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40 CCS B 62 云 53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53/T 1105—2022 红花木莲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2022 - 05 - 20 发布 2022 - 08 - 20 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3/T 110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林草种子管理站、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俞新水、吴建花、苏联军、禹永明、陈富友、彭翠松、柯文斌、樊晓丽、杨志 强、李绍军、孙开明。 I DB53/T 1105—2022 红花木莲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花木莲(Manglietia insignis)圃地选择、小苗培育、中大苗培育、绿化苗木质 量分级、苗木检测和出圃、病虫害防治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红花木莲绿化苗木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53/ 062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DB53/T 249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DB53/T 458 绿化苗木 质量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圃地选择 4.1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13 ℃~22.5 ℃,极端最低 温度-4 ℃,极端最高 温34 ℃;≥10 ℃年活动积温 4 000 ℃~6 000 ℃;年平均降雨量800 mm~1 4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70%。 地 4.2 块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肥沃、pH5.5~6.0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的背 风向阳地块。 5 小苗培育 5.1 种子采集与处理 5.1.1 采集时间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成年植株,9月~10月,待蓇葖果变红时采摘。 5.1.2 种子处理 1 DB53/T 1105—2022 将蓇葖果晾晒或暴晒1 d~2 d至开裂后种子脱出,种子堆沤1 d~2 d种皮软化后,用细砂、草木灰 搓去红色假种皮,水选、除去杂物,净种阴干。 种子宜沙藏。沙藏前先用0.1%~0.3%高锰酸钾液浸种消毒0.5 h~1 h,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2倍~ 3倍于种子体积的清洁细河砂或山沙与种子拌匀。湿度以河沙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为宜,以约20 cm的厚 度摊放在干燥通风室内的阴凉处,7 d~10 d翻动一次,捡出霉烂的种子,适量洒水保湿。 5.2 整地做床 5.2.1 圃地耙平压实,床土为河砂或山沙:腐殖土=7:3,床宽 100 cm~120 cm,床高 15 cm~20 cm, 长度依地形而定,床间应设步道,床外侧设排水沟。 5.2.2 播种前用 0.5%高锰酸钾溶液对苗床浇湿消毒。或用 1.5%甲醛溶液浇湿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闭 消毒一周后掀开,等药味自然散失后播种。 5.3 5.3.1 播种 时间 待1/4~1/3沙藏种子露白后方可播种。滇南、滇西南、滇中地区宜在12月底至翌年1月初播种。滇 东、滇东北、滇西北地区宜在2月中旬或下旬播种。 5.3.2 方法 2 撒播或条播。播种量以0.3 kg/m 为宜。播后在床面上覆盖1.0 cm~1.5 cm细沙,并在床面盖稻草 或松针,浇透水,搭建拱棚并覆盖75%遮阳网。 5.4 苗床管理 幼苗出土高2 cm~3 cm,揭除盖草或松针,适度浇水,喷洒800倍~1 000倍多菌灵溶液;揭膜更换 50%遮阳网炼苗。 5.5 5.5.1 小苗移植 基质 采用红壤土70%、腐殖土28%、过磷酸钙2%,或火烧土30%、黄心土35%、林菌根土32%、过磷酸钙3% 的比例配制基质,混合均匀后装入容器中。 5.5.2 容器及摆放 培育1年生苗用12 cm×16 cm规格的容器,培育2年生苗用18 cm×24 cm规格的容器。按苗床宽 100 cm~120 cm,步道宽30 cm~40 cm的方式进行摆放,长度依地形而定。 5.5.3 移植 幼苗具有3片~5片真叶时,即可移植。滇南、滇西南、滇中地区宜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滇东、滇 东北、滇西北地区宜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 移植前拆除遮阳网炼苗7 d~10 d;移苗前约4 h~5 h将苗床和容器浇透水,起苗后剪去幼苗主根 长的1/4~1/5。栽后浇足定根水,搭建50%荫棚。 