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020.20 CCS B05 T/ZNZ 浙 江 省 农 产 品 质 量 安 全 学 会 团 体 标 准 T /ZNZ 191—2023 茭白水稻二年四熟轮作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of cultivation practice for rotation in two years between wat er bamboo and rice 2023 - 06 - 05发布 2023 - 07 - 05实施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 191—2023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 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衢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衢州市 衢江区茭阳家庭农场、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清阿华茭白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夏秋、陈建明、张珏锋、王宏航、徐进、钟海英、杨新琴、李芳、周爱明、周 佳燕、姚军华。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 191—2023 1 茭白水稻二年四熟轮作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茭白水稻二年四熟轮作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茬口安排、早稻栽培、秋茭栽 培术、夏茭管理、晚稻栽培以及生产档案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双季茭白与水稻轮作种植模式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标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NY/T 498 水稻联合收割机 作业质量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1655 蔬菜包装标识通用准则 NY/T 1834 茭白等级规格 NY/T 2156 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 2723 茭白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10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T/ZNZ 052 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茭白水稻二年四熟轮作 rotation in two years between water bamboo and rice 在同一田块中 每二年按照早稻-秋茭-夏茭-晚稻顺序实行四熟轮作的 种植模式 。 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5010 的要求。宜选择水源丰富,排灌设施良好,土壤肥沃的大田 。 5 茬口安排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 191—2023 2 早稻3月中下旬~ 4月上中旬完成播种移栽, 7月上中旬收获;秋茭 7月中旬至 8月上旬种植, 10月下 旬至11月下旬采收;翌年 5月上旬至 6月中旬采收夏茭;晚稻 6月中下旬~ 7月中下旬完成播种移栽, 12 月中旬前完成收获;实现茭白与水稻二年四熟轮作栽培模式 6 早稻栽培 6.1 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国家或浙江省品种审定的早稻品种,如‘中早 39’‘甬籼 15’‘中嘉早 17’‘中组 143’ 等。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要求。 6.2 种子处理 宜选择25 %氰烯菌酯悬浮剂 2000倍液~3000倍液、25 %咪鲜胺乳油 2000倍液~3000倍液、4.23 %甲 霜·种菌唑微乳剂 400倍液~500倍液等药剂浸种消毒,把浸种药剂倒入清水中搅拌均匀,再倒入干种子 后搅拌均匀,常温下浸种 2 d~3 d,沥干水分后催芽。 6.3 移栽 宜采用机插、抛栽 2种方式。机插秧龄 宜22 d~25 d,每667 m2插足1.8万丛,每丛 3苗~4苗,每667 m2基本苗7.0万株为宜。抛秧 宜于4叶1心至5叶1心时进行,每667 m2抛足2.0万丛~2.2万丛,采用 434孔 的秧盘每 667 m2抛足50盘~60盘;采用 561孔的秧盘每 667 m2抛足40盘~45盘。 6.4 肥水管理 6.4.1 施肥 移栽前施足基肥,每 667 m2施水稻配方肥 20 kg~25 kg。移栽后 7 d~10 d结合除草每 667 m2施尿素 6 kg~8 kg。 6.4.2 水位管理 机插、抛栽后,保持田间 1 cm~2 cm的浅水层;分蘖期保持田间 2 cm~3 cm的浅水层,让其自然落 干,浅水湿润交替。