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120.20 A 00 DB3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2/T 4176—2021 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door ai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in pulic buildings 2021-12-22 发布 2022-04-01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2/T 4176—2021 目 前 次 言 .......................................................................... II 1 总则 ............................................................................... 1 2 术语 ............................................................................... 1 3 基本规定 ........................................................................... 1 4 监测指标 ........................................................................... 2 5 设计 ............................................................................... 2 5.1 5.2 5.3 5.4 5.5 一般规定 ..................................................................... 监测点布置 ................................................................... 传感器性能 ................................................................... 数据传输 ..................................................................... 公告 ......................................................................... 2 2 3 4 4 6 施工 ............................................................................... 5 7 检验 ............................................................................... 5 8 验收 ............................................................................... 5 8.1 8.2 8.3 一般规定 ..................................................................... 5 主控项目 ..................................................................... 6 一般项目 ..................................................................... 6 9 维护与管理 ......................................................................... 6 10 规范性引用文件 .................................................................... 7 附 录 A (规范性) 系统结构、协议层次和通讯流程 ................................... 8 附 录 B (规范性) 数据接口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I DB32/ T 4176—2021 前 言 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20年度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计划类)和工程建设标准 编制修订项目(重点类)的通知》(苏建科[2020]154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参照国际 和国内其他省市有关标准,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 程》。 本规程共9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监测指标;5、设计;6、 施工;7、检验;8、验收;9、维护与管理;附录A、B。 本规程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东南大学(地址:南京市四牌楼2号,邮政编码: 210096)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若有修改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江苏省工程建 设标准站(地址:南京市江东北路287号银城广场B座4楼,邮政编码:210036),以供今后修编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本规程主编单位:东南大学 本规程参编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 南京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钱华、龚红卫、丁震、邵曦、郑晓红、刘聪、张艳、刘荔、张庆松、夏彦恺、 赵奕华、张玉彬、管超、杨刚、张建忠、张伦、陈振乾、黄海、郭康旗、周梓莹。 。 II DB32/T 4176—2021 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程 1 总则 1.0.1 为保证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员健康和安全,有序开展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工 作,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商场、餐厅、医院、学校、电影院、客运站场等公共建筑的 人员密集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既有建筑改造、其他类型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参照本 规程。 1.0.3 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和江苏省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 2 术语 2.0.1 室内空气质量 indoor air quality 室内空气质量是对与室内空气环境中相关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因素给人员身体健康和心理感受造 成影响的综合性描述 2.0.2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indoor ai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是通过安装的各类监测仪表或传感器,能连续自动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指 标,并上传至接收终端可查看和对公众显示发布的系统,其中应包括监测和公告两部分功能。 2.0.3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场所densely populated enclosed space in public buildings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场所主要指同一时间内聚集人数超过50的公共建筑场所。 2.0.4 数据集成中心data integration center 数据集成中心是通过传输网络与自动监控设备连接,并对其发出查询和控制等指令的数据接收、处 理和管理系统。 2.0.5 数据采集仪 data acquisition instrument 数据采集仪是从系统外部采集数据并输入到系统内部的数据接口设备,被采集的数据是已被转换为 电讯号的各种物理量,可以是模拟量,也可以是数字量。 2.0.6 集成式数据采集仪 integrated data acquisition instrument 集成式数据采集仪是指将多个或者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模块集成于一体的设备。 3 基本规定 3.0.1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场所应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监测结果应在建筑主要出入口和各楼 层实时公告。非人员密集但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公共建筑场所宜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其 他有监测室内空气质量需求的建筑场所可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3.0.2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与功能、使用要求、温湿度特点、环境空气情 况、建筑围护结构特征、能源状况等,结合国家有关安全、卫生、环保、节能等政策、方针,通过经济 1 DB32/ T 4176—2021 技术指标分析比较确定。 3.0.3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应满足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及运营的要求,当有特殊要求时,应在 监测系统文件中加以说明。设有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公共建筑中,应设有监测系统等所需安装、操 作和维修的空间或在建筑设计时预留安装维修的空间。 3.0.4 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应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抽检。 3.0.5 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宜设置扩展功能,如噪声、照度、平均辐射温度等建筑物理参 数,或可与设置扩展功能的系统相兼容。 3.0.6 应保障监测系统的数据安全,并符合保密规定。 4 监测指标 4.0.1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指标应包含二氧化碳、PM2.5、PM10、甲醛。条件允 许时,可包含臭氧、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氨、氡、微生物等。 4.0.2 非人员密集但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公共建筑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指标应包含 PM10、 PM2.5、甲醛,宜包含二氧化碳,条件允许时,可包含臭氧、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氨、氡、微生物等。 4.0.3 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指标应包含一氧化碳。 4.0.4 有特定污染物的特殊空间,宜对相应污染物指标进行监测。 4.0.5 室内物理环境监测指标应包含温度、相对湿度,可包含平均辐射温度、黑球温度、噪声、照度 等。 5 设计 5.1 一般规定 5.1.1 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建筑场所用途、空间、污染物类别和空调通风气流组织形式确定, 应能反映建筑室内空气的污染情况。 5.1.2 监测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传感器能自动或根据人工指令将采集的信息发回数据集成中心; 2 具备室内主要污染物浓度超标实时报警功能。 5.1.3 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连续运行 1 年后宜进行性能校验,PM10、PM2.5、二氧化碳、甲醛、TVOC 传
DB32-T 4176-2021 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程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14:00:4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