5.6 5.6.1 2 苗床管理 光照管理 DB53/T 1105—2022 移植 20 d 后,每天 16 时至第二天 10 时揭开遮阳网,一周后全部揭去遮阳网。 5.6.2 水分管理 幼苗移植后适时浇水,保持基质湿润。 5.6.3 肥料管理 移植 30 d 后开始施肥,生长季节每 20 d 浇一次清粪水,或按 20 g/㎡标准,每月撒施一次 N:P:K 为 15:15:15 的复合肥。 5.6.4 除草 及时除草,并浇透水。 5.6.5 病害防治 5月~9月,每月用多菌灵1 000倍液和退菌特1 000倍液交替喷洒防病;用90%敌百虫1 000倍~1 500 倍液喷雾防虫。 6 中、大苗培育 6.1 地苗培育 6.1.1 整地 深翻土壤、耙平、挖塘。塘规格为 50 cm×50 cm×40 cm,每塘施腐熟有机肥 10 kg 和过磷酸钙 100 g,与回土拌匀,回满土。 6.1.2 株行距 培育不同规格苗木的定植株行距见表1。 表1 2 米径,cm 株距,m 行距,m 株/667m 3~4 1.0 1.0 667 4~6 1.5~2.0 1.5~2.0 167~296 6~8 2.0~2.5 2~2.5 107~167 8~10 2.5~3 2.5~3 74~107 10~12 3.0 3.0 74 >12 6.1.3 培育不同规格红花木莲定植株行距 株行距、密度根据米径及培育目标确定 定植 选择2 a~3 a生容器苗,去除容器,保持基质完整放入塘内。栽正、填满土、踏紧,围塘,浇足定 根水。定植株行距依据培育目标见表1。 6.1.4 苗木管理 定植1年后,分别在3月和6月每塘施尿素20 g~30 g,8月施复合肥30 g~50 g;定植2年后每年3 月和6月每株施尿素50 g~100 g,8月施复合肥50 g~100 g。结合施肥适时除草、浇水。 3 DB53/T 1105—2022 6.1.5 整形修剪 苗高2.0 m开始修枝整形,一般剪去树高三分之一以下的侧枝。每次修剪应按伞状成品趋势调整树 型,及时回缩修剪。 6.1.6 断根 出圃前4个月~6个月进行,春夏季为宜。按米径的6倍~8倍距离为直径,环状切断全部侧根,切口 应平滑整齐,用浓度100~200 mg/kg的ABT3号生根粉溶液处理切口,用遮阴度50%~75%遮荫网包好土球 后回土填满,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6.2 容器苗培育 6.2.1 基质 按4.5.1 执行。 6.2.2 容器摆放 宜选用(30 cm~80 cm)×(30 cm~80 cm)的容器,容器摆放间距100 cm~300 cm,按“品字形” 摆放整齐。 不同规格容器苗木摆放间距见表2。 表2 2 米径,cm 间距,m 株/667m 3~4 1.0 667 4~6 1.5~2.0 167~296 6~8 2.0~2.5 107~167 8~10 2.5~3.0 74~107 10~12 3.0 74 >12 6.2.3 培育不同规格红花木莲容器间距 容器摆放间距根据米径及培育目标确定 移植 选择2 a~3 a生容器苗,去除容器,保持基质完整放入装好三分之一基质的大容器内。扶正、填满 土、踏紧,保持苗木原地际处较容器口低3 cm~5 cm为宜,浇足定根水。 6.2.4 苗木管理 定植1年后,分别在3月和6月每袋施尿素20 g~30 g,8月施复合肥30 g~50 g;定植2年后,每年3 月和6月每袋施尿素50 g~100 g,8月施复合肥50 g~100 g。结合施肥适时除草、浇水,冬季树干涂白。 6.2.5 整形修剪 按5.1.5 执行。 6.2.6 断根 根据苗木生长状况,适时调整容器摆放间距,及时浇水。 7 苗木质量分级 4 DB53/T 1105—2022 7.1 容器小苗 合格苗以综合控制指标、地径和苗高确定,分Ⅰ、Ⅱ两个等级。综合控制指标达不到要求的为不合 格苗木,达到要求的根据地径和苗高两项指标确定分级,分级标准见表3。苗高和地径不在同一等级时, 按较低等级的级别确定该苗木的质量等级。 表3 红花木莲绿化容器小苗质量分级表 苗木等级 Ⅰ级苗 苗龄 7.2 Ⅱ级苗 地径 cm 苗高 cm > > 0.7-0 0.45 1.2-0 综合控制指标 地径 cm 苗高 cm 35 0.30~0.45 20~35 0.50 50 0.35~0.50 35~50 1.8-0 0.60 60 0.50~0.60 50~60 0.4-1.4 0.75 75 0.60~0.75 60~75 无检疫对象病虫害,叶色正 常,苗木通直,无机械损伤。 1.2-0.6 1.30 80 0.75~1.30 70~80 1.2-1.2 1.80 100 1.30~1.80 80~100 1.2-1.2-0.6 2.50 180 1.80~2.50 100~180 1.2-1.2-1.2 3.30 250 2.50~3.30 180~250 中、大苗 合格苗以综合控制指标、米径、苗高、冠幅确定,分Ⅰ级、Ⅱ级。综合控制指标以无检疫对象病虫 害、冠型匀称、主干通直、土球直径、枝下高确定,达不到要求的为不合格苗木,达到要求的根据米径、 苗高、冠幅三项指标确定分级,在米径、苗高、冠幅不在同一等级时,按较低级别确定该苗木的质量等 级。质量分级见表4。 表4 红花木莲绿化中、大苗木质量分级表 苗木等级 综合控制指标 Ⅰ级苗 苗木种类 Ⅱ级苗 米径 cm 苗高 cm 冠幅 cm 苗高 cm 冠幅 cm 土球直径 cm 枝下高 cm > > > > ≥ ≤ 3~4 250
DB53-T 1105-2022 红花木莲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云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04:40:2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