每 667 m2 达到70 %~80 %有效穗数时,搁田至一指宽的裂缝时复水,干湿交替;孕 穗期、扬花期保持适当水层,黄熟后干湿交替,收获前 7 d断水。 6.5 有害生物防治 早稻有害生物主要有恶苗病、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白背飞虱、灰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 螟、福寿螺等。恶苗病、纹枯病、稻瘟病、白叶 枯病等病害的防治方法按照 NY/T 2156 执行,白背飞虱、 灰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虫害的防治方法按照 T/ZNZ 052 执行,福寿螺防治方法按照 NY/T 2723 执行。 6.6 收获 田间稻谷 90 %以上成熟后收获,选择晴天用收割机收获,收割后稻谷烘干至水分小于 13.5 %。 7 秋茭栽培 7.1 整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 191—2023 3 早稻收割后及时将稻草均匀翻入田中,定植前 7 d~10 d施基肥,每 667 m2施腐熟有机肥 1500 kg~ 2000 kg和过磷酸钙 50 kg,或商品有机肥 500 kg~600 kg,商品有机肥应符合 NY/T 525的要求。翻耕 20 cm~30 cm土层,耙平、泥烂。 7.2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优质、抗性强、丰产性好的茭白品种,如‘龙茭 2号’‘余 茭4号’‘浙茭 3号’‘浙茭 7号’‘浙茭 8号’等。 7.3 育苗 7.3.1 种墩选择 选择符合品种特性,株型整齐、无灰茭和雄茭、结茭部位较低、孕茭率高、采收期集中的植株做好 标记,连续 2个生产季仍表现优良种性的,即可作为种株留用。每年开展种墩选择工作,清除雄茭、灰 茭及混杂变异株。 7.3.2 种苗繁育 采用二段育苗方法。 3月中旬至 4月上旬,寄秧后 ,苗高20 cm~30 cm时进行分墩, 将种墩用刀劈成 含1个~ 2个薹管的小墩移植到秧田,株行距 50 cm×50 cm 。 7.4 定植 经二段育苗后,于 7月中旬至 8月上旬挖墩分苗进行大田定植。挖墩前先割叶,保留 35 cm~40 cm 叶鞘,随挖随种,每 667 m2栽种1000墩~1500墩,每墩 1株~2株,宜宽窄行定植,宽行行距 100 ㎝~120 ㎝,窄行行距 60 ㎝~80 ㎝,株距 40 ㎝~60 ㎝。 7.5 田间管理 7.5.1 施肥 秋茭追肥分 3次,在缓苗后至分蘖期,每 667 m2施尿素5 kg~8 kg;定苗后,每 667 m2施尿素10 kg~ 15 kg、配方肥 15 kg~20 kg;孕茭初期,每 667 m2施配方肥 20 kg。 7.5.2 水位管理 秋茭定植后 15 d~20 d内保持8 cm~10 cm的水位;分蘖中期前控制 2 cm~3 cm的水位,分蘖后期 控制在10 cm~12 cm水位,分蘖期间宜进行搁田 1次~2次;孕茭期控制 10 cm~12 cm水位;采收期控制 3 cm~5 cm的水位。 7.5.3 有害生物防治 秋茭有害生物主要有锈病、胡麻叶斑病、纹枯病、 二化螟、长绿飞虱、 福寿螺等。防治方法按照 NY/T 2723执行。 7.6 采收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 191—2023 4 孕茭部位明显膨大,叶鞘一侧被肉质茎挤开,露出 0.5 cm~1.0 cm宽的白色肉质茎时采收。宜 2 d~ 3 d采收一次。 7.7 分级包装 茭白按NY/T 1834 进行分级包装。包装容器(箱、袋)应清洁、牢固、透气、无毒、无污染、无异 味。纸箱包装每个包装单位不宜超过 20 kg,编织袋包装每个包装单位不宜超过 40 kg,包装箱或袋上应 有明显标识,符合 NY/T 1655 的规定。 8 夏茭管理 8.1 肥料使用 夏茭追肥分 3次~4次,在萌芽后,每 667 m2施尿素5 kg~10 kg;定苗后,每 667 m2施尿素10 kg~ 15 kg、配方肥 20 kg~25 kg,隔10 d~15 d视苗情再追施一次;孕茭初期,每 667 m2施配方肥 30 kg。 8.2 水位管理 夏茭出苗期保持田水湿润, 分蘖前中期控制 2 cm~3 cm的浅水位; 分蘖后期至孕茭期间, 控制 10 cm~ 15 cm水位;采茭期控制 15 cm~20 cm深水位。追肥和施药等田间操作时应控制浅水位, 3 d后逐渐恢复 水位。 8.3 间苗 茭白出苗后应及时间苗,拔除游茭苗,并控制每墩苗数 20株~25株,每667 m2有效分蘖苗 20000株~ 24000株。 8.4 有害生物防治 夏茭有害生物重点防治锈病、胡麻叶斑病、二化螟、福寿螺等。防治方法按照 NY/T 2723 执行。 8.5 采收 孕茭部位充分膨大时采收,宜每

pdf文档 T-ZNZ 191—2023 茭白水稻二年四熟轮作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ZNZ 191—2023 茭白水稻二年四熟轮作技术规范 第 1 页 T-ZNZ 191—2023 茭白水稻二年四熟轮作技术规范 第 2 页 T-ZNZ 191—2023 茭白水稻二年四熟轮作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6-17 05:46:4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