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31 浙 江 省 舟 山 DB3309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09/T 17-2018 代替 DB3309/T 17-2004 舟山新木姜子育苗技术规程 2018- 06-10 实施 2018- 06-10 发布 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309/T 17-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 3309/T 17-2004 《舟山新木姜子育苗技术规程》,与DB 3309/T 17-2004 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第5章中的5苗期管理的部分内容按DB33/T 179-2005 《浙江省林业育苗技术规程》进行调整; b) 附录B中增加了炭疽病的危害部位及症状和防治方法; c) 第8章中8.1.2“小苗分级” 进行了调整。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舟山市农林局提出。 本标准由舟山市农林局归口。 本标准由舟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方明、鲁华、孙敏琴。 I DB3309/T 17-2018 舟山新木姜子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sericea (BL) Koidz.)苗木繁育的圃地选择、播种育苗、 扦插繁殖和移栽育苗的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苗木起挖与包装、出圃与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舟山市范围内的舟山新木姜子苗木繁育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3/T 179 3 浙江省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圃地选择 3.1 宜选择交通方便、东南坡向、地势平缓、排灌良好的地块。 3.2 土地要求肥沃深厚,地下水位低,pH 值 6-7 的砂质壤土。 4 苗圃整地和土壤改良 4.1 整地 育苗前应整地,做好翻耕、耙地、平整工作。应做到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块,地平土碎。 4.2 土壤改良 2 结合耕翻,均匀将基肥施入土层中。每 667m 施腐熟厩肥 1500kg 或腐熟饼肥 200kg。 4.3 土壤消毒 在做好床基或整平床面时进行,土壤消毒常用药剂见附录 A。 4.4 苗圃作床 4.4.1 苗床的床面应高出步道(20-25)cm,床间步道宽(25-35)cm。繁殖苗床宽(1.0-1.2)m,移 植苗床宽(1.2-1.5)m。床长以圃地而定,不宜超过 30m。 4.4.2 5 苗床长边宜东西走向,要求达到土粒细碎,床面平整。 播种育苗 1 DB3309/T 17-2018 5.1 采种 5.1.1 母树选择 应选择树龄 20 年以上,生长健壮的雌株作为采种母树。 5.1.2 采种时间 每年 11 月,当果实鲜红成熟时即可采摘,不宜提早抢摘。 5.1.3 采种方法 因花果同期,宜采用上树逐枝用手采摘,以防损伤花序导致翌年果实减产或无收。 5.2 种子处理 果实采回后,在室内洒水堆沤(3-5)d,当果皮变紫时,搓去果皮,拣去杂物,洗净种子,用 水选法去掉空粒、瘪粒、病粒后阴干即可。一般沥干水分的种子千粒重为(360-440)g。 5.3 种子贮藏与催芽 5.3.1 种子贮藏 采用常温湿砂层积贮藏,沙与种子的比例为 3:1,含水量为 60%,以手捏成团、放开松散为度。 5.3.2 种子催芽 播种前一周检查种子如果尚未露白,可移至温度 20℃左右处催芽,或将种子与湿沙置于背风向阳 处,上盖塑料薄膜,及时翻动,当露白种子达 30%左右时即可播种。 5.4 播种 5.4.1 播种季节 可随采随播,层积贮藏种子在翌年 3 月初春播。 5.4.2 播种方法 条状点播:行距(15-20)cm,粒距(4-5)cm,每 667m2 播种量(25-30)kg;条状撒播:行距 (15-20) cm,粒距(2-3)cm,每 667m2 播种量(40-50)kg。播后用过筛的焦泥灰覆盖,厚度为 (2-3)cm,稍加平整后,覆盖稻草或薄膜保温保湿。盖稻草的在出苗 60%时应及时撤除,盖薄膜的当 芽萌发时立即撤除。 5.5 苗期管理 5.5.1 水分 播种以后若遇天旱要进行浇水,以促进种子萌发。出苗后,若土壤见白,应及时浇水。 5.5.2 肥料 齐苗后行间追施腐熟的畜禽粪或饼肥;亦可采用稀薄人粪尿或 0.2%尿素液浇淋,结合除草 9 月底 前每半月进行一次。 5.5.3 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防治。防治方法见附录 B。 5.5.4 遮阳 出苗后要加盖 60%遮阳率的遮阳网(离地面 1.2m-1.5m)庇荫,秋后撤除。 6 扦插育苗 6.1 6.1.1 2 大棚设施搭设 宜选用 6m×30m 规格的钢质大棚。 DB3309/T 17-2018 6.1.2 大棚的搭设宜东西走向,主梁应平整,不应有起伏;大棚的高度宜控制在 2.5m(±0.2m),顶 部及两侧应覆盖一层 8m 宽、60%遮阳率的遮阳网。 