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661 45 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CCS DBB45/T 245 57—20222 澳澳洲坚 坚果主 主要病病虫害 害综合防治技技术规 规程 Code oof pratice for integrateed control of ma ajor diseeases and pests of macadamia 2022 - 01 - 26 发布 发 广西壮 壮族自治区 区市场监督 督管理局 0 - 28 实施 实 2022 - 02 发 布 — DB45/T 2457 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由广西崇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农业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文林、钟剑章、郑树芳、贺鹏、黄锡云、覃振师、谭秋锦、谭德锦、陈海生、 汤秀华、许鹏、何铣扬、莫庆道、宋海云、张涛、韦媛荣、赵大宣、周春衡、韦哲君、潘浩男、环秀菊、 潘贞珍。 II — DB45/T 2457 2022 澳洲坚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澳洲坚果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发生危害特点、防治原则、防治措施及推荐使用药剂等 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澳洲坚果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2809 澳洲坚果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主要病虫害 4.1 主要病害 病、衰退病、花疫病、炭疽病、灰霉病和拟盘多毛孢叶斑病,其发生危害特点参见附录A。 茎秆溃疡 4.2 主要虫害 类、蛀果蛾类、蠹蛾类、天牛类、白蚁类、蓑蛾类、蓟马类和蜡蝉类,其发生危害特点参见附 蝽象 录B。 5 防治原则及策略 5.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根据澳洲坚果 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安全地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地减轻农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自然天敌 的伤害,将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内。 1 — DB45/T 2457 2022 5.2 防治措施 5.2.1 植物检疫 按植物检疫法规的有关要求,防止植物检疫对象从发生区传入未发生区。 5.2.2 农业防治 按NY/T 2809的要求进行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和花果管理。 5.2.3 物理防治 使用诱虫灯、粘虫板等措施防治虫害。 5.2.4 化学防治 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施药量和施药次数,注意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按照GB/T 8321和 NY/T 1276要求执行。 5.2.5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来控制病虫害。 6 主要病害防治措施 6.1 茎秆溃疡病 6.1.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排水良好地块种植;及时清除病株,并挖开病穴暴晒2周~3周,用生石灰消毒 后重新补种。 6.1.2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1 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1 000倍 液或50.5%春雷 硫磺可湿性粉剂800倍~1 000倍液喷雾茎杆。病区发病植株在雨季来临前用15%络氨铜 水剂300倍喷雾树干。 ▪ 6.2 衰退病 6.2.1 农业防治 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土壤pH<4.5时,施生石灰改良,用腐熟的杂草、作物秸秆等进行树盘 覆盖,覆盖物厚≥10 cm。 6.2.2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用68%精甲霜灵锰锌700倍~800倍液灌根,每隔15 d~20 d灌1次,连灌2次~3次。 2 — DB45/T 2457 2022 6.3 花疫病 6.3.1 农业防治 植株修剪通透,发病初期剪除病枝、病花序。 6.3.2 化学防治 开花前选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500 g/L异菌脲悬浮剂1 500倍液叶面喷施。 6.4 炭疽病 6.4.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种苗,加强栽培管理,植株修剪通透。 6.4.2 化学防治 新梢期选用25%咪鲜胺乳油500倍~1 000倍液或25%丙环唑悬浮剂3 000倍~4 500倍液或5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800 倍液喷雾。 6.4.2.2 果实膨大期选用45%戊唑 咪鲜胺水乳剂2 000倍液或45%戊唑 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喷雾, 每隔 15 d~20 d 喷 1 次,连喷 2 次~3 次,注意轮换用药。 6.4.2.1 ▪ ▪ 6.5 灰霉病 6.5.1 农业防治 参照6.4.1的规定执行。 6.5.2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选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600倍液或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25% 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叶面喷雾。 