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020.20 C CS B 16 DB 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 / T 1201 — 2 023 代替 DB 63/T 1201 - 2013 小蠹虫防控技术规范 2023 - 0 8 - 2 8 发布 2023 - 1 1 - 0 1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 T 1201 — 2023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 2020 《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 的规定 起草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 容可能涉及专利 。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代替 DB63/T1201 - 2013 《 小蠹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 与 DB63/T1201 - 2013 相比 , 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 ,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a) 更改了范围 ( 见 1 , 2013 年版的 1 ); b)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 见 2 ); c) 增加了小蠹虫 ( 见 3.1 ) d) 删除了凝脂 ( 见 2013 版的 2.1 ); e) 增加了引诱剂 ( 见 3.4 ) f) 增加了驱避剂 ( 见 3.5 ); g) 删除了种群 ( 见 2013 版的 2.5 ); h) 删除了子坑道 ( 见 2013 年版的 2.9 ); i) 删除了植物检疫 ( 见 2013 版的 2.10 ) j) 删除了期距 ( 见 2013 年版的 2.12 ) k) 增加了诱捕器 ( 见 3.8 ) l) 更改了 虫情监测调查 ( 见 4 , 2013 年版的 3.1 ); m) 删除了调查时间的确定 ( 见 2013 版的 3.5 ); n) 删除了饵木调查法 ( 见 2013 年版的 3.6.3 ); o) 删除防控对策 ( 见 2013 版的 5 ); p) 更改了防控措施 ( 见 6 , 2013 年版的 6 ); q) 更改了效果评价 ( 见 7 , 2013 年版的 7 );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 黄南州麦秀林场 、 青海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 、 黄南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 站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 韩富忠 、 邓 梅 、 薛永贵 、 马志婷 、 于春梅 、 马建元 、 万玛南杰 、 仁增多杰 、 马 玉婷 、 赵汉章 、 扎巴江才 、 赵旭阳 、 王晓婷 、 王生发 、 史兴国 、 孔祥波 、 孙万桂 、 多杰仁青 、 何丹 、 陈 雪琳 、 李静雯 、 卡毛花 、 钱玉林 、 胡岳 、 马民忠 。 本文件历次版本的发布情况 : —— DB63/T1201 - 2013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 。 DB63/ T 1201 — 2023 1 小蠹虫防控技术规 范 1 范围 本文 件规定了小蠹虫防 控的术语和定义 、 虫情监测调查 、 预测预报 、 防控技术措施 、 效果评价等技 术内容 。 本文件适用于小蠹虫的监 测和防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 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 其中 ,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 (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本 文件 。 LY/T 2011 - 2012 林业主要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LY/T 1681 - 2006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小蠹虫 鞘翅目小蠹 科 昆 虫的统称 , 包括 小蠹属 、 大小蠹属 、 齿小蠹属 、 切梢小蠹属 、 四眼小蠹属 、 木小蠹 属 、 拟齿小蠹属等 。 3.2 侵入孔 小蠹 虫 入侵树 木 时 , 穿凿 在 树皮上的孔道 。 3.3 羽化孔 新成虫羽化后由蛹室穿出的孔 。 3.4 引诱剂 由植物产生或人工合成的对特定昆虫有引诱作用的活性物质 。 