6.2 扦插前准备 6.2.1 铺设基质 插床基质宜选用新鲜黄心土,用 50%多菌灵粉剂 200 倍液消毒,用薄膜覆盖(2-3)d。 6.2.2 作扦插床 每只大棚宜筑床三畦,苗床宽 1.5m,长度以大棚为准,床高(15-20)cm,床面用黄心土铺盖(8-10) cm,步道宽 30cm。 6.2.3 床面 床面呈龟背形,插前对床面进行喷水,以保持湿润。 6.3 扦插 6.3.1 插条的剪取 应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植株的萌蘖条或树冠中上部的一年生半木质化嫩枝或木质化硬枝。分 别将其剪成(8-10)cm、(10-12)cm 长的插穗,每根插穗应保证具 2-3 芽,下端平口或马蹄形斜口, 一般在节下 2mm 处截剪;上端在顶部腋芽以上 5mm 处平剪,宜保留最顶端一片半叶,其它叶子均予剪去。 每 100 根扎成一捆,穗条基部用 ABT-6 号生根粉百万分之五十液浸泡(4-8)h。 6.3.2 扦插季节 春、夏、秋三季均可,以 3-6 月份为宜。 6.3.3 扦插密度 株距(4-5)cm,行距(8-10)cm,每平方米 300 株为宜,每只大棚扦插(2.7-4.1)万株。 6.3.4 扦插方法 在插床上按规定株行距,用竹或木签插孔,孔径为插条粗的 2 倍,深度(4-5)cm;将插条轻放入 孔内,叶面应向东或向南,叶片互相不应重叠;用手或签将孔封实,并向床面浇足定根水;搭设高为 (50-60)cm 的小拱棚,覆盖干净、透明、新的 2m 宽农膜,四周均应压入土内,形成一个全封闭的小环 境,保证插穗生根。若采用全光喷雾装置可免去小拱棚。 6.4 插后管理 6.4.1 水分 采用全封闭育苗法的,薄膜上水珠、气雾消失前应立即浇水直至床面见湿为止。插条生根后,要 保持床面湿润。 6.4.2 肥料 扦插 60d 后,插条陆续发根。扦插后每隔 15d 结合浇水喷洒 0.2%磷酸二氢钾液;插条生根后,结 合除草每半个月施稀薄人粪尿或 0.2%尿素液一次。 6.4.3 病虫害防治 结合浇水每隔 15d 用 75%百菌清粉剂+80%敌敌畏乳油 2000 倍喷洒一次;生根后根据病虫害发生情 况及时防治。 6.4.4 温度 插后管理期间,晴天中午温度≥28℃时,应打开小拱棚两头薄膜散热。 6.4.5 防涝抗台 在梅雨、台风季节应做好防涝、抗台工作,注意排水及棚架安全。 3 DB3309/T 17-2018 6.4.6 光照 常年保证大棚覆盖一层 60%-90%遮阳率的遮阳网。 7 移植育苗 7.1 一般原则 培育二年生以上苗应经过移植。移植的苗木应先剔除病虫害、机械损伤、发育不全的植株,适当 修剪根系,剪去部分叶片,按苗高、茎粗分级,分别予以栽植。 7.2 移植季节 宜在 2 月底 3 月初进行,不宜迟于 3 月下旬。带土球移栽可适当推迟或在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 进行。 7.3 移植密度 一年生苗木按株行距 40cm×50cm 或 40cm×30cm,每 667m2 栽种 2000-3000 株;培育二年后 进行第一次抽行移栽,株行距为 80cm×50cm 或 40cm×60cm,每 667m2 保留 1000-1500 株;培育 2-3 年后再进行第二次抽行移栽,株行距为 80cm×100cm 或 80cm×60cm,每 667m2 保留 500-700 株。 7.4 移栽要求 整好圃地,在苗床中按株行距开穴,做到栽直、踏实、不窝根,栽植深度比原土痕略深,栽后 应 及时浇灌定根水。第一、二次抽行移栽应带土球,每个种植穴内施放厩肥(5-10)kg;保留在 畦中的植株应用挖锄或铁铲在苗木树冠外缘投影处,铲断植株根系,以促使萌发新根。 7.5 田间管理 7.5.1 灌溉与排水 苗木生长期,土壤以保持湿润状态为宜,如土壤干燥,即需灌溉,其次数和水量视土壤湿度而定, 原则上要求每次灌透,灌溉时间宜在傍晚进行。在雨季特别是台风、梅雨季节,要及时排除步道沟内的积 水。 7.5.2 除草 宜采用人工除草,为减轻劳动强度,亦可采用化学除草法。一般采用 10%草甘膦水剂 60 倍液,并 加适量洗衣粉作附着剂,应避免药剂与植株直接接触。 7.5.3 松土 松土除结合人工除草进行外,降雨、灌溉后也要松土,以免土壤板结。每年一般进行 4-6 次,松 土应做到不伤苗、不压苗。 7.5.4 肥料 除移栽时穴施基肥外,每年 3 月、6 月、9 月在新梢抽梢前分别追施尿素或复合肥一次。 7.5.5 病虫害防治 从增强苗木抗性着手,做好圃地选择、土壤消毒,杜绝病原菌侵染。加强日常观察,一旦发现 病虫害,应立即进行防治;正确选用农药品种、剂型、使用浓度、用量和施用方法,做到既能最大 限度地发挥药效,又不产生药害。具体方法见附录 B。 7.5.6 修剪整枝 当植株生长至 100cm 以上时,应根据冠形进行修剪,剪去基部 1-2 轮侧枝,促使其高生长;亦应 剪去晚秋梢,提高苗木抗性。 4 DB3309/T 17-2018 7.5.7 防树干开裂 苗木基部朝阳面(西向)易受太阳灼伤开裂,可在伏季将杂草堆放在苗木基部,一可减少蒸腾, 二可降低温度防灼伤;夏冬两季可在基部涂白提高抗性。 8 苗木起挖与检验 8.1 小苗起挖与分级 8.1.1 小苗起挖 苗木起挖应在苗木萌动前进行,起挖前应浇水湿透苗床,起挖时应保证完整的根系,不损伤顶芽, 不破损
DB3309-T 17-2018 舟山新木姜子育苗技术规程 舟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8:56:5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