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43 6083.3 (22)申请日 2021.12.27 (73)专利权人 宁波爱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 鄞州区投资创 业中心金达路68 8号12号厂房第一层 (72)发明人 卢先东 李玮 何永斌  (74)专利代理 机构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专利代理师 孙柏嵩 (51)Int.Cl. C12M 1/24(2006.01) C12M 1/00(2006.01) C12N 15/10(2006.01) C12Q 1/6806(2018.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核酸 提取管结构及磁棒套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酸提取管结构及磁 棒套, 该核酸提取管结构 包括依次连接的洗脱液 试管、 裂解液试管、 磁珠放置管、 第一漂洗液试 管、 第二漂洗 液试管、 磁棒套 放置孔、 废弃磁棒套 放置管和试管盖, 这些试管的试管口边沿形成一 体连接的试管面, 试管盖与试管面之间设置有能 使试管盖断开的第一连接部, 洗脱液试管与裂解 液试管之间设置有能使洗脱液试管断开的第二 连接部, 试管盖取下后可盖合在洗脱液试管上; 裂解液试管、 第一漂洗液试管、 第二漂洗液试管 和洗脱液试管中分别预先封存用于核酸提取的 裂解液、 第一漂洗液、 第二漂洗液和洗脱液。 本实 用新型实现了快速提取核酸, 操作 简单、 快捷、 高 效, 而且提取过程不易出现交叉污染, 纯化程度 较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9页 CN 217265711 U 2022.08.23 CN 217265711 U 1.一种核酸提取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依次连接的洗脱液试管(1)、 裂解液试管 (2)、 磁珠放置管(3)、 第一漂洗液试管(4)、 第二漂洗液试管(5)、 磁棒套放置孔(6)、 废弃磁 棒套放置管(7)和试管盖(8), 所述裂解液试管(2)、 磁珠放置管(3)、 第一漂洗液试管(4)、 第 二漂洗液试管(5)、 磁棒套放置孔(6)和废弃磁棒套放置管(7)的试管口边沿形成一体连接 的试管面(9), 所述试管盖(8)与试管面(9)之间设有可折断的第一连接部(11), 使所述试管 盖(8)能够从所述试管面(9)处断开, 所述洗脱液试管(1)与所述裂解液试管(2)之间设有可 折断的第二连接部(12), 使所述洗脱液试管(1)能够从所述裂解液试管(2)处断开, 所述试 管盖(8)取下后可盖合在所述洗脱液试管(1)上; 所述裂解液试管(2)、 第一漂洗液试管(4)、 第二漂洗液试管(5)和洗脱液试管(1)中分别预先封存用于核酸提取的裂解液、 第一漂洗 液、 第二漂洗液和洗脱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提取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裂解液试管(2)内部底部 结构为台阶状, 具有台阶面(2.1), 包括低于所述台阶面(2.1)设置的第一容置腔(2.2)和高 于所述台阶面(2.1)设置的第二容置腔(2.3), 所述第一容置腔(2.2)和第二容置腔(2.3)之 间通过隔离层分 隔开, 所述第一容置腔(2.2)内封存有核酸提取蛋白溶解酶, 所述第二容置 腔(2.3)内封存有除核酸 提取蛋白溶解酶以外的其 他裂解液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提取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裂解液试管(2)、 磁珠放置 管(3)、 第一漂洗液试管(4)和第二漂洗液试管(5)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径段(13.1)和 第二管径段(13.2), 所述第一管径段(13.1)靠近试管开口, 所述第二管径段(13.2)靠近试 管底端; 所述第一管径段(13.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管径段(13.2)的高度, 且所述第一管 径段(13.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径段(13.2)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提取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为连接在 所述试管盖(8)与所述试管面(9)之间的连接条带; 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为连接在所述洗脱 液试管(1)侧壁与所述裂解液 试管(2)侧壁之间的可折断的两个连接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提取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管面(9)上设有环形的 凸沿(10), 所述裂解液试管(2)、 磁珠放置管(3)、 第一漂洗液试管(4)和第二漂洗液试管(5) 的管口位于所述凸沿(10)内部, 所述凸沿(10)的上端面与所述洗脱液试管(1)的管口端面 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核酸提取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磁棒套 (15), 所述磁棒套(15)置 于所述磁棒套放置孔(6)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酸提取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棒套(15)包括相互连接 的套管段(15.1)和定位管段(15.2), 所述定位管段(15.2)靠近开口端, 所述套管段(15.1) 靠近底端; 所述定位管段(15.2)的内径大于所述套管段(15.1)的内径, 且所述定位管段 (15.2)的内径沿开口端至底端方向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 要求7所述的核酸提取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管段(15.2)的开口处 设有帽檐(16)。 9.根据权利 要求7所述的核酸提取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管段(15.2)上环向开 设有若干凹槽(17.1), 若干所述凹槽(17.1)将所述定位管段(15.2)分隔成若干个定位块 (17.2), 所述定位 块(17.2)的内侧设有与磁棒相配合的定位凸条(17.3)。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265711 U 2一种核酸提取管结构及磁棒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核酸提取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核酸提取管结构及磁棒 套。 背景技术 [0002]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研究领域, 核酸分子是主要研究对象, 而核酸的分 离和线性化是核酸研究的基本技术。 核酸是代表生命体遗传特征 的基本单元, 核酸检测是 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先进的生物检测, 相比传统的形态学检测、 细胞学检测、 免疫 学检测等更 具灵敏性、 特异性、 无窗口期等显著优点。 核酸检测包括定性PCR、 分子杂交, 实时荧光定量 PCR等技术, 这些核酸检测技术的首要关键是要完成对生物样本的核酸进行提取, 因此有 效、 准确地 提取核酸模板成为了后续核酸检测的前提。 [0003]一般核酸提取过程包括三步: 裂解、 漂洗和洗脱过程。 传统的提取试剂由于取得率 相对较低, 且步骤较为繁杂, 给提取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尤其当样品量稀少时, 难以得到合 格的核酸。 并且, 传统方法操作步骤多、 成本高、 对样品的需要量较大且易于造成交叉污染, 不利于客户快速提取 纯化核酸样品。 [0004]另外, 在目前核酸检测应用最广的实时荧光PCR技术中, 试剂大都不是即用型的, 造成PCR检测普遍存在操作复杂、 费事、 所需费用高等问题, 使用前需要有复杂的配置工作, 容易造成试验的误差甚至失败。 不同人员操作也引起实验误差; 不能做到一步法快速提取 核酸; PCR检测试剂需要现场手动配置, 多个步骤需要 人工标记, 各阶段的检测仪器独立, 不 利于全自动处理大量试验样品。 特别是在野外作业(如畜牧渔养殖业和宠物疾病诊疗和检 验的从业人员)时, 样本 保藏不易, 并且可能由于随着时间, 样 本中核酸物质会分解, 不利于 后续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酸提取管结构、 磁棒套和核酸提取方法, 该核酸 提取管结构预先封存用于核酸提取的裂解液、 第一漂洗液、 第二漂洗液、 洗脱液和磁珠, 可 以在一个装置中实现裂解、 漂洗和洗脱过程, 洗脱完 毕后只需要折下洗脱 液试管保存即可, 整个提取过程中, 磁棒套和磁珠只使用一次, 提取完成后磁棒套和磁珠进 行废弃处理, 实现 了快速提取核酸, 操作简单、 快捷、 高效, 而且提取过程不易出现交叉污染, 安全性和纯化程 度较高, 特别适用于野外采样、 宠物疾病检测等 服务。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酸提取管结构, 包括依次连接的洗脱液试管、 裂解液试管、 磁珠放置管、 第一漂洗液试管、 第二漂洗液试管、 磁棒套放置孔、 废弃磁棒套放置管和试管 盖, 所述裂解液试管、 磁珠放置管、 第一漂洗液试管、 第二漂洗液试管、 磁棒套放置孔和废弃 磁棒套放置管的试管口边沿形成一体连接的试管面, 所述试管盖与试管面之间设有可折断 的第一连接部, 使所述试管盖从所述试管面处断开, 所述洗脱液试管与所述裂解液试管之 间设有可折断的第二连接部, 使所述洗脱液试管从所述裂解液试管处断开, 所述试管盖取说 明 书 1/7 页 3 CN 217265711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核酸提取管结构及磁棒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核酸提取管结构及磁棒套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核酸提取管结构及磁棒套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核酸提取管结构及磁棒套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3:08:2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