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020.40 B 61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884—2020 代替 DB13/T 884-2007 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规程 2020 - 0 9- 18 发布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0 - 18 实施 发 布 DB13/T 884—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3/T 884-2007 《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规程》。 本标准与DB13/T 884-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加入 “GB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LY/T 1892 落叶松扦插育 苗技术规程”、“LY/T 2291 落叶松温室容器育苗技术规程”,删除“DB13/T 613-2005 苗木质量分 级 华北落叶松”。 --修正了“圃地播种育苗”相关内容。包括“层积催芽”、“播前催芽”、“播种方法”及“苗 木管理”等内容。 --整合了“容器育苗”部分内容。将原“5.1育苗容器及技术要求”、“5.2容器规格”和“5.3 育苗基质及处理”合并整理为“5.1育苗容器准备”;将原“5.4育苗地条件”和“5.5整地作床”合并 整理为“5.2育苗地处理和作床”;将原“5.6装填基质”和“5.7摆放容器”合并整理为“5.3基质装 填和容器摆放”;将原“5.8播种”和“5.9移植”合并整理“5.4育苗”。 --删除了原“5.5 整地作床”中“作低床”的相关内容。 --整合了“扦插育苗”部分内容。将扦插育苗原“6.2.1扦插设备”、“6.2.2插床建设”、“6.3 搭遮荫棚”整合到“6.1育苗设施建设”中。 --增加附录A、附录B、附录C。 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河北省塞罕坝 机械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运茹、郑聪慧、代剑峰、张鸿景、周庆营、苏阳、李永东、王淑敏、王丽、 闫庚戌、尹海龙、张汝杰、邢立平、王利民、李校、时辰、王永文、徐国巧、李桂兰、刘继盈、程诗 惠、赵佳伟。 I DB13/T 884—2020 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育苗区划、圃地准备、土壤管理、做 床、育苗、苗期管理、苗木出圃、档案建立等。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地区华北落叶松圃地播种育苗、容器育苗和扦插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1892 落叶松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LY/T 2291 落叶松温室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3 育苗区划 3.1 冀北坝上地区和冀北山区为主要育苗区。 3.2 冀西北山地、冀东山地和其它适应地区可适当育苗。 4 圃地播种育苗 4.1 圃地准备 4.1.1 圃地选择 圃地设置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地段。以微酸性至微碱性的 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土壤PH值在6.5~7.5之间,土壤含盐量控制在0.1%以下。不宜选择盐碱地、重粘 土地、涝洼地和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 4.1.2 苗圃建立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固定苗圃或临时苗圃。按区划设计和生产需要,建设、备置必需的设施与设备。 具体按照GB 6001规定执行。不宜用杨、榆做防风林。 4.2 育苗计划和作业设计 1 DB13/T 884—2020 育苗前,应做育苗计划,内容包括育苗面积、总产苗量、苗木规格等;并编制作业设计,明确育 苗技术措施、圃地安排、消耗定额(种子、农药、物料、肥料)、劳动定额、苗木成本等。 4.3 土壤管理 4.3.1 整地和施基肥 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镇压,具体按照GB 6001规定执行。结合整地施入基肥,基肥以腐熟有机 肥为主、化肥为辅。肥力中等的土壤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5000 kg~10000 kg,并施入过磷酸钙20 kg~ 25 kg。 4.3.2 土壤消毒和杀虫 结合整地进行土壤消毒,常用药剂和使用方法参照附录A。 4.3.3 接种菌根菌 落叶松菌根菌存在于落叶松老苗圃育苗地和落叶松林地中。可通过客土或在土壤中施入粉碎加工 过的落叶松针叶等方式来接种菌根菌。接种时,应严防高温和阳光照射,施用后适量浇水。 4.4 做床 苗床的布设以经营方便、受光均匀为宜。采用高床,床面高于步道10 cm~20 cm,床面宽110 cm~ 120 cm,步道宽30 cm~45 cm,床面长度依所需面积、地形及灌溉方式而定。床面之间留出排水沟。苗 床成型后整细耙平。播种前浇足底水。 4.5 种子选择及处理 4.5.1 种子选择 宜选择本地种子园、优良母树林的种子。种子质量应达到GB 7908规定的Ⅰ、Ⅱ级要求。 4.5.2 种实调制与分级 包括脱粒、精选、干燥和分级。露天晾晒使种子脱落;运用风选、筛选、专用振动筛等方法精选 种子,去除杂质及虫蛀、霉变的劣质种子;将种子晾晒干燥至7%~9%的安全含水量;根据GB 7908 的规定进行分级。 4.5.3 种子消毒 冬藏或播种前,应对种子作消毒处理,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参照附录B。 