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204024.3 (22)申请日 2021.12.20 (73)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 地址 610064 四川省成 都市一环路南 一段 24号 (72)发明人 黄成 段兴 冯韵宇 任杨梅  高嵩 李险峰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11491 专利代理师 王峰刚 (51)Int.Cl. C12M 1/38(2006.01) C12M 1/34(2006.01) C12M 1/22(2006.01) C12M 1/06(2006.01)C12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 培养皿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 培养皿, 涉及医疗技术领域, 其技术方案要点是: 包括皿体和皿盖, 所述皿体的顶部与皿盖的活动 连接; 所述皿体为中空圆柱体, 所述皿体的底部 中轴处设有中心轴, 所述皿体的内侧壁设有培养 基, 所述培养基与中心轴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 培养基与箱 体底部之间形成腔室; 所述培养基的 底部设有多个制冷装置; 所述皿体的侧壁设有多 个贯穿皿体侧壁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进风口 和出风口均与腔室贯通; 所述出风口内设有散热 装置; 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多个制冷半导体、 散热 板和多个散热片。 该培养皿可以通过制冷装置对 培养基进行温度调节, 达到对不同病原体进行最 适温度培 养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6808843 U 2022.06.24 CN 216808843 U 1.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培养皿, 包括皿体(2)和皿盖(1), 其特征是: 所述皿体(2)的 顶部与皿盖(1)的活动连接; 所述皿体(2)为中空圆柱体, 所述皿体(2)的底部中轴处设有中 心轴(21), 所述皿体(2)的内侧壁设有培养基(17), 所述培养基(17)与中心轴(21)的侧壁固 定连接; 所述培养基(17)与箱体底部 之间形成腔室(7); 所述培养基(17)的底部设有多个制 冷装置; 所述皿体(2)的侧壁设有多个贯穿皿体(2)侧壁的进风口(6)和出风口(14), 所述进 风口(6)和出风口(14)均 与腔室(7)贯 通; 所述出风口(14)内设有散热装置; 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多个制冷半导体(8)、 散热板(13)和多个散热片(11); 多个制冷半导 体(8)的顶部与培养基(17)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制冷半导体(8)的底部与散热板(13)固定 连接, 所述散热板(13)的底部与多个散热片(11)固定连接; 所述培养基(17)的侧壁固定安 装有多个温度传感器(4), 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4)位于皿体(2)内; 所述腔室(7)的底部设有蓄电池(9)和控制芯片(10); 所述皿体(2)的外侧壁设有显示 控制面板(3)和充电插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培养皿, 其特征是: 所述中心轴(21)和 皿体(2)的内侧壁均设有多个竖直滑槽(26); 两个相邻所述滑槽(26)之间设有活动隔板 (18); 相邻两个所述活动隔板(18)之间的夹角相同, 两个所述活动隔板(18)和皿体(2)之间 形成分隔腔室(27), 多个所述制冷装置分别位于多个分隔腔室(27)的正下 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培养皿, 其特征是: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旋转电机(16)、 风扇(15)和轴承(12); 所述旋转电机(16)嵌设于出风口(14)的顶部, 所述旋 转电机(16)的输出端与轴承(12)固定连接, 所述 风扇(15)套接 于旋转电机(16)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培养皿, 其特征是: 所述皿盖(1)内嵌 设有旋转装置和观测装置; 所述观测装置包括透明玻璃板(25)、 转动环(20)和限位环(19); 所述转动环(20)和限位环(19)均嵌设于皿盖(1)内, 所述转动环(20)贯穿皿盖(1)的顶部和 底部, 所述转动环(20)的外侧壁与限位环(19)固定连接, 所述透明玻璃板(25)嵌设于转动 环(20)内; 所述 转动环(20)的内侧壁与观测装置固定连接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培养皿, 其特征是: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 旋钮(22)、 转轴(23)和多个转动 杆(24); 所述旋钮(22)的底部与皿盖(1)的顶部触接, 所述 转轴(23)的顶部与旋钮(22)的底部固定连接, 且所述转轴(23)位于皿盖(1)内, 所述转轴 (23)的侧壁与多个转动杆(24)的端部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转动杆(24)远离转轴(23)的端部 与转动环(2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808843 U 2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培养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培养 皿。 背景技术 [0002]基础医学(英语缩写BMS), 属于基础学科, 是现代医学的基础。 基础 医学是研究人 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 科学。 其所研究 的关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本质 及其规律为其他所有应用医学所遵循, 基础医学的学习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培养皿进 行培 养试验。 [0003]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 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 个盖组成, 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 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 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的, 玻 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 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也可能用到。 塑料 的可能是聚 乙烯材料的, 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 适合 实验室接种、 划线、 分离细菌的操作, 可以用于 植物材料的培养。 [0004]现有的培养皿不能根据不同病菌来培养温度, 这样培养皿中所培养的病菌效果不 佳。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培养皿, 该培养皿可以通过制冷 装置对培 养基进行温度调节, 达 到对不同病原体进行最 适温度培 养的效果。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础医学用病 原体培养皿, 包括皿体和皿盖, 所述皿体的顶部与皿盖的活动连接; 所述皿体为中空圆柱 体, 所述皿体的底部中轴处设有中心轴, 所述皿体的内侧壁设有培养基, 所述培养基与中心 轴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培养基与箱体底部之间形成腔室; 所述培养基的底部设有多个制 冷装置; 所述皿体的侧 壁设有多个贯穿皿体侧 壁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 均与腔室贯 通; 所述出风口内设有散热装置; [0007]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多个制冷半导体、 散热板和多个散热片; 多个制冷半导体 的顶 部与培养基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制冷半导体的底部与散热板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板的底 部与多个散热片固定连接; 所述培养基的侧 壁固定安装有多个温度传感器, 多个所述温度 传感器位于皿体内; [0008]所述腔室的底部设有蓄电池和控制芯片; 所述皿体的外侧壁设有显示控制面板和 充电插口。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培养基 的底部安装多个制冷半导体, 且在培养基 的外 侧壁固定安装温度传感器, 这样可以使培养基的温度达到操作者的设定温度, 从而可以调 节培养皿的培养温度, 提高了病原体培养效果; 通过在出风口位置安装散热装置, 可以将制 冷半导体产生的冷量或热量 迅速从腔室中排出, 提高了制冷半导体的工作效率。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808843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培养皿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培养皿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培养皿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培养皿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3:06:3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