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99
CCS B 62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2090—2023
主要切花产品销售地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stharvest handling of major cut flower
products in sales area
2023-03-30发布 2023-07-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2090—2023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修复................................................................................. 1
5 贮藏................................................................................. 2
6 灰霉病害检测及处理 ................................................................... 2
7 出库前质量检测 ....................................................................... 3
8 配送要求 ............................................................................. 3
附录A(资料性) 主要切花种类及分类 .................................................... 4
附录B(资料性) 恒温等温扩增( LAMP)方法检测灰霉病菌 .................................. 5
附录C(资料性) 红外气体分析法测定花朵呼吸速率 ........................................ 7
附录D(资料性) 压力法测定叶片水势 .................................................... 8
DB11/T 2090—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 花木有限公司、北京 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俊平、洪波、马男、徐彦杰、何俊娜、孙小明、江云鹤、于学斌、于艳艳、
李国强、林巧玲、石 文芳、王佳欢、宋海生,樊磊,王虹,牛晨郦 。
DB11/T 2090—2023
1 主要切花产品销售地处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主要切花产品销售地修复、贮藏、灰霉病害检测及处理 、出库前质量检测和配送要求
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主要切花产品在北京地区销售地 的处理。
注:主要切花产品见附录A。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8247.1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1部分:鲜切花
GB/T 23897 主要切花产品包装、运输、贮藏
GB 28232 臭氧消毒器卫生要求
GB 28235 紫外线消毒器卫生要求
NY/T 1281 花卉植物真菌病害检测规程
NY/T 1656.1 花卉检验技术规范 第1部分:基本规则
NY/T 1656.2 花卉检验技术规范 第2部分:切花检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销售地处理 handling in sales area
切花产品从到达销售地至消费者购买之前的采后处理过程。
3.2
修复液 repairing solution
用于销售地贮运过程中恢复并保持切花观赏品质的,含有杀菌剂和呼吸抑制剂等药剂的化学溶液。
4 修复
4.1 环境处理
在进行切花修复液处理前,应对修复场所做以下处理:
——提前1 h使用浓度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或 0.5%过氧乙酸溶液对地面进行消毒;
——使用UVC紫外线杀菌灯照射,时间不少于30 min;
——通风30 min。
4.2 器具准备
花桶、铡刀或枝剪等器具使用前,宜使用浓度为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或 1%过氧乙酸溶液进行
DB11/T 2090—2023
2 消毒。
4.3 修复液准备
4.3.1 修复液应依据不同切花品种选择确定。对于香石竹、满天星和马蹄莲等乙烯敏感型切花,应使
用含有乙烯抑制剂的切花修复液;对于菊花、非洲菊等乙烯不敏感型切花,应使用含有其他植物生长
调节剂的切花修复液。
4.3.2 修复液配制方法按照说明书执行,浓度宜根据修复处理的环境温度和限定处理时间进行适当调
整。
4.4 切花修复处理
挑选无病虫害感染和机械损伤的切花,将茎秆基部浸没于水中,切除基部 1 cm~3 cm,立即浸入
修复液中,侵深5 cm~8 cm,温度为20 ℃时处理2.5 h 或温度为10 ℃时处理4 h。
5 贮藏
5.1 场所准备
贮藏前一周使用浓度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或 0.5%过氧乙酸溶液对贮藏场所喷洒消毒,喷洒后
关闭门窗。24 h后通风30 min,贮藏场所温度和湿度应符合GB/T 23897要求。
5.2 切花处理
5.2.1 病害预防:可使用灰霉病防治药剂(50%咯菌腈10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5%百菌淸
700倍液等)浸蘸花头。
5.2.2 预冷:切花温度降至与贮藏温度一致。
5.3 贮藏方法
5.3.1 贮藏方式:将处理过的切花装入厚度为0.04 mm聚乙烯塑料袋内,采用自发气调的干藏方式。
5.3.2 摆放:按切花种类、品种、等级、采收时间分类放在货架上贮藏,墙壁和包装之间、包装和包
装之间应留有适当的操作空间。
5.3.3 温度:温带起源的切花如月季、菊花等,贮藏温度控制在1 ℃~4 ℃;亚热带起源的切花如唐
菖蒲、洋桔梗等,贮藏温度控制在6 ℃~8 ℃;热带起源的切花如马蹄莲、大花蕙兰等,贮藏温度控
制在13 ℃~15 ℃。切花起源分类详见附录A。
5.3.4 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
5.3.5 气体:CO2浓度应控制在5%~8%;乙烯浓度应控制在0.1 μL/L~0.3 μL/L。
6 灰霉病害检测及处理
6.1 灰霉病害环境检测
采用固定式孢子捕捉仪对环境中真菌孢子进行实时捕捉,定时将玻片取回,在实验室内进行光学显
微镜镜检及图片采集,对灰霉菌(灰葡萄孢菌)进行数据统计。
6.2 灰霉病害花枝检测
在灰霉病症状出现之前,使用恒温等温扩增( LAMP)方法,检测灰葡萄孢菌的存在,具体操作见附
录B。
6.3 灰霉病害防治处理
6.3.1 当灰霉菌孢子的数量大于1×103/(m3·d),应选用臭氧发生器或紫外灯具进行环境消杀,具体
应按照GB 28232或GB 28235执行。
6.3.2 当LAMP检测灰霉病阳性率高于10%时,应对切花立即进行灰霉病防治处理。可选用50%咯菌腈
1000倍液进行5 s~10 s的蘸头处理,处理后在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
DB11/T 2090—2023
3 7 出库前质量检测
7.1 抽样
7.1.1 同一生产批次、同一品种、相同规格的产品作为一个抽样批次。
7.1.2 抽(送)样及检验程序、环境与检验机构、检验人员、判定规则、结果填报与证书出具按照NY/T
1656.1执行;
7.1.3 切花包装产品与散装产品的批量、抽样方法、抽样频次、抽样量、封样、运送和保存按照NY/T
1656.2执行。
7.2 切花产品质量检测
7.2.1 检测方法按照 NY/T 1656.2执行,检验项目及要求按照 GB/T 18247.1执行。
7.2.2 真菌病害检测按照 NY/T 1281执行。
7.2.3 切花呼吸速率测定 见附录C,水势测定见附录D。切花常温复水后的呼吸速率降低量应控制在切
花入库前呼吸速率的 10%以内。切花的水势降低量应控制在切花入库前水势的 10%以内。
DB11-T 2090-2023 主要切花产品销售地处理技术规程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5-01 06:49: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