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北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 (2021年11月26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 三十五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公共服务 第三章 外语标识 第四章 社会参与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推进国际交往中心 功能建设,促进本市高水平 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国际化服务水平,创建有利于对外 开放和交流交往的语言环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 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1-第二条 本市的外语设施建设、管理以及外语服务等相关工 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 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建设用语规范、服务便利、交流顺畅的 语言环境。 外语设施建设、管理以及外语服务应当符合合法性、必要性、 规范性、服务性、文明性的要求。 第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工 作,将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和计划,组织制定促进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并督促 落实。 本市建立健全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协调工作机制,统筹、 协调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的重大事项,研究、解决国际交 往语言环境建设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 市政府外事部门负责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的组 织、协调、推进、监督管理等工作。区人民政府承担外事工作职责的 部门(以下简称区政府外事部门)具体负责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国 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工作。 政务服务、教育、商务、文化和旅游、园林绿化、交通、市场监 -2-督管理、卫生健康、财政、体育、文物、公安、城市管理、民政、应急 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相关 工作。 第六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展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领域的 科学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应用,借助科技手段 提升外语服务水 平。 第二章 公共服务 第七条 市人民政府 应当加强外语版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 完善信息发布、办事服务、咨询交流等功能, 提供在京投资、工作、 留学、生活和旅游等 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政策文件等信 息和有关服务。市政务服务部门会同政府外事、经济和信息化等部 门具体负责市人民政府外语版门户网站的建设、管理工作。 市政府各部门、各区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在本部门、本区域的门 户网站公布相关信息的外语译本 或者建立网站外语版提供 信息和 服务。 市、区人民政府及 其各部门使用外语公布的信息,应当与 使 用中文公布的信息在 含义上保持一致;不一致的,以使用中文公 布的信息为准。 -3-第八条 本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根据需要设 置外语标识、外 语咨询窗口,配备外语服务人员或者外语服务设施、设 备,提供 业务咨询、事项办理等服务。 第九条 市民服务热线和紧急服务热线为确有需要的人提供 必要的外语翻译服务,方便其获取信息和相关服务。 市政府外事、教育等部门 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等为热线提供 外语翻译志愿服务,会同有关部门和 热线工作机构为志愿服务活 动提供必要的设施、资 金和其他便利条件。 第十条 在本市举行的国家重大活动和政府主办的国际体育 赛事、国际展会、国际 博览会等活动期间,政府外事、 精神文明建 设、共青团等部门和团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统一安 排,统筹协调 外语服务等相关工作 。 第十一条 市文化和旅游部门 会同市政府外事、交通、卫生健 康、商务、园林绿化等部门 加强外语版旅游公共信息 发布和咨询平 台建设,提供有关景区、交通、气象、餐饮、住宿、安全风险、医疗 急救、旅游者流量和服务质量等信息。 第十二条 市卫生健康部门逐步完善预约挂号统一平台的外 语服务功能,发布外语导 医信息,提供外语预约挂号服务;推进 医疗机构外语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就医诊疗外语服务机制。 第十三条 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 突发事件预警、应 -4-急处置与救援等信息的,可以根据需要发布相关信息的外语版 本。 第十四条 引进境外人才聚集的社区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应 当按照本市有关建设导则的规定,设立国际化 综合便民服务站, 提供政策解读、事项办理等外语信息和服务。 第十五条 市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 根据国际交往中心功能 建设需要,完善外语人 才和涉外专业人才教育规划,支持学校加 强外语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外语人 才和涉外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鼓励高等学校与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培养复合型外语人 才。 第三章 外语标识 第十六条 公共场所标识应当以规范汉字为基本服务用字, 不得单独使用外语;使用汉字同时需要使用外语的,外语应当与 规范汉字表达相同的含义。 本条例所称外语标识,是指在标志牌、告示牌、电子显示屏等 载体上,使用外语标示名称、场所导向、设施用途、警示警告、限令 禁止、指示指令等信息的标记。 第十七条 下列公共场所使用规范汉字标示名称、场所导向、 -5-设施用途、警示警告、限令禁止、指示指令等信息的,经营管理者 应当同时设置、使用外语标识: (一)民用机场、 火车站、城市公共交通站 点; (二)国际体育赛事、国际会议、国际展会等大 型国际活动承 办、接待场所; (三)引进境外人才聚集的社区; (四)应急避难场所; (五)文化、旅游、体育等 其他重要公共场所。 前款规定的应当设置、使用外语标识的公共场 所目录和标示 信息的种类,由市政府外事部门会同交通、文化和旅游、体育、商 务等部门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其他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者,可以根据对外交往和服务的需 要设置、使用外语标识。 第十八条 公共场所外语标识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危害国家安全、尊严、荣誉或者利益的; (二)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犯民族风俗习惯的; (三)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四)宣扬淫秽、赌博、暴力等不良信息的; (五)含有歧视性内容或者侮辱、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 权益的; -6-(六)煽动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迷信的; (七)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或者公序良 俗的。 第十九条 公共场所外语标识应当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参照 国家和本市制定、发布的外语译 写标准,以及通常的外语 使用习 惯、国际惯例,进行规范译写。 鼓励公共场所经营管理者聘请语言翻译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外 语标识译写服务。 第二十条 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政府外事等部门 制定和完善交通、文化、旅游、体育、 医疗卫生、邮政电信、餐饮住 宿、商业金融、政务服务等领域的公共场 所外语标识译写地方标 准,并向社会公布。地方标 准应当与相关领域国家标 准协调一致。 市政府外事部门 应当加强外语译写标准的推广应用,通过门 户网站公布外语译 写标准及常用译法等,为规范设 置、使用外语 标识提供咨询、查询和指引服务。 第二十一条  市城市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政府外事部门将公 共场所外语标识设置、使用的相关要求纳入本市 牌匾标识设置规 范。 第二十二条 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的设置、使用遵循谁设置、谁 负责的原则,设置、使用前应当进行审核。 -7-第二十三条 市、区政府外事部门应当加强对公共场 所外语 标识设置、使用情况的日常监测。 社会公众可以向市、区政府外事部门 或者市民服务热线投诉、 举报外语标识违法行为,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四条 市、区政府外事部门对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 行为 应当督促改正;情节严重的,移交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依法处 理;根据执法工作需要,对公共场 所外语标识含有禁止性内容、 译写错误或者明显不当等情形出具认定意见;对需要提供专业指 导建议的,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交通、文化和旅游、体育、商务、卫生健康、园林绿化、公安、应 急管理、金融、邮政、文物、通信管理等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 业、本 系统公共场所设置、使用外语标识的监督管理,发 现违反本条例 规定的行为,应当督促 改正;情节严重的,通报政府外事部门或 者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依法处理。 第四章 社会参与 第二十五条  市政府外事部门建立 专家顾问团,为国际交往 语言环境建设及其相关工作提供咨询、 指导。 第二十六条  本市相关翻译行业协会应当依照章程加强行业 -8-

.pdf文档 法律法规 北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2021-11-26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法律法规 北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2021-11-26 第 1 页 法律法规 北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2021-11-26 第 2 页 法律法规 北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2021-11-26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3-12-24 04:51:3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