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20.40 B 6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3233—2009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评价 Evaluation in projec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 2009-02-23发布 2009-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3233—2009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 监测站设施 效益监测内容 3 效益监测指标 4 5 监测频度 6 效益监测方法 效益监测指标计算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生态监测、经济和社会指标监测调查表 参考文献 11 GB/T23233—2009 前言 本标准的制定为及时、准确、规范地反映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变化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北京林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鸿文、李青松、杜纪山、吴礼军、张洪江、孔忠东、李保玉、樊华、史玉虎、 常丹东。 GB/T23233—2009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站的布设方法,监测的项目及内容,并提出了退耕还林工 程建设效益监测的评价指标及各指标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经国家批准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 2监测站设施 监测站应建立在1个具有代表性的、面积为3km~5km的小流域内。定位监测站要根据需要设 置气象站、沟口水文站、坡面径流场、集沙槽、固定标准地、调查样地等设施 2.1气象站 设施和设备,气象站四周设立围栏。 2.1.2气象站测定的基本因子:降水、蒸发、地温、气温、湿度、太阳辐射、风速、风向等。 2.2沟口水文站 2.2.1沟口水文站建立的位置:在流域出口处选择沟道顺直、沟床稳定、没有支沟汇水影响以及交通方 便的地方建立沟口水文站1座,以测定全流域的径流和泥沙。 2.2.2沟口水文站的附属设施:水文站的量水建筑物根据流量大小选择三角形90°溢流堰或巴歇尔测 流槽。 2.3坡面径流场 2.3.1坡面径流场的设置:针对退耕还林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按不同坡度设置,监测坡面径流、泥沙。 2.3.2坡面径流场数量:每个坡度面设立2个~3个固定坡面径流场 2.3.3坡面径流场规格:规格为5m×10m或5m×20m。 2.3.4径流场设置方法:布设径流场时应使长边垂直于等高线,短边平行于等高线。 2.3.5临时径流场设置:临时径流场作为固定径流场的补充监测手段,可根据需要设置,规格为5mX 10m或2mX5m或2mX10m 2.4集沙槽 2.4.1集沙槽的设置:在风沙区针对不同的植被恢复模式和林种,设置集沙槽,监测单位面积、一定时 间内的集沙量,集沙槽质地为混凝土预制件 2.4.2集沙槽数量:每个植被恢复模式和林种分别设立2个~3个固定的集沙槽。 2.4.3集沙槽规格:规格为3m×0.5mX0.5m。 2.4.4集沙槽设置方法:在布设时,要根据当地主风方向,在保持与当地主风方向垂直的条件下,将混 凝土预制件埋设在与地表同一水平面上。 2.5固定标准地 2.5.1固定标准地的设置 为监测退耕还林工程区林草生长过程及生物生产力动态变化,需设置固定标准地进行定位监测。 固定标准地用GPS标定,在标准地四角地面下埋设1.2m深水泥桩作为永久标记。 2.5.2固定标准地数量 各监测站应设固定标准地3个~5个。 1 GB/T23233—2009 2.5.3固定标准地规格 2.5.3.1退耕还乔木林地:20mX20m。 2.5.3.2退耕还灌木林地:10mX10m。 2.5.3.3退耕还草地:5mX5m。 2.5.3.4未退耕地(对照标准地):10mX10m。 2.6调查样地 2.6.1调查样地的设置 在对退耕还林地林草生物量及枯落物等进行调查时,为保证调查的精度及固定标准地不受人为破 坏,在固定标准地附近设立调查样地进行补充调查。 2.6.2调查样地规格 2.6.2.1退耕还乔木林地:10m×10m。 2.6.2.2退耕还灌木林地:5m×5m。 2.6.2.3退耕还草地:2m×2m。 2.6.2.4每个样地内设枯落物样方,规格为20cm×20cm。 2.6.3调查样地数量 每个因子的监测样地不少于3个~5个。 3效益监测内容 3.1生态效益监测 3. 1.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条件下的区域沙化面积及沙丘类型。 3. 1.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条件下的地表径流和泥沙含量。 3.1.4退耕还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肥力。 3. 1. 5 区域水土流失面积。 3.1.6退耕还林地的植被恢复状况 3. 1.7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条件下的林、草生长量和收获量。 3.2经济效益监测 3.2.1退耕户家庭收人和支出。 3.2.2区域经济状况。 3.3社会效益监测 3.3.1人口变动:包括总人口、第一产业人数、第二产业人数、第三产业人数、外出劳务人数、耕作人数、 适龄儿童入学人数、贫困线以下人数等。 3.3.2土地利用:包括土地总面积、耕作总面积、农业用地面积、林业用地面积、牧业用地面积、副业用 地面积、渔业用地面积等。 4效益监测指标 4.1生态效益指标 4.1.1基本指标 4.1.1.1监测流域或区域年径流总量(包括液体径流和固体径流)。 4.1.1.2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土壤侵蚀量。 4.1.1.3年径流系数。 4.1.1.4侵蚀模数。 4. 1. 1. 5 年降水量、年蒸发量。 2
GB-T 23233-2009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评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11 17:31:31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0 M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3621-2007 钛及钛合金板材.pdf
GB-T 42249-2022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指标及其计算方法.pdf
GB-T 23997-2009 室内装饰装修用溶剂型聚氨酯木器涂料.pdf
GB-T 40656.1-2021 智慧城市 运营中心 第1部分:总体要求.pdf
ISO TS 44006 2023 Collaborative business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 Guidelines for.pdf
GB-T 20512-2006 GPS接收机导航定位数据输出格式.pdf
GB-T 5585.2-2018 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 第2部分:铝和铝合金母线.pdf
GB-T 31773-2015 中药方剂编码规则及编码.pdf
DB37-T 3802-2019 花生品种鉴定技术规程 SSR标记法 山东省.pdf
GM-T 0052-2016 密码设备管理 VPN设备监察管理规范.pdf
GB-Z 22553-2010 利用重复性、再现性和正确度的估计值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指南.pdf
SN-T 0987.3-2013 出口危险货物中型散装容器检验规程 第3部分:复合中型散装容器.pdf
GB-T 42191-2023 MEMS压阻式压力敏感器件性能试验方法.pdf
GB-T 19536-2015 集装箱底板用胶合板.pdf
DB3303-T023-2020 智慧机关事务建设工作指南 温州市.pdf
GM-T 0022-2014 IPSec VPN技术规范.pdf
T-CSTM 00043.6—2018 大气环境腐蚀试验 第6部分:建筑涂层材料暴露腐蚀试验.pdf
GB-T 28449-2018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pdf
拐点 站在AI颠覆世界的前夜 万维钢.pdf
GB-T 39137-2020 难熔金属单晶晶向测定方法.pdf
1
/
3
14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2.0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