6.6 拟盘多毛孢叶斑病 6.6.1 农业防治 参照6.4.1的规定执行。 6.6.2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0倍~1 000倍液或45%戊唑 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或70% 戊唑 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 ▪ ▪ 7 主要害虫防治措施 7.1 蝽象类 7.1.1 农业防治 冬季期间,清除果园杂草。 3 — DB45/T 2457 2022 7.1.2 化学防治 花谢后直至6月中旬,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阿维菌素1 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 油2 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500倍~1 000倍液喷雾,每隔15 d~20 d喷1次,连喷2次~3次, 注意轮换用药。 7.1.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蜘蛛、蚂蚁、鸟、青蛙、蟾蜍等天敌。 7.2 蛀果蛾类 7.2.1 农业防治 清理落叶、落果、杂草,摘除病虫果,集中销毁。 7.2.2 物理防治 选用太阳能诱虫灯(每0.5 hm 设置1盏诱虫灯,悬挂高度2.5 m~3 m)。 2 7.2.3 化学防治 在成虫产卵盛期,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5 000倍液或50%灭幼脲1 500倍液或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 甲酸盐微乳剂1 000倍液或2%虱螨脲微乳剂500倍~1 000倍液喷雾,每隔10 d~15 d喷1次,连喷2次~3 次,注意轮换用药。 7.2.4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黄眶离缘姬蜂、广大腿小蜂等天敌。 7.3 蠹蛾类 7.3.1 农业防治 剪除虫枝,更换枯死小苗。 7.3.2 化学防治 发现幼虫坑道,用棉花蘸4.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50倍液堵塞孔口,在低龄幼虫盛期,选用2.5%溴氰 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500倍~1 000倍液,喷湿枝干表面。 7.3.3 生物防治 在低龄幼虫期,喷洒20 mL~30 mL白僵菌剂。 7.4 天牛类 7.4.1 农业防治 人工清除虫卵,捕捉成虫,钩杀蛀道幼虫。10月~12月之间进行树干涂白(石硫合剂)。 4 — DB45/T 2457 2022 7.4.2 化学防治 用棉球蘸1.8%阿维菌素乳油,沿着虫孔塞入坑道内。成虫出现期选用35%联苯 噻虫嗪悬浮剂2 000 倍液或5%高效氯氟氰菊酯500倍液喷雾或20%甲氰菊酯乳油1 500倍~2 000倍液,7 d~10 d喷1次,喷2次~ 3次,注意轮换用药。 ▪ 7.4.3 生物防治 和利用昆虫病原线虫、绿僵菌等。 保护 7.5 白蚁类 7.5.1 农业防治 理枯枝,运出园外。 清 7.5.2 化学防治 发生初期,选用240 g/L虫螨腈悬浮剂1 500倍~2 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500倍液喷淋 蚁巢、蚁路或受害植株根茎。受害严重果园撒施杀虫药肥0.1%氯虫 噻虫嗪颗粒剂375 kg/hm ~450 kg/hm 或每隔8 m~10 m放灭蚁饵剂0.045%茚虫威25 g~50 g。 ▪ 2 2 7.5.3 生物防治 和利用蜘蛛、蜻蜓、青蛙等天敌。 保护 7.6 蓑蛾类 7.6.1 农业防治 人工摘除蓑蛾护囊。 7.6.2 化学防治 用20%灭幼脲悬胶剂1 000倍~2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3 000倍液喷雾。 选 7.6.3 生物防治 和利用蜘蛛、螳螂、猎蝽等天敌。 保护 7.7 蓟马类 7.7.1 农业防治 理果园,清除杂草、病枝。 清 7.7.2 物理防治 用可降解天敌友好型粘虫板(蓝板)。 选 5 — DB45/T 2457 2022 7.7.3 化学防治 发生前期,选用2.5%多杀菌素悬浮剂1 000倍液和0.3%印楝素乳油400倍液或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 甲酸盐1 000倍液或40%螺虫乙酯悬浮剂4 000倍~5 000倍液喷雾。 7.7.4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蜘蛛、螨等天敌。 7.8 蜡蝉类 7.8.1 农业防治 加强果园管理,通风透光,剪除虫枝,人工捕杀成虫。 7.8.2 化学防治 成虫盛发期和产卵初期进行喷雾防治,选用10%呲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3 000倍液或25%噻嗪酮 可湿性粉剂1 000倍~2 000倍液。 7.8.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草蛉、鸡等天敌。 8 生产档案 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原料采购、生产过程管理、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 防治、化学防治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并建立档案,见附录C。 6 — DB45/T 2457 2022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澳洲坚果主要病害症状识别和发生特点 A.1 茎秆溃疡病 由樟疫霉(Phytophthora cinnamomic)为害。该病侵染澳洲坚果的茎基部、茎干及主枝。近地面 的茎干或枝条先染病,发病部位树皮变褐、变硬,形成层坏死。病健分界明显,继而病斑中央凹陷,渗 出暗褐色黏胶状物,表面严重皱缩,形成溃疡斑。树皮下的木质部变褐色,后期病部树皮开裂;病斑扩 大环绕茎干或侧枝一周后,病树叶片褪绿,无光泽,长势差,变矮小,同时出现部分落叶及落果现象, 重病树枝条枯死或整株死亡。 A.2 衰退病 分为速衰型和慢衰型,
DB45-T 2457-2022 澳洲坚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14:05: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