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13.080.01 CCSZ00 团 体 标 准 T/GDAEPI14—2023 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复合污染土壤生物炭固 载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in-situremediationofcomposite-contaminatedsoilwith biochar-immobilizedmicroorganismsatanelectronicwastedismantlingsite 2023-06-09发布 2023-07-08实施 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AEPI14—2023 I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适用条件............................................................................2 5功能菌的选择和培养..................................................................2 6生物炭材料的选择....................................................................2 7修复剂的制备和性能评价方法..........................................................3 8性能指标要求........................................................................3 9实施流程............................................................................4 10监测分析和效果评估.................................................................5 附录A(资料性)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常见有机污染物及其测定方法............................6 附录B(资料性)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常见重金属污染物及其总量测定方法......................7 附录C(资料性)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常见重金属污染物及其浸出活性测定方法..................8 参考文献...............................................................................9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AEPI14—2023 I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南理工大学、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环协科技咨询开发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春华、尹华、李晗、赵萌萌、许璋奕、曾毅夫、何曦、陈婉、罗坤莉、李雨。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AEPI14—2023 1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复合污染土壤生物炭固 载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复合污染土壤生物炭固载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的原理及适用条件、 功能菌的选择与培养、生物炭材料的选择、修复剂的制备和性能评价方法、性能指标要求、实施流程、 监测分析和效果评估。 本文件适用于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复合污染土壤的生物炭固载微生物原位修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7702.2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粒度的测定 GB/T12496.22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重金属的测定 HJ25.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HJ25.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 HJ/T415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评价导则 HJ68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 HJ1231土壤环境词汇 NY/T1881.2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试验方法第2部分:全水分 NY/T2321微生物肥料产品检验规程 NY/T4159生物炭 3术语和定义 HJ682、HJ12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子废物拆解场地electronicwastedismantlingsite 以利用、贮存或者处理为目的,通过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将电子废物进行拆卸、解体活动的场地。 3.2 复合污染土壤composite-pollutedsoil 有机物和重金属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且对人体健康存在不可接受风险的土壤。 3.3 生物炭biochar 以农业、林业、工业等废弃生物质为原料,在限氧环境下受热分解所生成的固态产物。 3.4 包埋材料embeddingmaterial 以包裹的方式为微生物提供保护或支撑的高分子凝胶。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AEPI14—2023 24适用条件 4.1生物炭包埋固定菌群修复技术 该技术采用的修复剂颗粒机械强度高、微生物活性高、环境耐受性强,但粒径较大且受包埋材料包 裹的影响,使其在土壤中的扩散及材料内部的传质受限,宜应用于土壤渗透性较高的高浓度复合污染土 壤修复。 注1:本文件中生物炭包埋固定菌群修复技术是指将微生物和生物炭包埋在高分子聚合物的网状凝胶结构中,防止 微生物渗出,增加菌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环境耐受性,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和重金属固 化。 注2:重金属与有机物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规定的管制值。 4.2生物炭负载菌群修复技术 该技术采用的修复剂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空间位阻小,但稳定性较差、微生物易脱落,在生物 炭的选择上比较受限,且抗干扰能力较弱。宜应用于低浓度复合污染土壤修复。 注1:本文件中生物炭负载菌群修复技术是指通过静电引力和粘附力等作用将微生物负载于生物炭载体上,提供充 足的附着位点和营养元素,增强微生物的代谢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有效解决土壤重金属抑制有机污染物生 物矿化问题,实现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的协同修复。 注2:重金属与有机物含量超过风险控制值HJ25.3,低于管制值GB36600。 5功能菌的选择和培养 5.1功能菌的选择 功能菌的选择宜遵循以下原则: a)对含多环芳烃的污染场地,宜选用假单胞菌属、分枝杆菌属、戈登氏菌属、鞘脂单胞菌属、 黄单胞菌属、嗜血杆菌属、红球菌属、农杆菌属、伯克霍尔德氏菌属、芽孢杆菌属、类芽孢 杆菌属等; b)对含卤代有机物(如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的污染场地,宜选用脱卤拟球菌属、脱卤单胞 菌属、脱硫杆菌属、脱卤杆菌属、梭菌属、地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鞘脂单胞菌、红球菌属、 不动杆菌属、希瓦氏菌属、伯克霍尔德氏菌属等。 5.2功能菌的培养 功能菌的培养应建立在目标场地土壤污染分析的基础上,一般包括菌属选择、以目标污染物进行筛 选和驯化、扩大培养等过程。 扩大培养流程参考HG/T20719执行,扩大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以菌悬液形式进行包埋和负载。 6生物炭材料的选择 6.1生物炭固载材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NY/T4159中的Ⅱ级要求。 6.2不同重金属污染场地中生物炭固载材料的选择宜遵循以下原则: a)对汞含量较高的土壤,宜选用含硫醇基团较多的生物炭,如鸡粪生物炭和菇渣生物炭; b)对铅、镉含量较高的土壤,宜选用含磷酰基基团较多的生物炭,如小麦生物炭和水稻生物炭; c)对镉、锌含量较高的土壤,宜选用含羧基、羟基和烷基基团较多的生物炭,如甘蔗生物炭。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AEPI14—2023 37修复剂的制备和性能评价方法 7.1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中涉及的培养温度、时间、包埋材料和药剂的选择、添加比例,应根据不同功能菌群的生 长特性及不同生物炭材料的结构特征,通过前期调研及现场试验结果作出相应调整。建议制备流程如下: a)生物炭包埋固定菌群修复剂制备:将生物炭和菌悬液按约1:20(w/v)的比例混合,在20°C~30°C 下搅拌2h,使微生物预吸附固定在生物炭上。加入已溶解的2%~5%(w/v)海藻酸钠溶液至混 合体系,再将混合悬浮液逐渐加到2%~5%(w/v)CaCl2溶液中,固化约12h后自然风干,得到 生物炭包埋固定菌群修复剂; b)生物炭负载微生物菌群修复剂制备:将生物炭和菌悬液按约1:30(w/v)的比例混合,使微生物 附着在生物炭上,在20

pdf文档 T-GDAEPI 14—2023 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复合污染土壤生物炭固载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GDAEPI 14—2023 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复合污染土壤生物炭固载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规范 第 1 页 T-GDAEPI 14—2023 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复合污染土壤生物炭固载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规范 第 2 页 T-GDAEPI 14—2023 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复合污染土壤生物炭固载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6-12 21:40: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