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148545.1
(22)申请日 2021.12.15
(73)专利权人 德诺杰亿 (北京) 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
地址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 术
开发区科创十四街9 9号5号楼 2层
(72)发明人 郝少东 郭敬舜 林小靖 曹健荣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慧智兴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615
代理人 刘宝山 董雪
(51)Int.Cl.
C12M 1/26(2006.01)
C12M 1/24(2006.01)
C12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次性使用病毒 采样管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
管, 包括上管体、 下管体和管盖; 上管体与下管体
可拆卸连接, 上管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下管体具有第三开口, 上管体的第一开口处设置
有管盖, 上管体的第二开口与下管体的第三开口
相连通, 上管体内壁设置有分隔部, 采样拭子置
放在分隔部上, 下管体内存放病毒保存液, 病毒
保存液可在上管体和下管体内部自由流动。 本实
用新型优势在于: 结构设置巧妙, 在同一采样管
空间内实现拭子头和病毒保存液的分隔, 生产制
造难度较低; 通过简单的颠倒采样管实现病毒保
存液对病毒的采集, 在使用自动移液器时, 从管
体中部打开后只留下了提取病毒后的保存液, 便
于自动化移液, 提高的自动化检测 效率、 避免了
移液枪的污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5627960 U
2022.01.25
CN 215627960 U
1.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管体、 下管体和管盖; 上管体与下
管体可拆卸连接, 上管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下管体具有第三开口, 上管体的第一开
口处设置有管盖, 上管体的第二开口与下管体的第三开口相连通, 上管体内壁设置有分隔
部, 采样拭子置放在分隔部上, 下管体内存放病毒保存液, 病毒保存 液可在上管体和下管体
内部自由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次性使用病 毒采样管, 其特征在于: 分隔部为片状的透液栅
栏, 透液栅栏与上管体内壁固定连接, 透液栅栏的间隙允许病毒保存液自由在上下管体间
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次性使用病 毒采样管, 其特征在于: 分隔部为无纺布材质的
膈膜, 固定连接于上管体内壁, 无纺布间隙允许病毒保存液自由在上下管体间流动, 能对病
毒保存液进行粗滤。
4.根据权利 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 其特征在于: 分隔部通过PES或TPU热
熔胶固定设置 于上管体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次性使用病 毒采样管, 其特征在于: 上管体第 一开口处设置
有第一连接 部, 连接部为外表面设置的外 螺纹, 管盖内设置有与外 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 次性使用病 毒采样管, 其特征在于: 第 一连接部为内表面设
置的一条或多条环状凸起, 管盖为与上管体第一开口一体设置的连盖, 连盖内设置有圆形
塞, 圆形塞可插入至第一连接部内与环状凸起过盈配合, 通过插拔实现上管体第一开口与
管盖的可拆卸连接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次性使用病 毒采样管, 其特征在于: 上管体第 二开口处设置
有第二连接部, 第二连接部为外表面设置的外螺纹, 下管体第三开口处设置有接合部, 接合
部为与第二连接 部相配合的内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 次性使用病 毒采样管, 其特征在于: 第 二连接部为在内表面
设置的一条或多条环状凸起, 接合部为外壁设置的环状凸起, 两 部分环状凸起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次性使用病 毒采样管, 其特征在于: 上管体和下管体可拆卸
连接位置处涂覆有密封 脂或在外壁缠绕设置有密封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一 次性使用病 毒采样管, 其特征在于: 分隔部设置位
置靠近上管体第二 开口处。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5627960 U
2一次性使用病毒采 样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学样本采集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
管。
背景技术
[0002]病毒采样管是常用的一次性使用耗材, 在各种类病毒(例如新型冠状病毒、 甲型乙
型流感病毒、 腺病毒、 EB病毒等)检测前, 都需要将已采样拭子放入病毒采样管中进行运输
及储存。
[0003]尤其现在新冠核酸检测采样时常多人混采, 即多个拭子头保存在同一病毒采样管
内。 在从病毒采样管中取液时, 由于同一管中拭子头较多, 自由流动的保存液少, 移液器枪
头容易扎到拭子头, 堵塞枪头孔, 吸取液体时造成移液器枪头口局部负压, 易 发生病毒保存
液体冲吸至枪管内, 造成相互污染的问题, 给 取液造成不便 。
[0004]当采用手动取液时, 尚可人工从拭子头间隙中取到病毒保存液, 但采用自动化移
液工作站, 如自动分杯机等仪器时, 移液器枪头通常无法分辨液体间隙, 混采取液成为问
题。
[0005]现有技术对于5 ‑10人混采的病毒采样管, 通常采用加入更多的病毒保存液来解决
多拭子混采的自动化取液, 但增大病毒保存液体积会将病毒稀释, 降低保存液中病毒的浓
度, 不利于病毒检测。 或者设置多个管头且管身相互连通的异型采样管, 将拭子头和病毒保
存液分别在不同管头存放。 但这样的方式对于采样、 运输和自动化移液均需要人为注意使
用方式和放置位置, 同样带来 不便, 不适用于自动化移液工作站取 液。
发明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病毒采样管不方便适用于自动化移液操作, 容易造成取液时移液
枪污染、 取液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 该结构制作简
单、 实用性强。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 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
包括上管体、 下管体和管盖; 上管体与下管体可拆卸连接, 上管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
口, 下管体具有第三开口, 上管体的第一开口处设置有 管盖, 上管体的第二开口与下管体的
第三开口相连通, 上管体内壁设置有分 隔部, 采样拭子置放在分隔部上, 下管体内存放病毒
保存液, 病毒保存液 可在上管体和下 管体内部自由流动。
[0008]进一步地, 分隔部为片状的透液栅栏, 透液栅栏与上管体内壁固定连接, 透液栅栏
的间隙允许病毒保存液自由在上 下管体间流动。
[0009]可选地, 分隔部为无纺布材质的膈膜, 固定连接于上管体内壁, 无纺布间隙允许病
毒保存液自由在上 下管体间流动, 能对病毒保存液进行粗滤。
[0010]进一步地, 分隔部通过PES或TPU热 熔胶固定设置 于上管体内壁。
[0011]进一步地, 上管体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第一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与管盖可拆卸连接,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5627960 U
3
专利 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3:04:02上传分享