应对进场的每车改性 沥青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并对进场沥青进行留样封存。 8 信息化建设 8.1 沥青混合料拌和管控系统 8.1.1 应通过智能传感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
DB3305-T 119-2019 公路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建设规范 湖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3:45: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