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20 玉 5304 溪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4/T 050—2021 山地食粒豌豆种植技术规程 2022 - 02 - 15 实施 2021 - 12 - 16 发布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5304/T 050—2021 前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言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文件由玉溪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进成、李艳兰、李灶福、李祥、张钟、禹宗红、李成春、安正云、张春帆、 王春贵、刘坚坚、胡新洲、金红云。 I DB 5304/T 050—2021 山地食粒豌豆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地食粒豌豆种植的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选择、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适时 采收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山地食粒豌豆的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3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 748 绿色食品豆类蔬菜 NY 2619 瓜菜作物种子 豆类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分段化除 分两个时段对杂草进行防除。第一个时段是播种前 10-15 天,第二个时段是食粒豌豆播后出芽前。 3.2 引蔓 当植株生长至 20-25 厘米时用线将苗牵引上烤烟杆或玉米杆等前作秸秆上攀爬。 3.3 整枝 修剪去掉多余的分枝。 4 产地环境选择 4.1 区域选择 4.1.1 海拔条件 1 DB 5304/T 050—2021 玉溪市海拔 1400-1800 米有水浇条件、地势平缓和土层深厚的田块。 4.1.2 气候条件 最适温度为 0-25℃,12 月至 2 月上旬气温不出现 0℃以下长时间低温霜冻。 4.2 前作条件 前作一般选择烤烟或玉米;烤烟上部烟叶采摘结束的最迟时间不得超过食粒豌豆播种后 25-30 天, 玉米收获完成的最迟时间不得超过食粒豌豆播种后 20-25 天。 4.3 大气环境 生产区域周围大气清洁,产地大气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 4.4 水质条件 生产区域有一定浇水条件,满足出苗成活需求;所用水不得含有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 4.5 土壤条件 土壤耕层深厚,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大于 1%,具有较好的保肥、保水能力;土壤污染物含量应 符合 GB 15618 规定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5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寒、商品性好、适宜山区种植和市场消费习惯的优良新品种,种子质量 应符合 NY 2619 的要求。 6 播种 6.1 播前除草 食粒豌豆播种前 10-15 天,亩用 95%草甘膦铵盐 120 克兑水 50 千克均匀喷施墒面和沟,防除前作 墒面和沟间杂草,如前作未收获时除草,喷头需加防护罩以免伤害前作。 6.2 播种方式 露地免耕开浅沟条播种植,于墒面中央开浅沟条播,一般沟深 4-5 厘米,沟宽 10-15 厘米。 6.3 播种时间 最佳播期为 8 月 30 日至 9 月 10 日。 6.4 合理施用种肥 播种时亩施秸秆型有机肥 200 千克、N∶P2O5∶K2O 为 15∶15∶15 的三元复合肥 4-6 千克与播种沟 土壤拌匀作种肥。 6.5 播种量 每亩播种 5-6 千克。 2 DB 5304/T 050—2021 6.6 芽前除草 食粒豌豆播种后出芽前,亩用 90%禾耐斯乳油 30-40 毫升均匀喷施墒面和沟及时防除苗期杂草,如 前作未收获时除草,喷头需加防护罩以免伤害前作。 6.7 适时定苗,合理密植 播种 8-10 天后,根据出苗情况,及时查缺补漏,移密补稀,带土移栽,确保苗齐苗匀;一般行距 90-120 厘米,株距 2-3 厘米,保证每亩种植密度 2.8-3.1 万株。 7 田间管理 7.1 肥水管理 7.1.1 施肥 于出苗后结合苗情追施 2-3 次苗肥,每亩次施尿素 3-5 千克、N∶P2O5∶K2O 为 12∶6∶24 的三元 复合肥 3-4 千克;花荚肥于开花结荚期结合苗情浇施 3-5 次,每亩次施尿素 6-9 千克、N∶P2O5∶K2O 为 12∶6∶24 的三元复合肥 5-8 千克,施肥间隔时间 10-15 天;叶面肥于初花期每亩用 0.2%硼砂溶液叶 面喷施 2-3 次。 7.1.2 浇水 播种后做好田间水分管理,保持墒面土壤湿润,幼苗期适当控水,防止土壤含水量过大而造成根腐 死苗。 7.2 中耕除草 幼苗 3-4 苔叶时中耕培土,人工清除杂草,避免伤到苗根。 7.3 引蔓整枝 当植株高 20-25 厘米时开始引蔓上架;初花期进行整枝,每株留 3-4 枝,以促荚大、荚匀和粒大。 7.4 病虫害综合防治 7.4.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主,配合使用化学防治,将病虫害控制在 允许的阈值以下,化学防治严格执行 GB 4285、NY/T 748-2020 的标准。 7.4.2 农业防治 合理布局,与非豆科作物进行轮作;选用高抗品种,培育适龄壮苗;加强栽培管理,科学施肥,做 好中耕除草和田园清洁,有效降低病虫源数量和病虫害的发生率。山地食粒豌豆采收完毕,要认真清洁 田园,将田间地头残枝落叶和杂草等清理干净,同时翻晒土壤,减少田间病虫源。 7.4.3 化学防治 3 DB 5304/T 050—2021 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的安全间隔时间不少于 10 天,同一种药单季作物施用次数不超过 3 次。 7.4.3.1 根腐病 使用包衣种,发病初期用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浇根,每亩用药 750 克;或用 58%甲霜灵 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亩用药 60 克;隔 7-10 天喷药 1 次,连喷 2-3 次。 7.4.3.2 褐斑病 发病初期用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防治,每亩用药 75 克;或用 10%苯醚甲环唑可 湿性粉剂 2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亩用药 30 克;隔 7-10 天喷药 1 次,连喷 2-3 次。 7.4.3.3 白粉病 发病初期用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亩用药50 克;或用40%福星乳油8000倍 液喷雾防治,每亩用药8 毫升;或用25%丙环唑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喷雾防治,每亩用药13克;隔7-10 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7.4.3.4 锈病 发病初期用 25%的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1500 倍液喷雾防治,每亩用药 30 毫升;或用 25%戊唑醇可 湿性粉剂 2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亩用药 13 克;隔 7-10 天喷药 1 次,连喷 2-3 次。 7.4.3.5 潜叶蝇 用 31%阿维灭蝇胺悬浮剂 2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亩用药 25 毫升;或用 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 每亩 40-50 毫升,兑水 30 公斤喷雾;隔 7-10 天喷药 1 次,连喷 2-3 次。 7.4.3.6 蓟马 用 3%啶虫咪乳油 1500 倍液喷雾防治,或 60 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1500 倍液进行喷雾,每 亩用药 40 毫升,隔 7-10 天喷药 1 次,连喷 2-3 次。 8 适时采收 8.1 采收时间和方法 在谢花后 25 天左右,豆粒明显鼓起、荚果出现明显断腰时及时采收,采收用剪刀从果柄基部剪断。 8.2 采收要求 豆粒鲜嫩饱满,色泽一致,颜色深绿有蜡粉,带绿色萼片和果柄;豆荚清洁,无斑点、无畸形、无 机械损伤。 4
DB5304-T 050-2021 山地食粒豌豆种植技术规程 玉溪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13:48:4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