4.5.4 层积催芽 包括沙藏和雪藏。沙藏:土壤封冻前,选择背风朝阳的地方挖种子贮藏坑(深1.5 m,长、宽依地 势和种子量而定)。将已消毒的种子按1:3的比例与优质纯净的湿沙混合,湿度为饱和含水量的60% (用手握成团不出水、松手不散一碰即散)。先在坑底垫入10 cm~15 cm厚的湿沙,再放置混沙种子, 耧平后覆20 cm厚的细湿沙。坑内每平方米竖3~4个直径4 cm左右的草把(稻草或麦秸)做通气孔,下 至坑底,上露地面,并用铁丝网封顶,以防鼠害。待种子坑内冻实后盖30 cm厚的草帘遮荫。雪藏:将 已消毒处理的种子按1:3的比例与雪混合均匀,先于坑内铺15 cm厚的积雪,再将混雪种子置于坑中, 上部覆20 cm厚的雪,踏实。其他与沙藏相同。 2 DB13/T 884—2020 4.5.5 播前催芽 播前5 d~7 d,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将清理干净的冬藏种子摊匀,平铺在临时搭建的塑料大棚内的 塑料布或帆布上,种子厚度5 cm~10 cm。专人负责看管,保持种子湿度60%左右。夜间或阴天将种子堆 起,白天摊开,及时翻动,避免腐烂,当30%种子露白、多数种子扭嘴时即可播种。 4.6 播种 4.6.1 播种时间 采用春季播种。土壤化冻后,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 ℃左右、土壤垂直深度10 cm处温度稳定在8 ℃ 左右时,据风、寒、冻等天气情况确定播种时间,适时早播。一般情况下,河北坝下地区为5月中上旬, 坝上地区为5月中下旬。 4.6.2 播种量 播种前,根据GB 2772进行发芽试验,根据计划产苗量、千粒重、发芽率及损耗系数等计算播种量。 采用GB 7908规定的Ⅰ、Ⅱ级华北落叶松种子,一般每亩播种量为135 kg~165 kg。 4.6.3 播种方法 苗床撒播或开沟条播。苗床撒播:播前3 d~4 d苗床浇透水,床面半干半湿时均匀撒种,用面沙或 过筛细土覆盖种子,厚度0.3 cm~0.5 cm;开沟条播:播幅10 cm,沟深0.5 cm,均匀撒种于沟中,覆 土厚度0.3 cm~0.5 cm。覆土后用人工镇压磙镇压,喷水补充种子层水分,以接底墒,对喷水后露出 的种子补加覆土。亦可用专业播种机播种。 4.7 一年生苗木管理 4.7.1 出苗期 一般持续15 d~20 d。采用河水或晒后的地下水作少量、多次(每天3~5次)喷洒,于上午9:00 前、下午4:00后进行,大风或高温天气可适当增加次数;严格防范冻害、鸟害。 4.7.2 幼苗期 一般持续40 d左右。适当减少洒水次数(每天3次左右),增加单次洒水量,蹲苗以促进苗木根系 生长;雨后转晴应及时喷水冲净苗茎;严防日灼,地表温度超过30 ℃应喷水降温;出苗后40 d、苗木 生长稳定后,进行首次间苗,留苗株数要多于计划产苗量的25%~30%。落叶松幼苗期易感染立枯病、 猝倒病和根腐病,防治药剂和方法参照附录C。 4.7.3 速生期 一般持续2个月左右。幼苗长出两轮针叶时,首次追施速效氮肥,每6 d~10 d一次,连施3~5次, 由最初的每亩3 kg~4 kg 逐渐增至6 kg~7 kg;浇水应多量少次,每3 d~5 d浇一次透水;松土要先浅 后深(从0.3 cm~0.5 cm逐渐增至2 cm),不伤苗根,及时除草;尽早进行第二次间苗,留苗株数要多 于计划产苗量的15%~20%。 4.7.4 生长后期 3 DB13/T 884—2020 一般持续30 d左右。控制灌溉量和施氮量,追施磷、钾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提高抗性。8月下 旬,叶面喷施0.4%~0.8%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用量7.5 kg~15 kg,每5 d~7 d喷一次,连喷2~ 3次,于无风天气进行,并避开中午;上冻前灌足底水,做好苗木越冬工作。 4.8 两年生苗木管理 4.8.1 留床苗 坝下和坝上地区均适用留床。翌春,待土层化冻5 cm~10 cm后,视墒情浇水保墒。坝下地区,可 于4月上旬待床面土层化冻20 cm时切断主根,切根深度15 cm~20 cm,及时踩实、浇透水,防止透风, 可结合土壤疏松之际进行第三次间苗;坝上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切根或不切根。5月中上旬,苗木 木质化前,进行打杈、抹芽,以培育独茎苗,要求不伤苗根、顶芽、皮茎。5月中旬前后,追施尿素, 每7 d~10 d一次,连追3~4次,第一次每亩用量6.6 kg,第二次10 kg,第三次15 kg。适时松土除草,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参照附录C。 4.8.2 换床苗 坝下地区视情况换床移苗,以促进苗木侧根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春季,结合整地施入基肥, 并作土壤消毒、杀虫等处理,参见5.3。苗木萌动前、切根后移植,随起随栽,宽窄行排列,株距5 cm, 窄行行距10 cm~15 cm,宽行行距20 cm;亦可在播种苗床上用植苗锹栽苗,苗木横向排列于床上,株 距5 cm,行距10 cm。栽植前苗木先分级、其次剪根、然后蘸泥浆,置于塑料桶内,以利于保湿,栽后 及时浇水,其它管理同留床苗。 5 容器育苗 5.1 育苗容器准备 5.1.1 容器选择 以生态环保、质优价廉、易降解、易操作、保水性能好、不易破碎的容器为宜,常用塑料薄容器、 硬塑料杯、穴盘、无纺布容器等。容器种类和规格参照LY/T 1000。 5.1.2 基质处理 常用腐殖质土、土杂堆肥、苗圃或林

pdf文档 DB13-T 884-2020 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884-2020 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884-2020 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884-2020 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1:11:1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