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365344.7 (22)申请日 2021.12.28 (73)专利权人 李磊 地址 850000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林 廓北路7号 (72)发明人 李磊 泥永淘 张晓雅 陈绍鹏  刘敬  (74)专利代理 机构 杭州知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3356 专利代理师 张雯 (51)Int.Cl. C12M 1/36(2006.01) C12M 1/24(2006.01) C12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显微操作中固定卵母细胞的持卵管及 显微操作装置 (57)摘要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本公开提供 的一种显微操作中固定卵母细胞的持卵管及显 微操作装置,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持卵管无法有效 定位卵母细胞的技术问题。 一种显微操作中固定 卵母细胞的持卵管, 包括管体, 所述管体的其中 一个端面形成定位卵母细胞的定位面, 所述定位 面具有吸附卵母细胞的吸附孔, 所述定位面沿所 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凹入管体内形成定位卵母细 胞的定位腔, 卵母细胞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定 位腔内。 凹入 管体的定位面可以由多个方向定位 卵母细胞, 卵母细胞与定位面具有更大的接触面 积, 卵母细胞不 易偏移。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5页 CN 217297856 U 2022.08.26 CN 217297856 U 1.一种显微操作中固定卵母细胞的持卵管, 包括管体, 所述管体的其中一个端面形成 定位卵母细胞的定位面, 所述定位面具有吸附卵母细胞的吸附孔,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面 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凹入管体内形成定位卵母细胞的定位腔, 卵母细胞的至少一部 分位 于所述定位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操作中固定卵母细胞的持卵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 内 具有提供吸 附作用力的吸 附通道, 所述吸 附通道与所述吸 附孔相通, 所述吸 附通道的直径 大于所述吸附孔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微操作中固定卵母细胞的持卵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通 道与所述吸附孔之间具有 使所述吸附通道的侧壁与所述吸附孔的侧壁平 滑过渡的过渡部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操作中固定卵母细胞的持卵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腔 的形状为半球形, 所述吸附孔的轴线过 所述定位腔的球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操作中固定卵母细胞的持卵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孔 的直径为所述定位腔直径的1/4至1/ 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显微操作中固定卵母细胞的持卵管,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管体还包括呈喇叭口状的裙部, 所述定位面位于所述裙部的大端, 卵母细胞的大于 2/3体积位于所述定位腔内。 7.一种显微操作中固定卵母细胞的持卵管, 包括管体, 所述管体的其中一个端面形成 定位卵母细胞的定位面, 所述定位面具有吸附卵母细胞的吸附孔,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面 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凹入管体内形成定位卵母细胞的定位腔, 卵母细胞的至少一部 分位 于所述定位腔内, 所述定位面在所述吸附孔的周围还均 布有校正卵母细胞相对于所述定位 腔位置的校正气孔, 所述校正气孔与所述吸附孔 不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微操作中固定卵母细胞的持卵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 内 具有提供吸 附作用力的吸 附通道, 所述吸 附通道与所述吸 附孔相通, 所述吸 附通道的直径 大于所述吸附孔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显微操作中固定卵母细胞的持卵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 体还包括呈喇叭口状的裙部, 所述定位面位于所述裙部的大端, 卵母细胞的大于2/3体积位 于所述定位腔内。 10.一种卵母细胞的显微操作装置, 包括管体, 所述管体的其中一个端面形成定位卵母 细胞的定位面, 所述定位面具有吸附卵母细胞的吸附孔, 该显微操作装置还包括气源, 所述 气源通过吸 附孔对卵母细胞产生吸 附作用力,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面沿所述管体的长度 方向凹入管体内形成定位卵母细胞的定位腔, 卵母细胞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定位腔内; 或者, 所述定位面在所述吸附孔的周围还均布有校正卵母细胞相对于所述定位腔位置 的校正气孔, 所述校正气孔与所述吸 附孔不相通, 所述气源通过所述校正气孔对卵母细胞 产生吸附作用力, 该显微操作装置还包括控制阀, 所述控制阀控制 独立区域内所述校正气 孔的通断。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297856 U 2一种显微操作中 固定卵母细胞的持卵管及显微操作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 一种显微操作中固定卵母细胞的持卵管 及显微操作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ICSI, 即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 也就是第二代 “试管婴儿”, 借助显微操作 系统将单一精子注射入卵母细胞内使其受精。 [0003]此操作之前, 需要进行脱颗粒操作, 将卵母细胞从颗粒团里剥离出来——医生从 女性卵巢内获得 “卵冠丘复合体 ”, 颗粒细胞层层包裹卵母细胞, 在 进行ICSI前, 需要通过脱 颗粒, 将卵母细胞剥离出来。 然后, 显微镜下, 左手操作持卵管, 对脱完颗粒的卵母细胞进 行 吸附固定; 右手操作 注射针, 捕捉一条精子, 并穿透透明带进入卵胞浆内, 将精子排出, 撤回 注射针。 [0004]目前ICSI使用的持卵管是通过中空管道吸力、 开口端端面顶靠支撑的方式固定住 卵母细胞, 这种方式存在2点 不足: [0005]1、 目前的持卵管开口端端面 处的中空管道内径太窄(约15 ‑20 μm; 卵母细胞直径约 100 μm), 有时透明带表 面会残留颗粒细胞(有的大, 明显; 有的很小, 不明显), 几次吸附固定 后, 其中间通道可能就会被堵塞, 造成吸附固定作用大大降低, 操作不顺畅, 甚至需要 换针, 降低了工作效率。 所以, 这也就要求脱颗粒要尽量做到干净彻底, 及持卵管中间通道的内壁 需要光滑, 才会减少被堵塞的概率。 目前, 大部分生殖中心多采用进口持卵管, 因其堵塞概 率较低, 如美国阳光医疗的持卵管等, 究其原因之一, 因精细工艺水平不一, 国内持卵管中 间通道的不如进口 的光滑。 [0006]2、 开口端的垂直端面仅是起到中空管道吸附卵母细胞时为卵母细胞提供顶靠作 用, 是辅助性、 被动性的固定作用, 这种较窄、 垂 直的顶靠接触面积, 导致在注 射针穿刺具有 一定韧性的卵母细胞透明带时使卵母细胞产生较大的受压变形, 甚至产生旋转性滑动使注 射针进入卵胞浆的位置产生偏移而损伤纺锤体等, 这些情况在注射针进针力度及进针角度 掌握不好时则更加明显, 会 对卵母细胞产生 不利影响。 [0007]因此, 现有技术中的持卵管存在无法全面有效地定位卵母细胞, 造成在注射过程 中会损伤卵母细胞的技 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显微操作中固定卵母细胞的持卵管,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持卵管 无法全面有效定位卵母细胞的技 术问题。 [0009]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采用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 [0010]第一方面: 一种显微操作中固定卵母细胞的持卵管, 包括管体, 所述管体的其中一 个端面形成定位卵母细胞 的定位面, 所述定位面具有吸 附卵母细胞的吸 附孔, 所述定位面 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凹入管体内形成定位卵母细胞的定位腔, 卵母细胞的至少一部 分位说 明 书 1/7 页 3 CN 217297856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显微操作中固定卵母细胞的持卵管及显微操作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显微操作中固定卵母细胞的持卵管及显微操作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显微操作中固定卵母细胞的持卵管及显微操作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显微操作中固定卵母细胞的持卵管及显微操作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3:08:1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