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169 973.2 (22)申请日 2021.12.16 (73)专利权人 无锡市海鹰加科海 洋技术有限责 任公司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运河西 路3000号 (72)发明人 陈思朦  (74)专利代理 机构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 合伙) 32340 专利代理师 杨强 杨立秋 (51)Int.Cl. H02J 7/00(2006.01) G01C 13/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智能测深系统的电源保护电路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智能测深系统的 电源保护电路, 属于电源电路领域, 包括两个 mosfet开关和一个电压比较电路; 一个mosfet开 关和一个电压比较电路连接外部直流电源, 另一 个mosfet开关连接内部电池; 两个mosfet开 关均 连接外部的系统负载; 所述电压比较电路分别与 两个mosfet开 关相连。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外部直 流电源输入的电压范围进行限制, 并采用mosfet 开关做内部与外 部电源的隔离, 从而降低压降。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6564586 U 2022.05.17 CN 216564586 U 1.一种用于智能测深系统的电源保护电路,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个mosfet开关和一个 电压比较电路; 一个mosfet开关和一个电压比较电路连接外部直流电源, 另一个mosfet开关连接内部 电池; 两个mosfet开关均连接 外部的系统负载; 所述电压比较电路分别与两个mosfet开关相连。 2.如权利 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测 深系统的电源保护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mosfet开 关包括电容C1、 C3和集成电路U1、 U3和三极管Q1、 Q8和MOS管Q3、 Q4、 Q5、 Q6和电阻R4、 R5、 R10、 R12; 集成电路U1和U3的VCC引脚均连接电压VCC5, 集成电路U3的Y引脚通过电阻R5连接晶体 管Q1的基极; 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 发射极接地; 电容C1和C3的一端均连接电压 VCC5, 另一端均接地; MOS管Q3和Q4的栅端均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 源端互连; MOS管Q3的漏端连接1121型 号插座P2的2引脚, MOS管Q 4的漏端连接1 121型号插座P2的1引脚; 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电阻R12, 发射极接地, 集电极连接电阻R10; MOS管Q5和Q6的源端 互连, 栅端均连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 MOS管Q6的漏端连接1 121型号插座P2的1引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智能测深系统 的电源保护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1121型号 插座P2的2引脚和3引脚互连, 4引脚和5引脚共同接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测深系统 的电源保护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压比较 电路包括电容C2、 电阻R1、 R2、 R3、 R6、 R7、 R8、 R9、 R11、 进踢馆电路Q2和Q7、 保险丝F1、 集成电 路LM393; 集成电路LM393包括电路U2C、 电压比较器U2A和电压比较器U2B, 电路U2C的GND端接地, VCC端接电压VC C5; 电阻R1的第一端与电阻R6的第一端相连; 进踢馆电路Q2的2端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 1 端和3端共同通过电阻R2连接电压VCC5; 电压比较器U2B的正输入端 连接电阻R1的第一端和 电阻R6的第一端, 负输入端连接进 踢馆电路Q2的3端, 输出端连接电阻R3; 电阻R7的第一端与电阻R11的第一端相连; 进踢馆电路Q7的2端连接电阻R11的第二端, 1端和3端共同通过电阻R8连接电压VCC5; 电压比较器U2A的负输入端连接电阻R7的第一端 和电阻R11的第一端, 正输入端连接进 踢馆电路Q7的3端, 输出端连接电阻R9; 电阻R1的第二端和电阻R7的第二端均通过保险丝F1连接1121型号插座P1的1引脚, 1121型号插座P1的5引脚、 电阻R 11的第二端和进 踢馆电路Q7的2引脚均接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智能测深系统 的电源保护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踢馆电 路Q2和Q7的型号均为电压基准芯片TL 431。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564586 U 2一种用于智能测深系统的电源保护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电路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测深系统的电源保护 电路。 背景技术 [0002]在水深测量中, 往往伴随着各种复杂的作业环境, 便携式智能测深系统以其坚固 耐用, 轻巧便携, 凭借一体化优势能够很容易部署于小 型测量船或临时测量平台上, 广泛用 于江河、 港航和海岸带等各种复杂水况下 的水深测量工程。 便携式智能测深系统为应对工 作需求往往即可使用 系统内部 自带锂电池供电, 又可使用外接直流电源供电。 如果内部锂 电池与外部直流电源之 间不采取隔离之 间使用并联的方式给系统供电, 这时当系统内部锂 电池电量不足时会出现外部直流电源给锂电池充电并产生很大的充电电流进而照成锂电 池的损坏, 甚至烧毁机器, 这样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也会耽误工程进度。 [0003]针对这样情况, 目前的解决方法是采用二极管, 来隔离了外部直流电源与内部锂 电池, 阻止外部直流电源电流流进内部锂电池从而对仪器提供了保护。 考虑到实际使用情 况, 存在以下缺点: (1)二极管存在较大压降, 且整个系统工作电流较大, 使用二极管进 行隔 离会产生较大功 耗, 降低效率较大; (2)简单使用二极管进 行隔离会使系统电源变成 内部电 池与外部直流电源谁电压高谁工作, 当两者电压相同时同时工作, 两者一起耗电, 工作后两 者都要充电; (3)如果 误接入错 误的高电压会使系统直接烧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测深系统的电源保护电路, 以解决背景 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测深系统的电源保护电 路, 包括两个mosfet开关和一个电压比较电路; [0006]一个mosfet开关和一个电压比较电路连接外部直流电源, 另一个mosfet开关连接 内部电池; 两个mosfet开关均连接 外部的系统负载; [0007]所述电压比较电路分别与两个mosfet开关相连。 [0008]可选的, 所述mosfet开关包括电容C1、 C3和集成电路U1、 U3和三极管Q1、 Q8和MOS管 Q3、 Q4、 Q5、 Q6和电阻R4、 R5、 R 10、 R12; [0009]集成电路U1和U3的VCC引脚均连接电压VCC5, 集成电路U3的Y引脚通过电阻R5连接 晶体管Q1的基 极; 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 发射极接地; 电容C1和C3的一端均连接电 压VCC5, 另一端均接地; [0010]MOS管Q3和Q4的栅端均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 源端互连; MOS管Q3的漏端连接 1121型号插座P2的2引脚, MOS管Q 4的漏端连接1 121型号插座P2的1引脚; [0011]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电阻R12, 发射极接地, 集电极连接电阻R10; MOS管Q5和Q6的 源端互连, 栅端均连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 MOS管Q6的漏端连接1 121型号插座P2的1引脚。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564586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用于智能测深系统的电源保护电路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用于智能测深系统的电源保护电路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用于智能测深系统的电源保护电路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用于智能测深系统的电源保护电路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4:20:1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