3.5 DB63/ T 1201 — 2023 2 驱避剂 又称昆虫驱避剂 , 是由植物产生或人工合成的具有驱避昆虫作用的活性物质 。 3.6 发生程度 林业有害生物在自然状态下实际或预测发生的数量多少 。 3.7 危害程度 林业有害生物对其寄主 树木 所造成的实际或预测危害大小 。 3.8 诱捕器 用来引诱和捕获小蠹虫的器具 。 4 虫情监测调查 4.1 人工调查与无人机调查 根据 寄主树种分布情况设置踏查线路 , 沿线路实地调查 是否有林业有害生物发生 , 将踏查数据填入 表 A.1 。 或以山头地块为单位 , 采用 无人机拍照成像 , 观察油松或云杉针叶是否存 在变黄 、 变红或树木 死亡现象 , 将调查结果记入表 A.2 。 4.2 标准地调查 在踏查中发现有害生物时 , 应设标准地进行详查 。 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设置标准地 , 随机选取不少 于 30 株树 , 进行每木调查 , 检查 树干上 是否 有侵入孔 、 新鲜凝脂 、 排出木屑 、 羽化孔等主要危害特征 , 统计健康 木 、 虫害木 、 枯死木 , 确定危害程度 。 填写表 A.3 、 A.4 。 4.3 危害程度判定标准 小蠹虫危害程度和成灾标准见表 1 。 表 1 小蠹虫危害程度和成灾标准 项目 低虫低感 轻 中 重 备注 有虫株率 ( x ) /% x ≤ 2% 2% < x ≤ 10% 10% < x ≤ 20% x > 20% 大小蠹属 枝梢被害率 ( y ) /% y < 5% 5% ≤ y ≤ 10% 10% < y ≤ 20% y > 20% 切梢小蠹属 当年 虫害木或枯死木数量 ( z ) / 株 Z ≤ 1 株 1 株 < Z ≤ 3 株 3 株 < Z < 9 株 Z ≥ 9 株 以小班为调查单元 , 株 / 小班 。 成灾指标按照 LY/T 1681 - 2006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中的表 2 小蠹类成灾指标执行 , 即受害株率 60% 以上 , 死亡率 6% 以上 。 4.4 系统调查 4.4.1 越冬代成虫调查 DB63/ T 1201 — 2023 3 小蠹虫越冬代成虫扬飞前至新一代成虫羽化初期 , 在小蠹虫发生区 及毗邻地区的油松林或云杉林边 缘或林中空地 、 山脊向阳处 设置不少于 3 套小蠹虫 诱捕器 。 诱捕器 设置方法 参见附录 E .1 , 5 d ~ 7 d 调查一 次 , 并对诱 到的小蠹虫分类统计 、 除害处理 。 填写表 A.5 。 4.4.2 卵 、 幼虫 、 蛹 、 新成虫调查 在 5 月 ~ 9 月 , 剥皮调查 、 统计小蠹虫虫态 、 数量 、 种类 。 主要小蠹虫识别特 征见 附录 B 。 每隔 3d ~ 5d 监测一 次 。 将调查结果 记入 表 A.6 。 5 预测预报 5.1 发生期预测 5.1.1 期距预测法 根据小蠹虫 在林间发育进度调查和虫龄相应发生的平均期距值 , 预测各虫态或虫龄发生 期 。 按照公 式 ( 1 ) 计算 。 A B C   ................................ ....... ( 1 ) 式中 : A —— 下一虫态发生期 ; B —— 当前虫态发生期 ; C —— 期距 5.1.2 物候预测法 根据 小蠹虫发育进度与周围其它植物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物候关系预测 发生期 。 参 见附录 D 。 5.2 发生量预测 预测下一代发生量 , 按照公式 ( 2 ) 计算 。 0 1 2 D D E F G H D D        ............................. ( 2 ) 式中 : D —— 下一代虫口数量 ; D 0 —— 当代虫口数量 ; E —— 成虫雌性比 ; F —— 每雌产卵量 ; G —— 孵化率 ; H —— 老熟幼虫存活率 ; D 1 —— 化蛹率 ; D 2 —— 羽化出孔率 。 6 防控技术措施 6.1 营林措施 6.1.1 防治时间 6 月中下旬 ~ 9 月上旬 。 DB63/ T 1201 — 2023 4 6.1.2 防治方法 营林措施按照以下方法进行防治 : a) 风倒木处理 : 发生危害林分内发现的风倒木 、 风折木就地剥皮处理 , 对剥离的树皮和树干以及 剥皮现场除害处理 。 b) 虫害木处理 : 发现 虫害木局部剥皮处理 , 伤口用稀泥涂抹 。 现场喷洒生物杀虫剂 。 c) 剩余物清理 : 将 林分内受小蠹虫入侵的 梢 头 、

pdf文档 DB63-T 1201-2023 小蠹虫防控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1201-2023 小蠹虫防控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1201-2023 小蠹虫防控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1201-2023 小蠹虫防控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9-17 23:08:0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