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231849.4
(22)申请日 2021.12.21
(73)专利权人 小犇 (苏州)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
汾湖大道5 58号
(72)发明人 任磊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7
专利代理师 李晓峰
(51)Int.Cl.
H05K 7/20(2006.01)
H01R 13/639(2006.01)
H02J 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稳定型 车载充电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稳定型车载充电装置,
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盖和充电柜体, 上盖盖合设
置在充电柜体上, 充电柜体内设置有充电控制
器, 充电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安装架安装在充电柜
体内, 控制器安装架的底部和充电柜体 之间通过
若干个第三弹性件连接在一起, 充电控制器左右
两侧的充电柜体内均设置有夹持机构。 本实用新
型一种稳定型车载充电装置, 充电器安装在充电
柜体内, 可以有效降低外界环境对充电器的影
响, 延长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通过夹持机构以及
控制器安装架的结构设置, 可以提高充电器的稳
定性; 通过散热风扇和若干个散热孔的结构设
置, 可以提高整体装置的散热性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16532416 U
2022.05.13
CN 216532416 U
1.一种稳定型车载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盖(1)和充电柜体(2),
所述上盖(1)盖合设置在充电柜体(2)上, 所述充电柜体(2)内设置有充电控制器(3), 所述
充电控制器(3)通过控制器安装架(4)安装在 充电柜体(2)内, 所述控制器安装架(4)的底部
和充电柜 体(2)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三 弹性件(20)连接在一起, 所述控制器安装架(4)左右两
侧的充电柜体(2)内均开设有滑槽(17), 所述控制器安装架(4)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滑块
(18)与滑槽(17)相连接, 所述充电控制器(3)左右两侧的充电柜体(2)内均设置有夹持机
构, 所述夹持机构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推拉杆(13)和夹持板(15), 所述推拉杆(13)穿过充电
柜体(2)上开设有第二阶梯孔(12)后与设置在第一阶梯孔(11)内的第一弹性件(14)相连
接, 所述第一弹性件(14)与内侧的夹持板(15)相连接, 所述夹持板(15)与内侧的充电控制
器(3)相接触设置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车载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1)的两侧底
部均设置有定位柱(8), 所述定位柱(8)正下方的充电柜体(2)上开设有定位孔(9), 所述定
位柱(8)插接入定位 孔(9)内, 所述上盖(1)通过第二螺 栓(10)与充电柜体(2)连接在一 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车载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安装架(4)
下方的充电柜体(2)内设置有散热风扇(21), 所述散热风扇(21)通过拱形风扇支架(23)安
装在充电柜体(2)内, 所述拱 形风扇支 架(23)上开设有 若干个第三散热孔(2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车载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1)上的中间
位置和充电柜 体(2)底部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散热孔(6), 若干个所述第一散热
孔(6)外侧的上盖(1)以及外侧的充电柜体(2)上均设置有过滤网(5), 所述过滤网(5)通过
第一螺栓(7)安装在上盖(1)或者充电柜体(2)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车载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安装架(4)
上开设有 若干个第二散热孔(2 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车载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板(15)内侧的
接触面上均匀的设置有 若干个夹持凸柱(16), 且所述夹持凸柱(16)为橡胶块结构设置 。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车载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块(18)顶部和底
部的滑槽(17)内均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9), 所述滑 块(18)的顶部与滑槽(17)内顶部一侧的
第二弹性件(19)相连接, 所述滑块(18)的底部与滑槽(17)内底部一侧的第二弹性件(19)相
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532416 U
2一种稳定型车载充电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车载充电相关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稳定型 车载充电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 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 符合道 路交通、 安全法规
各项要求的车辆, 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 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在车载电源的电
能使用完毕之后需要使用电动汽车专用的充电器充电。 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充电器往往是直
接裸露在外设置的, 使得充电器容 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可能会降低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0003]有鉴于上述的缺陷, 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 以期创设一种稳定型车载充电
装置, 使其更 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 值。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型 车载充电装置 。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 术方案:
[0006]一种稳定型车载充电装置, 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盖和充电柜体, 上盖盖合设置在
充电柜体上, 充电柜体内设置有充电控制 器, 充电控制器通过控制 器安装架安装在充电柜
体内, 控制器安装架的底部和充电柜体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三弹性件连接在一起, 控制 器安
装架左右两侧的充电柜体内均开设有滑槽, 控制器安装架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滑块与滑槽
相连接, 充电控制器左右两侧的充电柜体内均设置有夹持机构, 夹持机构从外到内依 次包
括推拉杆和夹持板, 推拉杆穿过充电柜 体上开设有第二阶梯孔后与设置在第一阶梯孔内的
第一弹性件相连接, 第一弹性件与内侧的夹持板相连接, 夹持板与内侧的充电控制器相 接
触设置。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上盖 的两侧底部均设置有定位柱, 定位柱正下方
的充电柜体上开设有定位孔, 定位柱插接入定位孔内, 上盖通过第二螺栓与充电柜体连接
在一起。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控制器安装架下方的充电柜体内设置有散热风
扇, 散热风扇通过拱形风扇支架安装在充电柜体内, 拱形风扇支架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散
热孔。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上盖上的中间位置和充电柜体底部的中间位置均
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散热孔, 若干个第一散热孔外侧的上盖以及外侧的充电柜 体上均设置有
过滤网, 过滤网通过第一螺 栓安装在上盖或者充电柜体上。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 步改进, 控制器安装架上开设有 若干个第二散热孔。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夹持板内侧的接触面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夹持
凸柱, 且夹持凸柱为橡胶块结构设置 。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滑块顶部和底部 的滑槽内均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滑块的顶部与滑槽内顶部一侧的第二 弹性件相连接, 滑块的底部与 滑槽内底部一侧的第二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532416 U
3
专利 一种稳定型车载充电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4:21:0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